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高校专项”的报名时间,由于可以实现“降分录取”、“低分上名校”的效果,“高校专项”非常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
但很多家长和学生有这样一个疑问:
高校专项要求“农村户籍”,但户口本上不是农村户口,家里很久没种地了,这还能报高校专项吗?
这个“农村户籍”究竟如何界定呢?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解答这一问题!

高校专项要求的不是“农村户籍”!
而是要求: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
那如何界定一个地方是不是“农村”呢?
根据官方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城乡分类代码来区分,“111”表示主城区,“112”表示城乡结合区,“121”表示镇中心区,“122”表示镇乡结合区,“123”表示特殊区域,“210”表示乡中心区,“220”表示村庄。
只要学生户籍所在的村/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不是“111”,那就属于农村,符合高校专项要求。
大家注意:高校专项不仅要求“农村”!
安徽省高校专项的报名条件是:
学生本人的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学生的父亲或母亲(其中一方即可)的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