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4大名将:军事上为天才,权谋上却是庸才,无一人善终!

黑白说历史 2024-07-07 21:14:33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三国时期,涌现了不少令人津津乐道的名将,他们往往打出过不俗的战果,甚至达到一锤定音的关键作用。

但有那么一些名将,在军事上可谓天才,在权谋上却是庸才。他们都是谁呢?最终因为什么导致没有善终呢?

邓艾——江淮屯田献宏图,阴平偷渡灭西蜀

作为灭蜀第一功臣,邓艾可谓经历了由天堂到地狱的冰火双重天。

年幼时,邓艾以放牛为生。年轻的时候,邓艾也不过是个种田小卒。

在这个过程中,邓艾学会了如何去勘察地形地貌、如何更科学地规划营地建设。

由于口吃,邓艾没得到重用,他就这样默默地种了将近二十年的田。

这些经验都是他日后升级的磨练石。

尽管开端默默无闻,但被司马懿慧眼识珠后,邓艾开始了政治生涯的高光:一系列有利于灌溉水利和军用屯田的措施被采纳并实施,淮南、淮北一带得到飞速发展,军粮储备充足、军事防御力量也极大提升,成为了魏国国力能持续保持至后期都非常强盛的重要原因。

在担任抵御蜀军的相关职务后,邓艾更是成为了姜维的一生之敌,屡屡令其北伐战争吃瘪。

特别在段谷之战,邓艾料敌先机,率先抢占据点,据险而守,最终给了姜维重创,大败蜀军。

在那之后,姜维已经没办法再对魏国有实质性的威胁了。

最高光的偷渡阴平、直捣成都一战,则成为了邓艾军事生涯的绝唱。

邓艾在军事上能力卓绝,但在权谋上几乎一塌糊涂。

说白了,突如其来的胜利让邓艾脑子陷入短路。灭掉蜀国的那一刻,邓艾也一只脚踏进了自己挖好的坟墓里。

他居功自傲,甚至效仿东汉的邓禹,以天子之名任命诸多官员。邓禹是什么人?那可是刘秀的至交!邓艾却没掂量好自己的分量!

他的这一系列行为,正好成为钟会诬陷他的把柄。

在邓艾上表趁机灭吴的时候,钟会暗中篡改书信内容,丑化邓艾的措辞,加上其居功的所作所为,司马昭忍不了,下令将邓艾押回洛阳。

后来,钟会、姜维谋反未果身死,曾参与诬陷邓艾的卫瓘为了以绝后患,派人追斩邓艾父子。

邓士载,这位逆袭半生的种田大神,一颗原本冉冉升起的将星,最终划破蜀汉长夜,陨落匿迹。

魏延——子午奇谋终成灰,遗恨未竟吞曹魏

演义的魏延为了艺术而牺牲,脑后生反骨,被诸葛亮忌惮,甚至一开始归顺之时就想要杀死魏延。这个铺垫也注定了其最终悲惨的结局。

正史上,魏延自然没有什么反骨,他一生忠于蜀汉,为对抗曹魏献出了全身心的力量,是名副其实的镇北将军!

阳溪之战大破郭淮和费瑶,卤城之战逆战击败魏军获甲首三千,可以说是魏延军事生涯的高光。

当然,最具流量的,自然是他设想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不是一介武夫,他提出这个奇谋,自然有他立功心切的想法,也有他想进一步正面自己的动机,当然也是他自信的表现。

但诸葛亮的谨慎,加之很多不明因素的结合,以及后世的验证,这条计谋最终没被实行。

我们自然无法完全否定其成功率,但蜀汉却承担不了它可能的成功率。

最坏的结局,不止损失一万多人,还损失一员大将,打击士气。

魏延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的情商是真的低。

单单有记载的,跟他关系不好的就有刘琰、杨仪,而后边占梦人赵直、费祎也先后骗了他。

而在魏延、杨仪同时上表对方谋反时,董允、蒋琬同时担保的都是杨仪。

可见,魏延平时真的不得人心。他玩手段自然也玩不过杨仪这个文人。

魏文长,这位勇略过人的大将, 终究等不来施展子午谷奇谋的那天,也等不到北伐再次大破魏军的高光之战。

诸葛恪——东兴大捷竟封神,新城溃败致殒身

诸葛恪的结局很惨,典型的死于权斗。

但他确实是有能力的,而且还不俗,特别在军事上,也有过高光表现。

东吴那边最常见的升级打怪途径就是平定山越。诸葛恪也自然而然经由了这一条路。

但诸葛恪的目标可是山越中的精锐——丹阳山越。这处地方可谓东吴不稳定因素中的老大难问题。

尽管击败山越人相对容易,但要彻底剿灭几乎不可能。

因此诸葛恪的想法是——收为己用,而且要大收四万人!

