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些年建设了不少新大学,高校数量已经位居各省市之首,但本科高校占比低、名校数量少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其实河南历史上错失了很多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第一当属河南人心中的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1969年中科大从北京外迁的过程中,确实曾考虑过河南作为迁入地,并到南阳实地考察,但当地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难以满足办学需求,所以最终未能落地。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李德生(河南信阳新县人)主动争取中科大迁入安徽,并协调腾出合肥师范学院校舍,解决了中科大的安置问题,所以中科大在隔壁省份安徽合肥安置了下来。
第二、其实在1969年外迁的北京高校中确有安置在河南的,那就是如今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前身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迁至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但在1973年3月,国务院同意恢复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在河南的师生回迁北京,逐步发展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三、中国矿业大学。1950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迁址到了天津,并吸收了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现在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后几经迁址,逐步发展为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在本省发展起来的河南大学在1952、53年的院校调整中,从一所全国排名靠前的综合性大学拆分为多个单一学科院校,时至今日也算是重新走上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道路上,随着双一流建设应该会成为新的教育高地。
还有1990年迁址到郑州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河南省与水利部共建支持下,升级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也进入了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名单。
其实这些高校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主动或者被动地迁址,也是为了培养更多人才,服务国家、地方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创新发展。
换句话说,那些高校如果留在河南,能发展为985、211或者双一流高校吗?你还知道哪些河南错失的优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