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老人偷钢筋被砸成重伤,家属索赔200万,结果如何?

友鸿阅览趣事 2024-11-23 05:44:45

寒风凛冽的冬日,一片废弃的工地内,倒塌的墙体掩埋了一个偷取钢筋的老人。

任世友,这位年过六旬的山东拾荒者,没料到一次“投机取巧”的冒险竟让自己命悬一线。

当他被废墟中救出,送入医院抢救时,家属却意外选择向施工方索赔,甚至开出了200万元的天价。

这一索赔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墙体倒塌,责任究竟该归咎于谁?

沉迷拾荒

2018年的一个冬日,山东东营的任世友裹着棉衣,戴着毛线帽,背着一个破旧布袋,像往常一样出门了,这个64岁的老人,自从退休后,便迷上了拾荒。

塑料瓶、玻璃瓶、易拉罐甚至旧纸箱,只要能换钱,他总能在街头巷尾找到“宝藏”,这样的习惯不仅填补了他的闲暇时间,也让他在社区小有名气。

每次提起谁家垃圾中有值钱物品,他总是信心满满,仿佛一名经验老道的“寻宝者”。

几天前,任世友无意间发现市区里有一片废弃工地,那里曾是万达规划区,如今一片荒芜,只有一些废墟和一间孤零零的小房子。

他好奇地靠近,绕着那间小房子转了几圈,心里盘算着这里面是否藏有值钱的钢筋。

凭借多年拾荒积累的直觉,他断定这绝不是普通的建筑垃圾,而是“废品中的金矿”。

随后,他几次路过工地,都特意观察周围的环境,确认这里没有人看守,也鲜有人注意。

在一个寒冷的清晨,任世友终于下定决心,他特意准备了铁锤、扳手等工具,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放进布袋,迎着寒风出门。

他对家人说只是去“捡点东西”,便匆匆离开,抵达工地后,他径直走向那间混凝土浇筑的小房子。

用手轻轻拍了拍墙体,心中暗喜:“这墙够结实,里面的钢筋肯定不少,今天收获绝不会小。”

任世友开始尝试破拆,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多挣点钱,给家里添些收入。

然而,他没有意识到,眼前这片废墟并非像普通拾荒那样安全,站在废墟边缘,他的选择正一步步将自己推向危险。

墙体坍塌

他用早已磨得锃亮的铁锤敲打着那间孤零零的小房子,试图从坚固的混凝土墙体中撬出“埋藏”的钢筋。

每一下锤击,都伴随着沉闷的声响和微弱的尘土飞扬,他满心期待着墙体倒塌后那可能露出的钢筋,一根根闪着冷光,仿佛看到了可以换钱的希望。

起初,墙体纹丝不动,坚硬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料。任世友喘着粗气,换了一个角度,继续用力挥动铁锤。

几分钟后,他终于听到墙体发出了轻微的“咔嚓”声,仿佛在暗示着胜利在即。

他心中窃喜,未曾注意到墙体结构已变得极其不稳定,就在他准备加一把力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崩裂声将整个现场撕裂开来。

“轰隆!”一瞬间,小房子的墙体如积木般坍塌,砖瓦和混凝土块以极快的速度向下砸落,任世友躲闪不及,被大片瓦砾埋住了身体。

剧烈的疼痛袭来,他试图挣扎,但发现自己动弹不得。随后,脑海中的意识迅速被黑暗取代。

废墟上尘土飞扬,一片死寂。只有风穿过空荡的建筑残骸,发出尖利的啸声,几个小时后,一位推着垃圾车的清洁工偶然发现了这名被掩埋的老人。

她吓得魂飞魄散,颤抖着拨通了急救电话,救援人员很快赶到,将任世友从瓦砾中抬出,他的身体多处骨折,腿部严重受伤,已经陷入深度昏迷。

法理与人情

任世友被墙体砸成重伤后,家属刘女士迅速将矛头指向了施工方,在医院病房外,她一边抱着哭成泪人的婆婆。

一边激动地声讨:“你们的工地不安全,没有任何警示标志,这才让老人出了事!你们必须负责,赔偿我们200万!”刘女士的态度坚决,言辞犀利,甚至扬言要将事情闹到媒体去。

施工方负责人张经理接到信访办的通知后赶来了解情况,得知家属索赔200万元的要求,他一时间愤怒又无奈。

反驳道:“这片工地早已废弃,围墙和设施都符合相关规范,难道谁家院墙还要专门写个‘禁止偷盗’吗?这分明是老人自己砸墙偷钢筋引发的事故,怎么成了我们的责任?”