他改变原本征讨山越的方式,由攻进去转为逼出来,先是分片围攻,切割山越的联系,继而把粮草作为入手点,抢收山越的庄稼作物,逼他们交战,打不过的一部分自然会逐渐归降。

最后,诸葛恪采用攻心策略,彻底瓦解山越。

经过三年时间,诸葛恪顺利征调到了四万多名青年军,同时收服了十万多山越民众。

诸葛恪的第二次高光,就是比较多人熟知的东兴大捷。

这次战役,魏国起兵十五万,其中主攻东兴的大军就有七万多人。

最终,诸葛恪命令其他据点的将领固守,自己则统领四万步骑火速增援东兴守军,最终以少胜多,大败诸葛诞与胡遵统领的七万步骑。

东兴大捷这一战,让诸葛恪飘了,他马上受到惩罚,遭遇了新城大败。

不仅如此,他非但没有反省自己,还掩饰失败独断专行,导致越来越不得人心。

孙峻趁机诬告他企图谋反,并联合吴主孙亮设下圈套,最终在宴席上将诸葛恪杀死,还将其夷灭三族!

诸葛元逊,这位原本高高在上的王者,自食其果,一下子跌落神坛,成为一块破碎的青铜。

陆逊——社稷之臣古今无,忧国亡身终不负

陆逊崭露头角协助吕蒙袭取荆州的时候,还是乳臭未干的文弱书生。

他一封低声下气的“讨好信”,让关羽彻底放下对东吴的戒心,最终促成吕蒙白衣渡江拿下荆州。

夷陵之战,陆逊临危受命,面对蜀军求胜心切、速战速决的想法,陆逊坚守避战,即使东吴的老将请求出战也坚决不允。

期间,刘备曾令吴班率八千人设伏诱战,但被陆逊识破。

吴蜀两军对峙了半年之久,陆逊抓住盛夏燥热的天时,采用火攻计策,这一烧就是四十多个营寨。

在这场绵延不绝的大火中,蜀军死伤无数,刘备也仅以身免逃脱。

正当徐盛等将领上书打算继续进攻蜀国时,陆逊勒令退兵,他认为如果继续追击蜀军,曹魏大概率会趁虚而入。

后来,曹丕果然派兵想要攻打东吴,但由于陆逊提前布防,魏军无功而返。

石亭之战,陆逊大破曹魏大将军曹休,斩杀生擒魏军一万多人,虏获物资不计其数。

除了拥有天才的军事能力,陆逊的政治能力也不俗。他参与制定了一套治国安民的措施,主张仁政治国、养本保民。

尽管他文武兼备,却还是躲不过二宫相争的旋涡。

陆逊一开始是保持中立的,后边却阴差阳错就卷入这场斗争,还站了队,多次上书没给孙权好脸色,甚至还要进京面圣去给孙权讲道理!

大魏吴王这能忍?因此写了很多信去责备陆逊,最终导致陆逊忧愤而死。

陆伯言,这位社稷之臣,辉煌半生,却因为昏庸的晚年孙权,一着不慎,最终忧国亡身。

(愚作已开通全网维权,请勿搬运)

16 阅读:7070

评论列表

王木木9527

王木木9527

6
2024-11-20 15:29

看了一个解说蛮有意思的,孙策打天下的时候快灭了陆家满门,斩了当时的陆家家主陆康,合该陆康的儿子陆绩继承家主位置,陆逊原名陆议,陆家旁支,逊字上孙下走,陆逊就成了陆家家主,陆逊给儿子取名陆抗(康),给孙子取名陆机(绩),当然可能一切都是巧合,挺有意思的。孙权昏庸吗,乱世如三国,曹爽大权在握一着不慎就灭族了,孙权如果昏庸脑袋早搬家了

半月方塘 回复 黑白说历史 12-20 01:00
因为朱然已成熟

黑白说历史 回复 11-20 21:14
孙权肯定是不昏庸的,他能纵横蜀魏那么多年,自然是有过人之处。只不过他的“人设”不怎么讨喜,晚年倒是确实表现比较降智。

黑白说历史 回复 11-22 08:59
陆逊是没拎清自己在孙权心中的分量。我又不是季汉粉,关羽是为数不多能让我喜欢不起来的蜀汉人物。曹魏的我也很喜欢啊,还有东吴前边说的那些人物。孙权晚年是不是昏庸,并非特指他逼死陆逊,而是导致二宫之争。如果你认为他头脑很清晰故意为之,那么这样做利大于弊么?还有,之前派了卫温、诸葛直出使台湾,回来后就找个“违诏无功”的理由杀了,你很难说他俩不是替孙权背锅。

用户25xxx40

用户25xxx40

5
2024-09-10 17:04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就是扯淡应该是后人杜撰的,是得了多少年的脑血栓才能想得出来,光是后勤就不可能,就算穿过子午谷一支孤军在深入敌军的腹地又能干啥

江哥 回复 1100032 12-18 08:55
白莲教的王聪儿吗

1100032 回复 12-08 18:45
知道王聪儿吗?

用户14xxx64

用户14xxx64

3
2024-09-28 13:10

陆换成关

失去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失去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3
2024-11-21 06:56

那高顺呢,陷阵营怎么说。最后关羽刘备也只保了张辽。

黑白说历史 回复 11-21 19:44
那是演义的情节呀。正史张辽是自己带部队归顺曹操的。

黑白说历史

黑白说历史

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聊历史更不是颠倒黑白。痴迷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