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以说死就死?《水浒传》再读鲁智深圆寂事,突然心里咯噔一下

静静聊文化 2024-12-26 02:29:47

在《水浒传》中,要论最受人喜欢的人物,那鲁智深和武松绝对在前三之列,燕青等人还要排在后面。

那么,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两个人呢?首先武松胜在一个“纯”字,我们看武松做事从来是按照规矩来,堂堂正正,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干脆利索,说要杀你就杀你,非常痛快。

而鲁智深呢,鲁智深主要是心性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从不欺负弱小,有一种“胸中磨损万古刀”的气概。

另外两人都是不怕死,敢作敢当,而且他们也都很聪明,不像李逵那么鲁莽和愚,后者其实是内心昏昧,不辩是非对错,只能作为别人的工具。

所谓盖棺定论,鲁智深的结局非同寻常,从这点来说,称得上《水浒传》中的第一流,无人可比。

为啥以说死就死?《水浒传》再读鲁智深圆寂事,突然心里咯噔一下

我年轻时候数次读到《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这一章节的时候都是关注宋江的故事,只是可惜鲁智深本来应该享受成功的时候死掉了。

等我到了中年的时候,再读这一章,突然就心里咯噔一下,若有所失,若有所悟。

首先我们看鲁智深为什么不愿意跟宋江走,他在抓到方腊后就告诉宋江自己“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宋江还想劝鲁智深还俗,到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宗耀祖,或者也可以主持一个名山大刹,也是很风光的事情。

但鲁智深对此毫无兴趣,“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宋江听了就很不高兴。

由此可见两人的人生志趣天差地别,宋江是那种功利心非常强的人,他是以仕途成功为最大抱负,说到底还是世俗的心肠,而鲁智深的境界超过他太多了,他那句话就一语成谶,无意中就点出了梁山好汉的悲剧结果。

鲁智深在圆寂之前发生了什么?

当时众人都在六和寺安歇,鲁智深是跟武松在一起,书中说他当天的心情很好:

看见城外江山秀丽,景物非常,心中欢喜。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关西汉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战鼓响,贼人生发,跳将起来,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

这时候鲁智深还是保持了以往的习惯,听见动静就想去厮杀,然后就是触发了他圆寂的契机:

寺内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叫鲁智深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谓之潮信。”鲁智深看了,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洒家问你,如何唤做圆寂?”

寺里的僧人告诉他圆寂就是死,由此也可以知道鲁智深的根器之利,他根本对“圆寂”这样的概念没有着相,很多和尚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绝对做不到像鲁智深这样大彻大悟。

于是鲁智深让僧人烧水沐浴,安排后事。

说死就死,说走就走,鲁智深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僧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畏惧鲁智深的性格,一看就不好惹,于是赶紧按照他的意思办,给他烧水。等到鲁智深沐浴完毕,换上了新的僧衣,就让人去给宋江送信,这也是鲁智深的精细处,他做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

圆寂之前,鲁智深还写了一篇颂子,然后焚香,在椅子上坐化了。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是鲁智深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前一句是说他凭着天性杀人放火,无所顾忌,第二句话是讲他的觉悟,对自己的本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于是相当于打破了枷锁。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真正认识自己之前都是带着枷锁的,比如世俗的欲望、虚荣心、目标等,以为自己非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可,于是被名利权情这些东西束缚住了。

最后一句是说鲁智深从听到潮信回忆起智真长老的话,前后对照,终于觉悟了。鲁智深这个颂子可以参照济公圆寂前的那首诗理解,“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意境其实一样。

人所以有大患者,为人有身,及人无身,人有何患?

身体也是一种束缚,人活着就要吃饭,一顿不吃饿得慌,鲁智深一辈子也是要喝酒吃肉,满足身体的需要,而且也要为金银和江湖情义等东西所迷惑。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宠辱、得失、贵贱、成败……这些把人困住了,让人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吃了无数的苦头,如果没有身体,人还有什么患难呢?

都说要超脱,要出世,要自由,但何其难也。非得思想真正开悟不可,我们看《红楼梦》中宝钗点的一出戏《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其中《寄生草》“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都说随缘,鲁智深才是真的红尘潇洒。

万物不萦于胸,名利权情都无法困住他,一旦他想要走了,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生到了这个境界,还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

临终前鲁智深还想点化宋江,奈何宋江执念深重,只是“嗟叹不已”,其实无动于衷。唯有武松若有所悟,跟宋江道别,甘愿留在六和寺出家,“后至八十善终”。

我读书时候看古代儒释道三家的高人都有这种修行,就是“超凡越圣,坐脱立亡”。红尘假相,真正可以参透的人,究竟有几个呢?

0 阅读:1
静静聊文化

静静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