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汉唐韵禅茶创始人谢祥斌:禅茶书画写春秋

茗人说茗事 2022-11-19 22:30:21

编者按 禅茶,不是指具体的一种茶,是指对茶的体认和感悟进行禅修的一种法门,也是依照禅理佛法演绎的一种茶道,让人放下世俗的烦恼、抛弃功利之心,以平和虚静之心领略“禅茶一味”的真谛,适合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书、画被誉为“微气功”,与禅茶修为异曲同工,必须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方能如愿以偿。所谓“禅茶明心智,书画逸性情”,这正是谢祥斌对茶与书画的理解。

汉唐韵禅茶创始人谢祥斌,因缘而遇,悟性而明,辛勤执着,耕耘数年,禅茶修为收获颇丰、书画并茂:现为四川印象盖碗茶创始人、黄茶传统工艺制作非遗传承人,我国朱砂画唯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书法教育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因缘而遇入茶行

他初蒙无师,以手指当毛笔自习练字,用树棍作画笔涂鸦。八岁时拜师学画,结缘人生第一位导师潘相舒。每日清晨给师父泡一杯三花茶,雪白的茉莉花漂浮碧潭,满屋飘香,开始一天的学习与艺术创作,习画的同时增加了对茶的感知。结业踏上人生追梦之路,沉淀了对功夫茶文化的认知,学到一些茶艺技法。2006年,全身心投入茶山寻找荒野茶、古树茶,先后十多年在川、滇、黔等省份拜访民间种茶、做茶的老师,拜师学习六大茶类的手工制作技术,演奏禅茶修为路上的“三部曲”:

——汉唐韵发展定位:茶文化培训、禅茶制作、非遗申请等。在涉足茶文化路上日渐明白:“汉唐韵禅茶只有在延续传统手工制茶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方能走出自身独特的发展之路。”通过学习与沉淀,树立将茶道融合于世界文化的初心:尽全力和汉唐韵禅茶团队一起奋斗,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入驻高山敬业。选择在云南西双版纳之巅,海帕2200~ 2600米的高山——滑竹梁子。承包吸天地之精华600~ 1000年古树200多棵、200~ 500年古树1500棵,树高4~ 18米之间,树上苔藓密挂及石斛与螃蟹脚。野草野花密布,各种鸟儿啼鸣,森林古木围绕,云雾缭绕,山泉哗哗。远离百姓生活区几公里,无污染、无环境破坏,这里是布朗、哈尼、基诺、傣族等少数民族先辈们几百上千年为子孙留下的金山银山。

——做有禅味的茶。为了保护好生命自强不息的古树,只采春秋两季茶,让茶树能更好的自然修复,采用纯手工制作和自然阳光晾晒,做出了古树生普、熟普、晒红、白茶、黄茶系列产品。同时,在雅安及龙门山区整合五、六十年代种植的荒野老川茶资源并向行业前辈学习,回归古法,结合新的思维做出一款有形、有色、有味且代表四川的高端黄茶。

传承朱砂画技艺

四川南充市有一家族数代传承朱砂画传统技艺,谢祥斌是这个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儿时经常看见爷爷用朱砂手绘门神、罗汉等,耳濡目染,对朱砂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常常拿过爷爷的朱砂盘、画纸和画笔画起来。“刚开始只能画一些简单的图案,绘制多了便渐渐掌握了门道。”

之后,他跟随工笔画家潘相舒学习了十余年的工笔画,对绘画的色彩、线条有了较深的理解后,开始专注于手绘朱砂画。“刚开始侧重于画罗汉、菩萨和丰收硕果等,寓意吉祥美好,颇受人们的青睐,这更坚定了他手绘朱砂画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手绘朱砂画,最重要的是要有灵气和能静心。”他深有所感:因为创作一幅朱砂画,从构思到细节调整,从过稿定位置到勾线条,从分染层次到最后的题字落款,往往需要耗费很长一段时间,创作时常常在桌案前一坐就是大半天。

无论在茶舍,还是在家中,谢祥斌都有一方属于他创作朱砂画的静地。在这方静地里,放置着他绘制朱砂画所需用到的木桌、木凳、朱砂、桃胶、宣纸、画笔,以及静置在书画缸里的那一卷卷已经完成的朱砂画作品。在蓉西红星穿巷子禅茶艺术小镇的一间茶舍,谢祥斌正聚精会神地坐在桌案前,伴着袅袅梵音绘制一幅罗汉图。茶舍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手绘罗汉朱砂画,红润亮丽,吸引着进店茶客的目光,带给人美的享受。“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以来,他致力于研究和学习手绘朱砂画,创作出200余幅朱砂画作品。2019年经非遗和传统文化传承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认证,入库《中国传承·人才智库》。

独爱瘦金体书法

书画同源且相通。除了朱砂画传统技艺外,谢祥斌还常到学校、非遗文化活动场所讲授古人传承至今的国学智慧、茶文化知识,发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他看来,作为一名非遗文化传承人,有责任、有使命唤醒和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文明璀璨的文化瑰宝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谢祥斌从鸿蒙之时未入学堂,天性喜欢写字画画,手中指当毛笔,在废旧供销社计帐簿上写大字,在墙上、石板上画人物和花鸟。尽管无师自通,但喜欢观察和坚持去写去画,后有幸被中国美院(原浙江美院)科本培养出的著名光头画家潘相舒收入门下。

有了名师指路,他利用读书时寒暑假刻苦学习,坚持跟随学习十余载,不仅对工笔画的技法和意境有了深刻的认知,且对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独爱,工笔画+瘦金体是灵魂搭配,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谢祥斌认为与他性格极似,故以宋徽宗的字画当楷模,以恩师潘相舒的绘画为灵魂动力和努力方向,每日必手拿毛笔或写或画,才觉得不是虚度光阴,于是坚持了三十多年。他说,这些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在修为,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能更懂茶,更懂茶文化,做到“茶人合一”。

一路走来,谢祥斌发自内心地感谢前辈和朋友及家人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感谢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会会长尹华国——茶文化恩师,在茶技术、茶文化、禅茶概论等方面,对其有很深的引导与帮助,坚定了他“传播茶文化、传承茶技艺”的使命担当!

0 阅读:14

茗人说茗事

简介:传播茶知识,弘扬茶文化,服务茶企业,促进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