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围攻北京时,曾国藩坐拥12万大军,为何却见死不救?

霜霜阅览过去 2024-11-01 21:19:09

1860年,英法联军6千人攻入京师、烧毁圆明园,当时曾国藩手里有12万大军,为何却始终未出兵援助?

究竟是出于私利,还是基于对中外形势的清醒判断?不动声色的冷静背后,凸显当时中国内外交困、风雨飘摇的情况,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清廷内忧外患

1860年,朝内忧外患不断加剧,南方太平天国起义日渐壮大,北方则受到英法联军威胁。

英法联军自天津大沽口登陆后,迅速逼近北京,清朝已无力分兵兼顾各方,仓促集结3.4万军队,委任僧格林沁率领蒙古精锐骑兵布防于八里桥。

想要以满洲骑兵,对抗拥有现代化火器装备的英法联军,战前咸丰还向僧格林沁指示英法联军的作战习惯,力求通过斜抄横击突破联军的空心阵防御。

这个战略部署有一定依据,英法联军行军步兵靠三列纵队,以齐射步枪阵型制敌,清军除了骑兵之外,还安排火绳枪和弓箭手压阵。

即便做如此充分的准备,咸丰与僧格林沁还是低估英法联军的装备优势,传统的弓箭在现代火器前犹如摆设。

9月21日,英法联军逼近八里桥战场,僧格林沁指挥蒙古骑兵展开冲锋,意图突破敌军阵线。英法联军镇定应对,凭借先进火力迎击骑兵冲锋,连环射击与霰弹炮齐发,清军骑兵瞬间折损大半。

在英法联军的排枪与火炮面前,蒙古骑兵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英军锡克骑兵亦趁势反攻,手持长矛步步逼退清军。

很快清军兵败如山倒,死伤达数千人,英法联军仅伤亡50余人,双方战损对比悬殊,清军全线溃败。

这场惨败令清廷元气大伤,首都北京再无屏障可挡,咸丰皇帝迫不得已逃往热河避难。京城门户洞开,英法联军趁机焚掠圆明园,大清朝的孱弱在列强面前彻底暴露。

咸丰皇帝不得不四处求援,令手握重兵的曾国藩北上勤王,试图扭转乾坤,但彼时的南方的战场也不平静,太平天国的持续进攻让战局十分焦灼。

曾国藩的湘军崛起

从清廷和咸丰的视角来看,曾国藩手握数万湘军,若出动三千精锐定能助清廷稳住局势。

曾国藩身在南方战场,对京畿事态依然有所耳闻,深知朝廷此时的形势十分危急,却也明白英法联军虽然攻入京师,意图并非推翻清朝,而是借机签订新的条约,攫取更多的利益。

当时太平天国对南方清军节节逼迫,一旦分兵救援必然会造成恶劣的连锁反应,因此曾国藩并未急于派遣援军,而是以忠诚之名逐步推辞。

咸丰的诏令很快传至祁门,曾国藩收到命令后召集胡林翼、左宗棠等人商议。胡林翼与曾国藩意见一致,认为湘军若是北上,必然会带来诸多隐患。

曾国藩在诏书上表示愿意赴京勤王,私下却逐条列举湘军战备紧缺等借口推辞,还一再提出各种条件,实则以拖延战术延缓咸丰的行动计划。

他十分清楚,数百里的路途与传信时长使这封奏疏交至清廷时已是数周之后,朝廷批准再传回祁门又是数日,时间一拖再拖便无须派湘军北上,等待的只是战事结束后的结果通报。

除上述原因之外,曾国藩不去救援还有第二点原因,当时湘军内部独立性强,难以接受被外派控制,其中也有一些历史因素。

清廷对湘军既用之而不信任,将其视作变局中的棋子,严格控制着湘军的编制与资源。湘军士兵的军服上仅写“勇”而非“兵”,就暗示湘军仅是临时军队的编外地位,并非真正的朝廷直属军。

咸丰皇帝对湘军态度冷淡,反倒偏袒败多胜少的胜保、桂良等满洲旗人,湘军在多次战斗中取得实质性胜利,朝廷在颁发功绩、嘉奖、职衔等方面,仍优先考虑八旗和绿营军。

湘军一直处于胜战无名的尴尬境地,为何会如此呢?原因就是担心湘军坐大。朝廷亦不断插手湘军事务,企图削弱湘军独立性,这也使得曾国藩对朝廷逐渐失去信任。

曾国藩的缓兵之计

面对咸丰急令北上勤王的诏书,曾国藩陷入两难抉择,其一深知湘军作为地方武装根基尚浅,且尚未完全剿灭太平天国。

南方的太平军在李秀成的指挥下正围魏救赵,迅速推进到安徽腹地,随时威胁湘军的军事基地祁门。

若湘军全力北上支援北京,南方防线将全面崩溃,湘军此前打下的安庆围城战果也将功亏一篑。

其二曾国藩对湘军的掌控权至关重要,若派兵北上救援,满清恐会吞并这一支湘军,到时候湘军的独立地位将荡然无存。

曾国藩最终决定以拖延策略应对,表面上表示忠诚、暗中延迟救援,即便形势危急也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英法联军不会彻底颠覆清廷,至多索取赔偿与条约。

在他看来太平天国乃心腹之患,英法联军不过是求财而已,南方平乱是清廷长治久安之基石,方为重中之重,总之就是在南方围剿太平军更为重要。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曾国藩已在南方筑起坚固的湘军堡垒,以时间换取太平天国围剿战线的稳固,将咸丰勤王诏命一拖再拖。

朝廷多次企图将湘军纳入体制内控制,曾国藩则通过此次拒绝北援的事件,为湘军在南方发展争取到独立空间。

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举动心知肚明,但囿于英法联军的进逼、太平天国的扩张等多方危机,对于此事也无可奈何。

京师失陷后,英法联军如曾国藩所料的那样,掠夺财物、签订条约后迅速撤离。曾国藩通过拒绝勤王保全湘军主力,使自己在南方战局中占得先机,获得清廷的相对依赖。

湘军在太平天国战场逐渐壮大,此战过后逐步脱离清廷的直接控制,成为一股掌握实权的地方势力。清廷无力直接指挥湘军,内忧外患之下只能选择妥协,承认湘军在南方独立作战的合理性。

总的来说,曾国藩的按兵不动避免湘军的无端损耗,也将清廷推向更加屈辱的境地,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换得短暂的和平。

湘军趁势在南方崛起,逐步形成割据的局面,为中国近代割裂分崩埋下隐患。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曾国藩没有称帝野心,为何要与中央争江南控制权,为公还是为私?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0 阅读:16
霜霜阅览过去

霜霜阅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