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日军40万精锐打了3年,只留下11万遗骸

崆峒听风声 2025-01-07 16:52:4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这么一座城市,在三年时间里遭到日本40万精锐的进攻。

然而日军不管是一鼓作气,还是步步筹谋,他们都没能最终将这座城市拿下。

此处也被日本人称为中国最难打的城市,几十万精锐的全力冲击也没能突破防线,反而遗留了多达11万的战场遗骸。

很多参与过侵华战争的日本士兵,直到今天提起这座城市也是心情复杂。

这座神秘的城市究竟是哪里?日本有着怎样的进攻和失败过程?

要问参与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战犯,他们最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哪里。

很多人的回答不是满目疮痍的东北大地,也不是卢沟桥的一声枪响,而是一座位于中国中原腹地的城市。

提起这座城市,很多人第一时间会联想到中国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薛岳。

薛岳是国民党将领,政治立场与政治信仰都与我党不同,但是他在我党领导人群体中的风评非常好。

这倒不是因为他有一颗多么火红的赤子之心,也不是因为他在思想上倾向于我党的主张。

而是因为他在抵御外侮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且强大的魄力。

薛岳为全体中国人民守住了中原地区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也是他和他手下的士兵,让日本进攻的脚步变得极为艰难。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这场仗会更加难打。

作为一名中国人,他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完全发挥了一名军人该有的意志品质和精神面貌。

他的军事生涯的代表性战役,就是前后多达三次的长沙保卫战。

也是因为他,长沙成了敌人口中最难打的一座城市。

1939年,日军侵略的脚步已经由北向南转移,逐渐行进到中原腹地。

占人口数量较大比例的中国人民,都居住在这片相对繁荣的地区。

如果任由日军敞开大门,那么我国的损失会更加惨重。

因此长沙保卫战,对于驻守长沙的薛岳将军来说,是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战役。

他是国民党军官,所以可想而知,在战斗正式打响之前,他必然会受到来自国民党高层的压力。

老蒋这个贪生怕死的人,一直信奉消极抗日的主张,因此希望薛岳能够保护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带着手下的士兵一起尽快撤离长沙。

但是这个命令,在薛岳将军的面前是完全不可被接受的。

如果连镇守城市的军队都撤走了,那么城市当中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该怎么办?他们就活该沦为日本人屠刀之下的鱼肉,任人宰割吗?

无论如何,薛岳不能退。

在阻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了长沙的天然地理优势。

以丰富的理论经验,结合实际的战略情况,打出了相当漂亮的三场防守反击战。

在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保卫战中,驻守城内的中国军队甚至没有让日本人走入城市当中。

他们利用长沙的复杂地形条件,给了日本一个巨大的下马威。

湘江和洞庭湖等水系在此处,水利条件不仅能够扶持农业生长,还能给敌人造成进攻道路上的阻碍。

在敌人准备渡江或者过河的时候,他们必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战场。

于是提前埋伏在水系两边的中国战士,利用丛林或者荆棘的掩盖,占据优势火力位置,说打就打,刻不容缓。

毫无防备的日本军队,在最开始挑战自然时,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许多人即使没有死在中国战士的枪炮之下,也落到了河里,被带着中国力量的河流所吞噬。

除了遍布复杂的水系之外,中国军队还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打好伏击战。

比如在山地战中,日军携带的一些机械化装备无法集中发挥优势。

中国军队则充分利用地形的掩护,打出了不少声东击西的游击战色彩。

一些学者在评析长沙保卫战的时候,甚至还说过,从这群国民党士兵的身上,不少人见到了红军土地革命时期游击战的身影。

那个时候,双方还是敌人,国民党吃游击战的子弹,一吃一个准。

而在抗日拉开序幕之后,双方一致对外,同样的子弹就被国民党军队用在了外敌的身上。

总而言之,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让长沙成为了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市。

就算日军派出精锐部队,携带尖端武器,全力冲击中国防线,他们也很难跨过这道屏障。

不过日军并没有就此放弃,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失败之后,1942年日军再次卷土重来。

此前长达两年里,日军也一直没有放弃对长沙驻军的骚扰。

1942年的第二次长沙保卫战中,日本军队的经验显然比上次更加丰富。

他们闯过了第一道地形地势关卡,成功打进了长沙城内部。

薛岳以及他所带领的部队,此时充分发挥了灵活应战的特点,利用长沙的建筑结构开展巷道战。

由于长沙城内有着四散分布的各种街巷以及建筑物,所以日军无法一炮轰平我军阵地。

比起远距离的火力对攻,双方在这一阶段更多的展开近身肉搏。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如果肉搏战失败,长沙就会被敌人长驱直入。

中国军人放下了最后一丝顾忌,把性命和安全完全抛之脑后。

相比起来,很多日本士兵则显得瞻前顾后,在气势上完全被中国人碾压。

这一次城内的防守反击,中国军队又充分利用了长沙先前经济条件发展不错,城市内部结构复杂的特点,狠狠把一根狼牙棒敲在了日本侵略者的头上。

当然,这还没有彻底结束。

同样也是在1942年,日军第三次进攻长沙,此次形势比之前更加严峻。

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国军队占据上风的关键诀窍就是两个字,团结。

除了全城的军队全部出动,设置层层关卡,不间断的给日本人使绊子之外。

普通老百姓和我党潜伏的地下工作者,也纷纷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在这种危急存亡的关头,过去兵戎相见的矛盾已经全部被放在了一边。

我党同志积极参与军队的一线抵抗工作,以前在战场上打得不死不休的两拨人,现在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长沙城中的老百姓也被完全发动起来,老人和小孩儿利用不易被注意的优势,游走在大街小巷为中国军队传递情报。

青年男男女女积极投入工厂和家庭作坊的生产活动中,为前线军队提供物资补给。

各大工厂不再生产经济型产品,而是生产军人需要使用的必备物资。

各种诊所和医院门庭若市,药品像不要钱一样分发,许多男女老少都投入到伤员护理的大军当中。

有一句歌词唱得非常生动,团结就是力量。

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依靠着团结,硬生生把对我方不利的情况,扭转为了掌握主动权的情况。

即便日军闯入城中,在细细密密交织着的火力网之下,在中国军民的通力配合之下,他们也很难再前进一步。

三年时间里,日军携带着40万精锐攻打长沙,最终却只在这座城市里留下了11万遗骸。

从这两个数字中,也能看出,长沙保卫战的过程有多么惨烈。

长沙城最难打,不仅仅是因为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也是因为中国人在此处化身为了钢铁长城。

参考资料:

1、家国难 铁血扛——长沙保卫战——《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第10期60-63,共4页

2、中国新闻网 《蒋介石欲放弃长沙 薛岳吵架吵来"长沙保卫战"》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