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季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孙权趁机向巴丘增兵一万,季汉 方面为防万一,也向永安白帝城增兵。右中郎将宗预出使东吴时,孙权却问:“你我东西二国,犹如一家,你们为什么向白帝增兵呢?”那么宗预该如何回答,才能既不失盟友之义,又可保全季汉利益呢?
宗预游戏图
一、敬亚邓芝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人。
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邀在荆州的刘备入蜀。次年,二刘反 目,刘备转攻刘璋。建安十九年(214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入蜀支援刘备,宗预时随张飞平定蜀中诸郡县(参见)。
后主建兴元年(223年),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以宗预为丞相主簿。后宗预升为参军、右中郎将(参见)。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北伐前线,这时首鼠两端的孙权又开始作妖了。史载:“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意思就是,东吴考虑到曹魏可能趁季汉失去重臣的机会进攻蜀地,于是向汉吴边境重镇巴丘(今湖南岳阳)增兵一万。至于增兵的原因,一是季汉有难则予救援,二是季汉覆亡则趁势取利。江东杰瑞真是名不虚传!
季汉这边听闻东吴增兵,也向相邻的永安(今重庆奉节)白帝城方向集结兵力,以防不测。
建兴十三年(235年),宗预奉命出使东吴。见到孙权后,孙权却觍着个脸问宗预:“你我东西二国,犹如一家,你们为什么向白帝增兵呢?”
孙权增兵边过境,反问季汉为什么增兵
孙权这人,爱和内外臣开玩笑,外交的这个度也很难把握,如果你不据理力争,就失了季汉的脸面,过于拘泥于细节,又可能失了盟友之义。但宗预不慌不忙道:“外臣以为,吴增巴丘之戍,汉加白帝之守,都是形势使然,有什么值得互相追问的呢?”
这就既委婉地点明了是东吴先在边境增兵的,又给孙权吃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孙权听后,哈哈大笑。不过孙权毕竟也是一世雄主,因此对宗预的抗颜直辩大为敬服,并特加爱戴。史称“见敬亚於邓芝、费祎”,就是对宗预的敬重略逊于之前使吴重修旧好的邓芝、费祎(参见)。
宗预回到成都,被升为侍中,又转任尚书。
二、老而弥辣后主延熙十年(247年),宗预拜屯骑校尉。屯骑校尉是护卫京师的八校尉之一,主掌禁卫骑兵。
这时的宗预已年过六旬。车骑将军邓芝从江州(今重庆)任上回京,就拿他开涮:“按周礼,人过六十不掌兵,老伙计你年过六十,为什么才带兵呢?”
邓芝时为江州都督,他这人为人性傲,上自大将军费祎都对他避让三分,宗预却老大不客气地回道:“将军年届七十,犹手握兵权,何况我六十掌兵呢?”
邓芝这时是车骑将军,地位远在宗预之上,宗预这话就有点艮了。因此,裴松之认为,邓芝此语固然多余,宗预的回话更是揭人之短,称不上漂亮。也由此可知,宗预也是位耿直不讨人喜的主儿。
宗预怼得邓芝一愣一愣的
不过宗预倒是很对孙权的脾气。后来宗预再次出使东吴,这时的孙权也已年过花甲,宗预走时,孙权抓着宗预的手,流着泪说:“先生每每身负使命结好你我二国,如今先生年老,朕也老迈,恐怕以后再相见就难了啊。”
宗预也对孙权说:“汉地处偏僻,你我东西二国,吴不可无汉,汉不可无吴,望陛下深虑为盼。”他又说:“外臣年老多病,也恐难再睹圣颜啊。”孙权于是赠送宗预珍珠一斛作为答谢——两位老人,交心如此!
宗预回到成都,升为后将军,并出任永安都督。
三、永安都督永安都督是季汉庲降、汉中、江州、永安四大常设都督之一,是设在汉吴边境的蕞高军、政机构负责人。
先主章武二年(222年),东征失败后的刘备退居永安。刘备去世后,季汉设永安都督府,与诸葛亮同受托孤的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李严为首任永安都督(参见)。
建兴四年(226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李严移驻江州(今重庆),永安都督由名亚赵云的护军陈到接任。守预此时正是接陈到为第三任永安都督,并官拜征西大将军,获赐关内侯。
永安都督府位置图
宗预在永安任上,也充分发挥与孙权的友好关系,对汉吴同盟起到关键作用。后来,季汉校尉董厥又出使东吴,时已患病的孙权不能亲 自接见,但仍通过诸葛恪询问董厥和宗预的优劣。
附带说一句,宗预之后,永安都督相继由阎宇、罗宪接任,直至季汉覆灭。
四、客死他乡后主景耀元年(258年),宗预因病被召回成都。同年,宗预升任镇军大将军,并遥领兖州刺史。
景耀四年(261年),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平尚书事,开始统领朝政。右车骑将军廖化经过宗预府 邸时,想与宗预一起到诸葛瞻府拜望,宗预的倔脾气又上来了,他摸着胡须说:“你我都已年过七十,所得到的已够多了,唯余一死而已,何必去登鼻上脸求拜年轻人呢?”
这老杠头终究还是没有去巴结新人。
宗预偏不去巴结新贵诸葛瞻
景耀六年(263年),魏军数路伐蜀。同年十一月,刘禅投降,季汉覆灭。
魏元帝景元五年(264年),宗预随刘禅一道前往魏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宗预亡于路上。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