纵观千百年来的养牛行业,大家都走的是资源换牛肉的路子,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生牧草,生产出源源不断的牛肉!
至于什么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构建品牌牛肉,走终端销售渠道的路子,降本增效等说法,只能在局部,小范围内改变下养殖效益,无限度的讲技术改变命运,那是书生误国!在绝对的自然资源优势面前,技术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就好比人工降雨,只能改变小范围而已,遇到全球大旱的时候,毛作用没有!
我国18亿亩土地,14亿人口,人均1.3亩土地,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前些年大量进口玉米,豆粕,甚至牧草,发展国内的养殖业,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牛群增加了消耗的饲料,牧草是天量的,靠进口原料养殖,不仅发展不了畜牧业,还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生产出的牛肉还是高价的,城市打工者普通老百姓大众还是吃不起!
因此,国家后边调整策略,改变进口养殖原料为进口现成的牛肉!将牛肉的一部分生产放到国外有天然牧场资源的国家去养殖!生产出的牛肉,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国内消费市场,短期冲击到了国内肉牛养殖产业,会让高成本,低效益的一部分国内养殖户亏损,破产,倒闭,直至退出这个养牛行业!
但是长期看是最适合中国的模式,我们的工业品畅销全球,全球采购农副产品,对等交换下,很公平!用附加值更高的工业品换附加值很低的牛肉,站在国家角度看这买卖划算!
站在全球视野看待肉牛养殖,将牛肉的一半以上的产能放到国外生产,是最经济实惠的,因为我们国内的养殖成本太高了,这是没办法根本性改变的!
别拿卡脖子说事,我们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卖全球的时候,人家国外怎么不担心我们卡人家的脖子?牛肉又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东西,卡这个有啥用吗?再说就是有一天国外不给我们卖牛肉,我们国内的牛涨价,那只能是少部分有钱人能经常吃得起,我们普通老百姓可以直接选择不吃牛肉,能饿死人吗?饿不死人的,而且可选择性的肉类太多了,猪,鸡鸭鱼啥的不是大把吗?就小编我几个月没吃过牛肉了,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去年进口牛肉274万吨,据说有一半的产能,就是中国的公司和个人去国外收购的牧场,屠宰场提供的!说白了现在通过跨国贸易给我们提供的国外牛肉中,有一半也是中国人生产的!以后牛肉的产能,个人认为,国内可能只需要生产40%左右就可以了,进口活牛(缅甸,越南牛)提供10%左右的产能,进口冷冻牛肉提供50%的产能!
最近财政部表态,鼓励中国有条件的企业出海,去海外发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国家层面也希望企业走出去,面向全球发展
牛肉生产全球化,这是大势所趋,个人是无法改变的!为了适应新的形式,国内的养殖户只能改变自己适应新的发展模式!第一,有条件出海的就出海。
第二,没有条件出海的就培育自己的牛肉品牌走高端路线
第三,既走不了出海,又培育不出来高端品牌的散户,只能苦哈哈的干,种草养牛,或者放牧,反正就是粗饲料不要用钱买,用自己劳动力换取,或者依赖周边自然条件优势,赚自己一点人工辛苦钱!
第四,规模化公司牛场,没有补贴就不要搞了,啥都要花钱买的,真的搞不动,更要知道及时止损,一旦亏损到需要贷款才能维持下去,那你就必须要忍痛认赔不干了,要不然你会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