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陈风·衡门》
先秦·佚名
衡(héng)门之下,可以栖(qī)迟。泌(bì)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fáng)?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lǐ)?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衡门:横木为门,今黄土高原仍可见到此类建筑,下四木并立,上横二木,中留为过道。或以为即陈国东门。
可以:即“何以”。可,同“何”。下“可以”同。
栖迟:休憩,游息。
泌:当为水名。其所在今已不可知。洋洋:水盛貌。一说广大貌。
乐:通“疗”,意为治。
鲂:鱼之美者。喻异性。“食鱼”与下文的“娶妻”对应。
齐之姜:齐国姜姓之女。诗中常以喻美女。
鲤:鲤鱼,身有文理,故曰鲤,又曰文鱼。
宋之子:即宋国子姓之女。宋国子姓,齐国姜姓,这里都是指当时有声望的大家闺秀。

在那简陋的衡门下面,
怎能自由自在地安歇?
面对这浩荡的泌河水,
怎能解除相思的愁绪?
难道说你想要吃鱼,
一定要黄河的美鲂?
难道说你想要娶妻,
一定要齐姜的姑娘?
难道说你想要吃鱼,
一定要黄河的文鲤?
难道说你要想娶妻,
一定要娶子姓女子?

《衡门》这首诗写一位男子情感空白而又无法填补的痛苦。 诗的主题当是水边盛会之日,男子求偶而无所获,由诗中言鱼、言齐姜和宋子可知。他看到一对对男女结伴,而自己面对洋洋泌水,寂寞难耐,故说水何能疗饥?横门何能栖身?并说自己求偶的要求并不高,但却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