张经理试图用事实和逻辑与家属沟通,但刘女士并不买账:“工地上没有防护措施,不设禁入标志,这就是你们的失职!你们没有尽到安全责任,才让我们家老人受伤!”

面对如此强势的态度,张经理感到头疼,但为了避免事态扩大,他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先行垫付了5万元医药费。

刘女士却将这当作施工方心虚的表现,紧接着要求全额赔偿未来的治疗费用,甚至直接提出“一次性赔偿两百万”的无理要求。

张经理的忍耐终于耗尽,他愤然表示:“我们已经做到仁至义尽,如果你们坚持无理取闹,就去法院见吧!我们会用法律说话。”

施工方的强硬态度让任家人开始感到棘手,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双方一拍两散,诉讼成了最终的解决方式。

在庭审中,施工方提供了大量证据,包括警方的现场勘查记录、老人携带的“作案工具”、以及变压室的合法建筑证明。

最终,法院认定施工方未违反任何安全管理责任,任世友的伤害完全因自身违法行为造成。

判决结果是施工方不承担主要赔偿责任,但需基于人道主义支付3万余元,同时家属需归还之前垫付的5万元。

讹诈的代价

在法庭上,刘女士原本期待通过情感和舆论的双重施压,让施工方就范,得到一笔可观的赔偿,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如她所愿。

施工方提供了包括警方勘查记录、老人的“作案工具”以及变压室合法建设的证据,清晰表明任世友的伤害完全是因他非法砸墙导致。

法院最终判定,施工方并无安全管理失责之处,虽然出于人道主义需要补偿,但赔偿金额仅限于3万余元,而之前的5万元垫付款必须返还。

这一结果令刘女士愣在原地,没想到纠缠多时的诉求竟然以如此结局收场,面对现实,她只能忍痛接受。

然而,当把两笔金额相加减之后,任家反倒“赔”了2万元,这让原本就因天价医疗费而捉襟见肘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诉讼结束后,张经理不再隐忍,他公开表示:“好心垫付却被反咬一口,如果再有类似情况,施工方不会轻易妥协。”

刘女士无言以对,任家人低头离开法院,这场闹剧不仅让施工方蒙受了一场不必要的麻烦,也令刘女士一家承受了更多经济和舆论的压力。

回到家后,刘女士看着瘫痪在病床上的公公,陷入沉思,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她是否会选择另一种方式解决问题?但此时,她已无法回头。

对任世友一家而言,这场“讹诈”不仅未换来他们想要的“救济”,还失去了时间、精力和社会同情。

闹剧最终以“得不偿失”画上了句号,而代价,却深深印在了这个家庭的未来里。

结语

法律的天平不因情绪而倾斜,也不会被道德绑架所扰乱。

任世友的事故是一场始于侥幸的悲剧,他从拾荒到盗窃,从冒险到深陷废墟,每一步看似微小的选择,都在无声地塑造着最终的命运。

然而,真正的遗憾或许在于,他的家人未能冷静面对后果,反而试图通过讹诈来为错误买单。弱者固然需要被关怀,但规则的底线不容践踏。

如果每一次违规都能因弱者的身份获得免责,那么公平与正义将变得脆弱,当法庭作出最终裁决,家属不仅失去了本可利用的善意,也因贪欲而自食其果。

或许,这场得不偿失的闹剧提醒着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唯有对规则怀有敬畏之心,才能真正让社会秩序长久运行。

人性与法律并非对立,而是彼此平衡的两极,真正的善意,在于对彼此边界的尊重。



0 阅读:1

友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