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爱茶人士,只要去过位于成雅高速名山出口100米处的蒙山天下雅茶文化体验中心,并且品鉴过蒙顶甘露的,都会对中心的门联“从来佳茗似佳人,自古雅士爱雅茶”记忆犹新,从中可洞察出主人家的一片冰心在佳茗中。
众所周知,该门联上联“从来佳茗似佳人”一语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所写的《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一诗的收束之句、点睛之笔。全诗为“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是苏东坡流传度最高的茶诗之一,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唱和诗。简而言之,就是根据上一首诗的“韵”以及用韵的次序来创作的诗。
该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春,福建壑源山上的新茶面市,当时,在福建任转运判官、负责北苑(现在的建瓯市)贡茶的生产管理和转运的曹辅,给远在杭州任太守的老朋友苏东坡寄送了些北苑核心产地壑源产的第一批试焙的新茶,并依照当时文人交往的惯例,同时呈上所写一首七律作说明。酷爱饮茶的苏东坡品后有感而发,作了这首和诗答谢。
诗的前六句,从不同的角度讲茶好。前两句,讲茶山环境;三、四两句,讲收茶心情;五、六两句,讲真假辨别;最后两句,是本诗重点,也是传诵最广的部分。许多人不知道《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名,却对“从来佳茗似佳人”耳熟能详。后人常把苏轼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之相对成联。
诗的大意是:清丽的茶山,仙境般美好。云蒸霞蔚,轻轻沾湿了春天嫩绿的茶芽。就像是美妙的女子,洗净了寸寸肌肤,未施粉黛的模样。好友曹辅投我所好,把壑源出产的这样好的像月圆般的团茶寄给我(作者自喻是茶仙“玉川子”卢仝),品尝个中滋味,顿觉两腋清风而生,从而感到习习春意就要来到杭州城(武林为旧时杭州的别称)了。这冰清玉洁的茶叶不但内质(“心肠”)高雅,而且没有任何“油膏”(指在茶饼上涂一层膏油,是当时流行的做法)添加。真是新芽新面,美轮美奂。姑且先作一首小诗吧,请君千万不要见笑。因为如此美好的茶,真的如同美妙的佳人,令人神魂颠倒啊!
纵观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所幸之是流落之地多产佳茗,帮他消解官场愁苦的不但有好茶,更有好女人。苏东坡的结发之妻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今眉山市青神县)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两人情深意笃,但共同生活了11之后不幸病逝。苏东坡在其去世十周年时写下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小苏东坡11岁,自幼对这位堂姐夫崇拜有加,由于生性温柔,婚后更是处处依着丈夫。王闰之伴随苏东坡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东坡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25年后,王闰之不幸去世。苏东坡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苏东坡还有一个名叫王朝云的侍妾,比他小26岁。在苏东坡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陪伴左右。王朝云是苏东坡的红颜知己,苏东坡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不幸的是,王朝云也先于苏东坡去逝。遵照其遗愿,苏东坡把她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中,并筑六如亭纪念,撰写楹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王朝云能歌善舞,尤擅琵琶演奏,且精于茶艺。或许,“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绝妙佳句,有可能就是苏东坡在茶香氤氲里,在王朝云的倩影中突发灵感写出来的吧!
自古以来,文人嗜茶爱茶,茶与文人墨客结下一种不解之缘,他们视饮茶、品茶、谈茶为风雅之举,诗人们或借茶抒发胸臆,或以茶相互酬答,或独啜孤芳自赏,或茶禅洗涤尘心,总是在一片芳馨中孕育出无数佳作。河北省柏林禅寺的净慧老和尚在世时,在代表儒、释、道文化的精髓“正、清、和”基础上将“雅”归于其內,“正、清、和、雅”的雅代表茶文化,从而大大丰富了禅茶文化的内涵。
基于此,事茶二十年、发愿终生传承、传播雅茶文化、宣传推广雅茶产品的蒙山天下雅茶文化体验中心的主人文海燕,想出了“自古雅士爱雅茶”的美好雅句,正好与苏东坡的“从来佳茗似佳人”珠联合璧,相得益彰,成为中心的精神内核。
从来佳茗似佳人,自古雅士爱雅茶。
自古雅士爱雅茶,从来佳茗似佳人。
你一旦去了这个高雅、文雅、雅致的地方,一定会深深爱上雅韵十足的雅茶:蒙顶山茶、雅安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