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篆,天神赐给执法者的信物
符箓是道教中用于降妖镇魔、治病除灾的神圣象征,通常包含神秘的文字和图画。它们代表了人类借助超自然力量,以战胜现实世界中的邪恶与灾难的精神追求。
符策概说
符篆,即“符”与“篆”的结合,其中“符”指的是依据神秘仪式,采用类似图形与文字的神秘符号所书写的神秘凭证;而“篆”则是指记录天神名号的秘文。制作符篆时,通常会使用毛笔、墨锭、清水、朱砂以及五色土纸,有时也会选用绢、木、竹简、陶瓷、门、窗、墙壁等作为道符的介质。符篆的使用方式多样,外用包括佩戴、沉入水中、埋入地下、贴挂、点涂、洗拭、雕刻等,内用则有烧成灰后服用、直接吞服等方法。在道教信仰中,符篆被视为大道的文字,是神灵旨意的证明,通过使用符篆,可以调动和指挥鬼神,进行考校,以达到驱邪避魔、治疗疾病、消除灾难等效果。
符策类别
道教符篆的样式繁多且形态各异,但大致可以归为四类:首先是复文,通常由两个或更多的小字组合构成,少数则是由多道横竖弯曲的笔画构成。这类符篆在《太平经》中最为常见,其中记载了1540多个复文,虽然其创造者可能曾为这些字赋予了特定的意义,但现今这些意义已难以解读;其次是云篆,据传是天神显现的神秘天书,实际上则是模仿天空中云彩的变幻形态或古代篆书体而创作的符文。它们主要出现在《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中,被称为真文、天文、灵文,每个云篆旁边或下方通常会附有正楷文字注解;第三类是灵符和宝符,这些符篆由复杂的圈点和线条构成图形,除了曲折的笔画外,还常常包含一些汉字,如“日”、“月”、“星”、“敕令”等字样。它们是道教中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的符篆;最后是符图,这类符篆将天神的形象与符文结合为一体。这类符篆同样种类繁多,在古墓葬的发掘中,也发现过类似的符策。
符篆的实质
符篆术在治疗疾病时偶尔展现出的疗效,并非源自于驱逐所谓的致病之“鬼”。实际上,这可能是因为某些病人的病情本就较轻,加之对符篆的信任,饮用符水后,他们可能产生了一种疾病已被治愈的心理暗示。这与医学上的心理疗法相似,其效果并非直接来自于符篆本身,而是符篆所激发的积极心理状态,进而促使人体激活自身的防御机制以战胜疾病。另一种可能性是气功的作用,它帮助病人稳定情绪,给予精神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