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青史入梦多,吴趋风土著清嘉。
藏书的魅力,在于每一个将近入冬的时节,这时候,这些柔软的玉脂,通体带有浅浅莹黄的汤汁,就如那些记载着藏书历史的书页。是啊,要论藏书羊肉成为名肴,可推至南宋初年,那时,宋廷内规定,御膳仅吃藏书羊肉。
如此金贵,只因地处苏州西郊藏书境内,群山绵延,植被丰富,有着得天独厚养羊的自然生态环境。爬坡的山羊,肉质有着无与伦比的品质,早在明清时代,穹窿山麓的农民就有从事杀羊、烧羊肉、卖羊肉的习俗。
《本草纲目》有:"羊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益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豁止喘"。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冬季常吃羊肉可增加人体消化酶,保护胃壁,帮助消化,修补胃粘膜,并有抗衰老和护肤功效。常吃羊肉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产后气血两虚、腰膝酸软等虚寒病症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据说,吴国吴王夫差把美女西施安置在木渎灵岩山,有一天,西施从井中突然发现自己的脸色有点黄,便哭天喊地地耍起了疯。吴王夫差心里那个急呀,恨不得从月亮上扯下一片光辉贴上美人的脸。一位姓李的大臣想到了羊脂羊奶能"白脸"的好处,当即差人到附近的藏书羊肉店倒来一大锅羊汤,请西施以此美白香腮和玉指。数天后,美女的脸上泛起了容光。于是,藏书羊肉作为吴国的国宝,从那个时候便开始兴旺起来。
藏书人烧羊肉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把羊肉放在木桶锅里烧煮的,烧出来的味道就是特别鲜美。
历史走到了清中期,勤劳智慧的藏书人中有一对叫马阿安、王福妹的夫妻俩,进城走街串巷挑担卖起了羊肉,据史料记载,这对藏书夫妻俩后来在钱万里桥边上开起了羊作店,有洁白如膏脂之誉,名声鹊起。在众多进城开的藏书羊肉店中,马阿安、王福妹的儿子马水才、儿媳马根宝传承下的马记建丰羊肉店,声誉甚好。
民国时期进城开“羊作”逐渐增多,在道前街、娄门塘等多处开出了“老源兴”、“新德和”等颇有名气的店堂。抗战胜利后,善人桥也开出了小镇第一家羊作——胜利羊肉店。建国初仍以个体经营,公社化后,以大队组织经营,在苏州繁华商业区开设10余家集体羊肉店,店堂一般沿街而设,不讲排场,锅灶立于店面,香气散至街坊,吸引众多食客,其中马家的孙儿孙媳马海根、马云妹夫妻的店最受欢迎,“藏书羊肉鲜的眉毛掉下来”成为众多苏州城里人的赞语。这是因为马家藏书羊肉秘方世代相传的烹调方法。
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马海根与儿子马建龙在苏州市木渎古镇翠坊桥东街2号开了第一家羊肉店,这是当时进入苏州市的第一家个体藏书羊肉店;1980年,具有创业精神、热爱藏书羊肉文化的马建龙先生在阊西路8号开了第二家店,后来他又在凤凰街、盘门、石路、观前街宫苑、乌鹊桥发展了五家分店。
马记,是对未知的求索,是对结果的实证,需要积淀,需要传承,更需要技艺,熟悉了解马记羊肉的食客们,亲切称之为马建丰羊肉。世界上任何物种的生命过程都是全然相等的,马建丰羊肉的不同之处,是对传统配方的传承和创新。为了藏书羊肉的事业,马建龙先生曾经有这样表达过他对藏书羊肉的理解:“羊肉,比我的生命还重要,它就是我的一生。”令人欣喜的是,当所有的羊肉店都似曾相识,当诸多的城市都大同小异,而马建丰羊肉还依然讲述着他的根深蒂固,还依然讲述着他的顺时而生。充满着历史文化情怀、怀揣祖传秘方的马建龙先生,以木渎为总店,先后在木渎、苏州市内又开设了6家分店。
东方风起,仰太湖之灵秀,承藏书之灵动,从2002年到2012年,在吴中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藏书羊肉美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藏书羊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藏书羊肉全羊宴"也被列入《中国苏州菜》、《中国名菜大典》等美食典籍。随着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跨越发展,2023年,马建丰羊肉店在太湖旅客中心再次闪耀登场。
马建丰羊肉以其独有的烹调技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羊肉美食文化。
马建丰羊肉选用的是放养爬坡的山羊,最大加工特色是能去除让人掩鼻的腥膻味。他以活杀山羊为原料,以白烧羊肉、羊肉汤、羊糕和红烧羊肉为主要品种,运用传统独特的烹饪技艺烧煮而成,白烧以汤色乳白,香气浓郁,肉酥而不烂,口感鲜而不腻,常食不厌而闻名,又推出"全羊宴"等特色系列莱肴。品种达30余种,分冷盆类、热炒、烧烤类、汤类、点心类等。烹调时只放盐不加辅料,将一只羊身切成4-6 大块,旺火烧开,然后撇去浮沫“出水”,放在清水中清洗,再清除锅底的沉渣,然后将羊肉重新入锅再放在原汤内,旺火烧煮 3 小时以上,其间大、中、小火都要拿捏得当,待肉烂汤浓后即出锅拆骨,装至特制的方形或圆形盆内。
马建丰羊肉的羊糕也同样有着经典美誉,在苏州城区,“快来买藏书羊糕”指的就是马建丰羊肉店羊糕。
马建丰羊肉的羊汤,经过一个晚上的焖烧羊肉后,色白无瑕、口感细腻,城里人美称为“打耳光也不肯走”,这在每一个分店的店堂,都有着顾客盈门的诠释。
桑林多彩,田园静好,石桥仍在,小径幽通,这正是一个江南古城独有的美丽啊!是啊,任何一种风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环境的照拂,马建丰羊肉所以成功,因为他拥有天上的高兰,现世的安宁与美好!(朱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