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能够对寿命的长短起到调控作用?

嘉慧浏览趣事 2025-01-21 00:14:21

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在我们获取信息以及表达感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正如人们常说,一个历经诸多风雨、饱经沧桑之人,往往难以拥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而百岁老人若眼神依旧清澈,便会给人一种精神矍铄、卓越不凡之感。反之,若眼珠浑浊不清,即便其年龄尚未过半百,也会使人产生一种风烛残年的印象。

在我们的常规认知中,老花眼、白内障以及视力衰退等眼部功能障碍,通常被视作人类衰老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伴随现象,或者说是衰老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然而,一项研究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观点,揭示了眼睛与衰老之间更为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01

眼睛能调控寿命的长短?

美国巴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首次证实,眼睛竟然能够对寿命的长短起到调控作用。眼部出现功能障碍时,会加速衰老的进程,进而致使寿命缩短;相反,若能促进眼部健康,则有助于延长寿命。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由衰老研究领域的专家卡巴黑教授主持。

那么,该研究团队究竟是如何发现眼睛与寿命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的呢?

这要追溯到他们2016年发表于《细胞代谢》杂志的一项研究。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饮食限制能够通过增强生物钟及其所调控的基因表达,来促进果蝇寿命的延长。

生物钟,又称昼夜节律,是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的一种内在时钟机制。为了使机体内部的各项生理功能与外界环境的昼夜变化相适应,生物钟会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各个组织器官发出指令,精准地告知它们何时该进行何种生理活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睡眠、情绪、代谢以及认知等诸多方面,均受到生物钟的精确调控。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物钟会逐渐发生紊乱,进而引发各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失眠、神经退行性疾病,甚至是肿瘤等,这些疾病的发生无疑会加速衰老的进程。

而饮食限制作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延寿方式,能够促进生物钟基因及其下游受调控的节律基因的转录,从而恢复生物钟的正常功能,使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重新恢复有条不紊的状态,进而达到促进果蝇寿命延长的效果。

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极为神奇的现象:在饮食限制的条件下,发生改变最为显著的受生物钟调控的基因,大部分都源自果蝇的眼睛,尤其是位于视网膜上的感受光的特殊神经元——光感受器。

饮食限制能够有效延缓果蝇视力衰退的速度,并且这种延缓作用必须依赖于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当眼部光感受器的生物钟基因处于低表达状态时,饮食限制减缓视力衰退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不仅如此,此类低表达的果蝇在接受饮食限制后的延寿效果,也明显不如同样接受饮食限制的野生型果蝇。

这充分表明,只有在眼部生物钟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下,饮食限制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延缓视力衰退以及延长寿命的双重功效。

02

视力与寿命的双向关系

当果蝇的视力衰退加速时,其寿命也会直接缩短。那么,果蝇视力衰退与寿命缩短之间是否存在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呢?

研究人员利用 RNA 干扰技术制造了视力衰退的果蝇模型,结果发现这些视力衰退的果蝇出现了类似炎性衰老的全身炎症反应增强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抗菌肽表达增多以及免疫细胞的激活。

更为关键的是,与野生果蝇相比,这些视力衰退的果蝇寿命显著缩短,即便对其实施饮食限制,也无法使这些因视力退化而短命的果蝇寿命得到延长。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利用光遗传学手段,使果蝇眼部的光感受器长时间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加剧了光感受器的损耗,这同样导致了果蝇寿命的缩短。既然视力退化能够直接致使果蝇寿命缩短,那么反过来,是否意味着保护视力就能够延长果蝇的寿命呢?

答案是肯定的。研究人员将果蝇置于黑暗环境中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在24小时全黑暗环境下生活的果蝇,其寿命要比在12:12明暗交替环境下成长的果蝇寿命更长。

同样,对于视紫红质表达缺陷的果蝇而言,由于其眼部光感受器无法感光,从而避免了光暴露所带来的损伤,这些感光细胞的寿命也因此得到了延长。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首次明确发现了眼睛能够直接对寿命长短进行调控。鉴于眼睛是果蝇主要的感光器官,对于人类而言,眼睛对寿命的影响或许不会像在果蝇身上表现得如此明显,但这一研究结果也足以给那些经常在夜间玩电脑、看手机的“夜猫子”们敲响警钟了。

夜间玩电脑、看手机的行为,除了会产生已经被科学所公认的蓝光对生物钟的影响之外,还极易造成视力损伤。长此以往,这种行为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至于是否会直接导致人类寿命缩短,目前尚无法确定,还需要后续开展更多更为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究。

【文本来源@返朴的视频内容】

1 阅读:26
嘉慧浏览趣事

嘉慧浏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