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如此孱弱,为何能够与蒙古军队作战近50年?原因何在

当年明月在 2017-10-10 06:05:48

​宋朝是一个评价极度分化的朝代,一些人最喜欢宋朝,认为他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文人地位极其显赫,千年文化,造极于宋。然而,也有人认为,宋朝是最为懦弱的朝代,无论与谁作战,不管输赢,总是喜欢求和,而且是以缴纳岁贡的方式,整天的纲常伦理,束缚着人们。两种说法都是有的,但都太过于极端。

其实,宋朝是一个很有骨气的朝代,他们不仅仅是会说纲常伦理,他们做的也并不少。蒙古军队的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无人阻挡,西夏和金国都在很快的时间里被灭掉了,只剩下一个软弱的宋朝,如之奈何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蒙古军队灭掉西夏用时22年,灭掉金国用时23年,然后,将矛头指向了孤立的南宋,在他们看来,强大的金国尚且如此不堪一击,这些整天吟诗作画、体格瘦弱的南人有何威胁?他们认为,十年之内必然灭宋。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场仗打了仅50年,还搭上了一个大汗的命。从两淮到襄阳再到四川,所到之处都遇到了激烈的抵抗。他们不明白,是什么样的力量来支持着这些柔弱的人呢?这是一场无须抵抗的战争,胜负强弱明显,何必徒劳无功,拼死挣扎呢?

可是,还有一句话叫做“知其不可而为之”,那些被士大夫视为性命的忠诚节义。但最终,他们还是败了,败的轰轰烈烈。崖山海战,几万人浮尸海上,可谓惊心动魄。

然而,他们还是想搞清楚一件事,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来进行这一场必输的战争呢?他们找到了文天祥,他是在南宋最为风雨飘摇的时候组织义兵抗元的,失败被俘,拒不投降。

他们想尽办法,都不能使其屈服,只好成全他,在他行刑之前,他向南方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礼,从容就义。

他至死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而在他的衣带中,仿佛可以看到那些积极抗元的人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是他们的信仰,现在,一些西方人总爱说我们没有信仰,他们错了,我们的信仰他们永远不会明白,我们不信仰上帝,我们信仰的,叫做道义。

元朝自始至终没有搞清楚这一点,他们瞧不起汉人,不愿意汉化,所以最终自食其果,不到100年匆匆灭亡,再不复此前的骁勇。

0 阅读:0
当年明月在

当年明月在

分享一下我读史的一点小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