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这座城放大招,拿下国际认证!从湿地“重灾区”到全球样板

维超你好的 2025-02-18 09:24:41

当提到苏州,你脑海中浮现的或许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水乡景致,那密布如脉络的河道、星罗棋布的湖泊,构成了苏州独有的灵秀风貌。但谁能想到,这座以水为魂的城市,曾深陷湿地危机的泥沼?

曾经,苏州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狂飙突进中,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从1991 - 2009年这18年里,苏州湿地面积锐减超13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都有一个金鸡湖从地图上消失。到了2010年,全市湿地保护率竟低至8%。那时候,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填湖造地成风,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工厂、住宅区。就像盛泽镇,曾经湖荡众多,为了发展纺织业,不少湖泊被填平建厂,导致周边生态急剧恶化,鱼虾绝迹,水鸟不再栖息。这样的情况并非苏州独有,珠三角的不少城市,在经济腾飞期,也因过度开发,让大量湿地变成了工业园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但苏州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开启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生态逆袭。

苏州在湿地保护管理上,可谓是“大刀阔斧”。成立全国地级市首个独立建制湿地保护管理站,就像给湿地请了一位“专属管家”,专门负责湿地的大小事务。就拿杭州西溪湿地来说,在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后,西溪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走上正轨,从曾经的杂乱无序变得井井有条。苏州还制定全省首部湿地保护地方法规,让湿地保护有了“尚方宝剑”。比如,某地因非法填埋湿地被依法严惩,依据的就是当地完善的湿地保护法规。同时,苏州率先将湿地红线与土地利用规划红线对接,从根源上杜绝了湿地被随意侵占的可能。

在生态修复上,苏州另辟蹊径。设立“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的考评体系,用鸟儿的选择来评判湿地生态。如今,在苏州太湖湿地,每年都有大量白鹭、天鹅等候鸟栖息,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这和广州海珠湿地的生态修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海珠湿地通过生态修复,吸引了众多鸟类,成为城市中的生态明珠。此外,苏州发布首届“十佳湿地生态修复案例”,为全国的湿地修复提供了宝贵借鉴。

苏州还在科普宣教领域不断创新。探索建立湿地自然学校,开发特色学材,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湿地保护意识。开展“湿地公民科学家养成计划”,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南京的一些社区通过举办湿地科普讲座,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提高了大家对湿地的保护意识,苏州的做法与之类似,并且更进一步。

最终,苏州的不懈努力收获了全球认可。2025年1月,在《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64次会议上,苏州成功通过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目前,我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全球第一,江苏的国际湿地城市数量全国第一,苏州功不可没。如今,苏州湿地保护率跃升至72%,全省第一、全国前列,野生鸟类新增100余种,15块湿地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水禽数量标准,湿地生态实现华丽转身。

苏州的逆袭,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证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并行不悖。希望更多城市以苏州为榜样,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让我们的地球家园处处充满生机与希望。

0 阅读:0
维超你好的

维超你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