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先抵沙特,拉夫罗夫随后驾到,俄方划出红线,美国四面楚歌

知雨的蜻蜓 2025-02-18 09:03:21

这场会面全球瞩目,几乎每个人都在等待会面的消息和结果;然而,这一场三年以来的俄美首次见面会,气氛又似乎十分微妙。

首先是会面的消息是美国早早发出。特朗普与普京通电话并在其后透露将在沙特会面,然后是俄外长“应约”与鲁比奥通电话,字里行间充分表现出美国的主动来。

然后是俄美双方代表团到达沙特的时间。鲁比鲁先行抵达,几个小时后拉夫罗夫率俄方代表团驾到。虽然说鲁比奥与拉夫罗夫几乎不可能同时到达,但先后顺序还是有些微妙。

第三是会前鲁拉两人的表态各有玄机。鲁比奥在2月16日表示,如果正式和谈,欧洲和乌克兰也会加入,这是为欧乌汹涌澎湃的反对浪潮降温,颇有些低姿态的感觉,与此前万斯、凯洛格的表现截然不同。拉夫罗夫则在2月17日划出两条红线,一是俄罗斯不会做出领土方面的让步,二是不会让欧洲人坐上谈判桌。尽管这两条红线并非针对鲁比奥,但“不会让欧洲人坐上谈判桌”,则有“打脸”的感觉了。

与俄美首次和谈的微妙气氛相比,则是美国在西方世界遭遇“群情汹涌”的局面,颇有“四面楚歌”的感觉。

先是海格塞斯向欧洲盟友发出强硬信号,要求其承担更多防务责任,并警告“山姆大叔”不会成为“笨蛋大叔”;接着是万斯在慕尼黑会议上大谈欧洲言论自由,不但没有解释美国为什么推动俄美谈判,反而像是群嘲甚至是羞辱了欧洲政客;再就是凯洛格“率性”直言,谈判桌上没有欧洲什么事,引发欧洲的强烈反应,也才有了鲁比奥的“灭火降温”言论。

欧洲各国纷纷表态,俄乌和谈,欧洲必须参加,为此他们在发声的同时,还在巴黎召开欧洲领导人紧急峰会,以应对俄美将欧洲“排除在外”,英国更是表达将将乌克兰派兵,大有阻止和谈的架势。冯德莱恩在2月18日发文说:“今天在巴黎,我们重申乌克兰值得通过实力实现和平。尊重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的和平,并有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欧洲全力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同时,我们需要加强欧洲的防御能力。”而乌克兰则反复抱怨没有收到和谈邀请,泽连斯基甚至抛出“两不”言论,即不参加俄美这次会谈,也不承认达成的协议。

不得不说,美国此举是有些“不厚道”。在俄乌冲突中,美国虽然牵头支持乌克兰,但并非他一家使力,欧洲诸国加起来的援助金额还多过美国。结果美国主动联系俄罗斯举行双边会谈,算是一脚把欧洲踢开,直接“扎穿”了欧洲的肺管子。关键是美国此前还向乌克兰提出50%的矿产要求,再加上俄占区有20%的储量,欧洲就真的只剩下一些剩菜残羹,这笔买卖血亏!

基辛格的名言“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欧洲应该时刻记在心头。

0 阅读:0
知雨的蜻蜓

知雨的蜻蜓

一眼也迷离,一眼又万年。尘世三两刻,静谧不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