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再次出现了一起历史性的事件:共和党议长麦卡锡成为首位被自己人推翻的议长。这一事件发生在不久前,麦卡锡刚与民主党政府达成妥协,通过了2023财年临时拨款法案,暂时避免了政府关门。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对美国而言皆大欢喜的事情,因为政府关门并不光彩。
然而,共和党极端保守派议员、前总统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盖茨提出了罢免麦卡锡议长的提案。在一些共和党强硬派看来,麦卡锡议长在联邦政府面临关门危机的最后时刻推动通过了临时拨款法案,被视为与民主党合作,这是不能容忍的。两党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妥协就成了背叛。因此,盖茨提出了罢免麦卡锡的动议,并最终以216票赞成、210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16票中,盖茨和他的共和党战友只贡献了8票,而民主党贡献了208票;而共和党投了210票反对票,民主党则没有一票反对。
舆论普遍认为,扳倒麦卡锡只是政治风暴的开始,并非结束。尽管临时拨款法案在最后时刻通过,解决了政府“关门”问题,但这只是问题的暂时缓解。接下来几周,两党将继续在新财年支出以及对乌克兰援助问题上争斗。共和党手中还有很多筹码,这将给拜登政府造成更多困扰,两党之间的博弈必将愈演愈烈,进一步加剧美国政治的极化。此次民主党对麦卡锡的背叛也向共和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政治斗争不是儿戏,不能阴阳调和,必须明确站队进行生死较量。
在美国政坛,麦卡锡被称为“变色龙”,意思是他注重个人政治利益,立场不够坚定,共和党极端保守派认为他对民主党太过软弱。为了迎合共和党极端保守派,麦卡锡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坚持与“台独”主张的蔡英文会面,极力阻挠拜登政府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此前,麦卡锡还主张对美国总统拜登进行弹劾调查,这激怒了民主党人。尽管麦卡锡在临时拨款法案上与民主党妥协,但在共和党提出罢免议案后,民主党仍然选择了背叛。
值得一提的是,麦卡锡被推翻后,美国民主党领袖舒默打算率领一支跨党派代表团访问中国。对此,中国公开表示欢迎,并希望此访能增进美国国会对中国的客观了解,促进两国立法机构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积极因素。然而,舒默与麦卡锡在对华立场上有相似之处,两人都主张对华采取强硬态度,但舒默较麦卡锡更为理性。此前,拜登政府已派出多名高级官员访华,包括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总统气候特使克里以及商务部长雷蒙多,表明美方希望与中方建立“斗而不破”的关系。
目前,中美关系的紧张局势是由美国单方面发起和制造的,中国并无此意愿。在美国社会各界和拜登政府内部,随着通胀、债务、财政和政治危机的加剧,呼吁改善对华关系的声音日益增多。例如,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开表示,尽管美国政府存在所谓的“国家安全”顾虑,但坚决反对断绝与中国的联系,因为美国半导体企业仍希望进入中国市场。对于拜登政府来说,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是当务之急,他们希望得到中方的配合和支持。因此,美国议员率团访华可以被视为美方积极释放对华友好意愿的信号。
据美国媒体披露,在美国积极寻求改善对华关系之际,中国外长王毅可能会在本月晚些时候受邀访问美国,并进行中美最高层的会晤沟通与协调。自从去年11月两国最高层在巴厘岛G20峰会上会面后,至今他们还未再次见面。拜登希望在今年11月美国旧金山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促成中美最高层的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