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前为何犹豫不决?在等啥?夷陵之战的真实缘由究竟是什么

百年战争录呀 2024-12-05 17:38:0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伐吴”这个决策,刘备可是左右摇摆,前前后后折腾了好些时日,怎么看都有点犹豫不决的样子。

是心里没底?还是有什么深层次的考量?刘备究竟在等什么?

刘备

兄弟情深,复仇之决

事情还得从关羽说起,刘备的好兄弟,那个情义深重的“二哥”,他的死是刘备心里的一根刺——直戳到疼痛的地方。

当年,关羽大意失荆州,结果被孙权抓住机会下了狠手。

这事儿传到刘备耳朵里,当即怒不可遏,拍桌子骂孙权不讲江湖道义,那一瞬间,刘备心里的火烧得那叫一个旺——复仇,这是情理之中的事。

可打仗可不是冲动能解决的,刘备心里明白,荆州失守已经是个大坑,真要翻身就得好好琢磨琢磨。

伐吴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

再说,孙权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一仗打下去,必然是一场苦战,这是刘备的第一个犹豫点——兄弟情义他肯定不能放,但怎么才能打得有理有利又有节?

东吴求和,内外交困

关羽一死,孙权这边的动作也挺快,立马派人向刘备求和,说白了,就是看刘备准备搞事,赶紧过来打圆场。

孙权的态度倒是软,先前是下手狠了点,现在又开始陪笑脸递橄榄枝。

刘备面对这个局面心里有点犹豫——真要打下去,吴蜀两败俱伤,旁边的曹魏就等着看热闹呢。

孙权的求和,并不是单纯的示弱,而是为了拖延时间,巩固自己的防御体系。

他非常清楚刘备心中的怒火,也明白刘备此刻,并没有绝对的胜算。

孙权的这一手,可谓是软中带硬。

派使者去蜀汉,言辞恳切,态度柔和,表面上是示好,实际上是给自己争取时间整顿军备,这让刘备有些动摇——如果接受求和,可能能争取一段时间的平静;

如果接受了,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尤其是在蜀国内部,那些拥护关羽的将士会怎么看待他刘备?

刘备犹豫不决的同时,蜀汉内部的意见也不统一。

有人主战,有人主和,黄权、马良等人建议暂且与东吴和谈,待时机成熟后再行报复,而诸葛亮则持观望态度,希望能在外交上取得一些优势,再决定是否出兵。

张飞的死,更是让刘备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关羽死后,张飞性情更加暴躁,终因下属怨愤而被刺杀,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刘备深感蜀汉的局势不稳。

刘备手下的文臣武将们,各有自己的打算,刘备虽然是蜀汉的皇帝,在这些方面也不得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如果此时贸然兴兵,还会激起曹魏的觊觎之心。

曹魏那边的动向一直是个巨大的威胁,曹丕刚刚称帝,正有心通过战争来扩大威望。

刘备如果在这个时候,全力对抗孙权,蜀汉的北境必然空虚,曹魏趁机进犯的可能性极大。

从这些复杂的局势来看,刘备的犹豫并非没有道理。

一方面要为兄弟复仇,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蜀汉的生存和未来。

敌人环伺,内部的军心又有些不稳,这让他陷入了深深的两难之中。

蜀汉的官员们也各有各的想法,黄忠、赵云等武将希望尽早报仇雪恨,而诸葛亮、马谡等人则认为应先稳固蜀国根基,静待时机。

这些不同的声音,在刘备耳边来回回响,让他难以做出决断。

为了试探东吴的真实态度,刘备派遣了使者前往东吴,双方进行了一场暗潮涌动的会谈。

孙权在会谈中,继续表现出一副愿意和解的姿态,刘备从对方的言辞中,也察觉到东吴并未完全放弃抵抗的准备。

实际上,孙权早已经下令陆逊,加强东吴各地的防御,同时调集军队,准备应对刘备的可能进攻。

这些情报通过蜀汉的细作,传到了刘备的手中,进一步加深了他的顾虑。

整顿军备,稳中求胜

刘备的犹豫,还有他自己的“家底儿”问题。

毕竟蜀汉相对国力弱,要想动员一次大战,得把一切都准备得妥妥的才行。

军队的士气、粮草的调度、装备的更新,全是事儿。

而此时蜀汉的状态也不容乐观——张飞刚死,关羽也没了,两个大将的离去,让蜀汉军队的士气低迷,刘备得花时间,把这摊子重新拾掇起来。

在决定伐吴之前,刘备花了相当多的精力整顿军备。

整顿军备可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关羽和张飞相继离世的背景下,蜀汉军中的情绪一度非常低落。

如果不能重振军心,这仗就根本打不起来。

于是,他开始亲自巡视各地军营,鼓励士兵,为他们讲述蜀汉的未来,激发他们的战斗意志。

刘备的军中演讲,是讲述一些他和兄弟们并肩作战的故事。

那年桃园结义的情景、那些年在荆州浴血奋战的经历、以及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壮举,这些故事,无不唤起士兵们内心的热血与忠诚。

刘备说到动情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也开始哽咽,许多士兵在台下听得心潮澎湃,甚至有人忍不住大声呐喊:“愿赴汤蹈火!”

整顿军备除了重振士气,还需要解决粮草的问题。

伐吴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需要充足的后勤保障,刘备一方面命诸葛亮负责筹措粮草,一方面派遣军队到蜀地各地征集物资。

诸葛亮采取了精细化管理的办法,节省每一粒粮食,以确保军队,能够在战场上,获得足够的补给。

刘备还命令马超等人,负责守卫蜀汉的北部边境,以防止曹魏趁虚而入。

在整顿军备时,还特别注意到了兵员的补充问题。

由于关羽和张飞的死,蜀汉军队中缺少了,一些经验丰富的将领和士兵,这使得刘备,不得不从地方上,招募新兵。

这些新兵大多数是从民间招募而来,缺乏作战经验。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特意安排了一些老兵来训练这些新兵,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武器、如何在战场上保护自己。

刘备也在加强对东吴的情报工作,派遣了一批间谍潜入东吴,收集孙权的动向和东吴的军备情况。

刘备的等待和整顿,并不是毫无目的的拖延,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够让蜀汉占据上风的时机。

孙权虽然表面上求和,实际上并没有放下对蜀汉的防备,贸然进攻只会陷入对方的圈套。

如果能够等待到一个时机,比如曹魏内部出现动荡,或者东吴内部发生权力斗争,那么蜀汉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这就是刘备的筹划,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复仇而复仇,而是在为蜀汉的未来谋划。

伐吴决策的得与失

最终,刘备决定出兵伐吴,这个决定带着他的痛苦、愤怒、纠结和希望,亲自率领大军向东吴挺进。

战争的结果却让人唏嘘——刘备在夷陵遭遇了东吴陆逊的火攻,蜀汉大军损失惨重,不得不仓皇撤退。

这场战役的失败,没能替关羽报仇,还让蜀汉的国力受到了严重打击。

回过头来看刘备的犹豫,可以看到其中有战略的考量,也有现实的无奈。

他不是一个轻易被情绪左右的君主,但这一次,关羽的死彻底打破了他内心的平衡。

复仇的冲动与现实的考量,让他一再权衡,一再等待更好的时机,可惜,这个时机终究没有等到。

这场战争的失败,也为蜀汉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刘备的生命在战后不久走到了尽头。

可以说,夷陵之战,是刘备为兄弟复仇的一场战争,更是他人生中的一次豪赌,输了,蜀汉就此一蹶不振。

刘备在等什么?等的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时机,可究竟什么才是完美的时机?答案或许并没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百年战争录呀

百年战争录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