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这么一个朋友,他不住你周围,你们也不读同所学校,但还都坚信着友情的存在,彼此珍视。
我有个朋友,认识十多年了,关系一直特别好。
他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性格相近,兴趣相投,虽不在同一个班级,但都保持着联系,毕业后也从未断过。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刚工作那年,他去了一家国企,在各地跑工程项目,而我留在了上大学的城市,投入到了和专业没有一点相关的互联网行业。
那仿佛是我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每天熬夜加班,赶稿写文案,却又没有一点成效,领导骂,家里人催着辞职考公务员,同学们更是不理解,很多次都是深夜一个人恍恍惚惚回到租的房子。
不知何时,他看到了我微博上那些负面的文字,直接请假过来找我。
我们两个人坐在路边,他一句话不说的看着我,直到我主动提起近况:
“你知道吗,每次我走在公园的河边,都有种跳下去的冲动?但又实在觉得对不起父母!”
慢慢地我们聊了很多,内心的悲痛也一点点被抚平。
再后来,我们的联系也不多,每逢节日说几句祝福,偶尔他来我这边吃个饭,心却一直无比贴近。
有人说,真正的朋友,都是“无用”的,没有功利之用。
我和,他就属于这样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我们都知道,如果有一天走得太倦,只要一转身,不管距离有多远,不管过去多久,对方都会在。
现实生活中,常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看起来像好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并不显得像朋友。
这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君子之交淡如水。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反倒不先去找最好的朋友帮忙,不想看到他为自己劳心劳力,更愿意让他就这样的无用着、闲置着,保持纯洁。
记得有一年,父亲因为生意失败,资金周转不灵,找了好几个先前关系不错的合作伙伴,都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那时母亲就特别不解,质问他:“为什么不去找你那个有钱的发小?”
结果他很果断的摇了摇头,继续打那些合作伙伴的电话。后来还是他那个发小不知从哪得知了消息,主动送来了一笔钱,才渡过难关。
起先,我以为是父亲大男子主义,拉不下面子;长大后,结交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明白了他的执拗。
真正的朋友关系,不是生活实用的东西,而是奢侈品。
因为把对方当成自己最重要的朋友,所以不愿意给他徒增烦恼,不希望简单淳朴的友情掺杂任何功利和现实。
心理学上对朋友有种更贴切的解释,即“soul mate”。
意思就是两个人在灵魂中相连,看中得不是为彼此能做多少琐事,而是对方的灵魂。
也正如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中所表达的: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也许有人会这样质疑,朋友如果都无用,那交朋友还有什么意义?
朋友是无用的。
我们之所以交朋友,并不是为了索取利用。相反,是为了奉献,因为你遇到了一个值得你付出和珍惜的人。
众所周知,朋友也被人们分为了四个层次:
第一层:点头之交。见面并互相打招呼,交换过名片;
第二层:分享一些彼此的基本信息。可能是关于彼此工作,也可能是共同的兴趣爱好,所有的交流都很表面;
第三层:情感舒适阶段。开始真正走进彼此的生活,谈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分享对不同人和事的看法;
第四层:有共同的利益、目标、理想信念。近似于我们说的灵魂伴侣。
如果两个完全陌生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能在同一个问题上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找到一种默契和同在感,才算是真正的朋友。
其实友情,也和爱情一样,晶莹剔透,有着独特的魅力。
朋友,有时真的什么都不用做,只需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默默陪伴。哪怕只是相互握手,给彼此一个拥抱,就已经足够。
在精神上,保持着那份简单纯朴的默契,也便心满意足了。
因为有他在,你会知道,自己从来不寂寞,不是孤身一人在对抗世界。
“无用”,这才是朋友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