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到了晚年后身体很不好,连走路都十分困难,他常常坐在凳子上发呆,回忆过往,甚至还会流下眼泪。
有时候,陪伴一旁的邵华看到丈夫流泪了,便问他:“岸青,你又想到了什么?”
而他总是回答:“我想妈妈了!”
1930年7与到8月间,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将湖南北部搅了个天翻地覆,部队甚至攻进了长沙。
湖南军阀何健恼羞成怒,下令用1000块大洋悬赏毛主席之妻杨开慧。
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杨开慧便经常带着三个孩子东躲西藏,时刻提防着反动派。
但毛岸英的8岁生日那天,敌人还是找上门来了。
1930年10月24日,何健手底下的武术教官范觐熙,带着60多名清乡队员包围了板仓的杨家大院,杨开慧、毛岸英以及保姆陈玉英被一起带走。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英勇就义,年仅29岁。
对于妈妈的离世,毛岸青受到的刺激比哥哥大得多,因为他看到了母亲被带回来的模样。
那是一天深夜,几位乡亲把杨开慧的遗体抬了回来,杨老太太看到后立马晕了过去。
岸青和岸龙跪在了妈妈面前哭泣,7岁的岸青已经对死亡有了模糊的认识,他走了上去,嘴里一直喊着:“妈妈,妈妈!”
他希望妈妈能够站起来抱抱自己,但已经不可能了。
送别母亲的那一幕,毛岸青一记便是一辈子。
毛岸青和邵华曾一起写过一篇散文,其中有一段便是毛岸青回忆看到母亲遗体的场景。
写到这段的时候毛岸青痛哭流涕,邵华希望岸青能够镇定,因为毛岸青一旦情绪激动便会头疼。
但无论邵华怎么安慰都是没有用的,这是毛岸青心里永远抹不去的痛苦。
母亲离世后不久,毛岸青三兄弟便在毛泽民的安排下被送到了国民党势力较弱的上海,一起进到了大同幼稚园生活。
这所幼稚园是中共地下组织创办的,主要是照顾烈士子女,来到这里后不久,最小的毛岸龙因病去世了。
1931年,中共在上海的地下组织由于叛徒顾顺章的出卖而遭受了重大打击,大同幼稚园也不得不暂时关闭,毛岸青和哥哥被特工董健吾带回了家。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两人受尽了苦头,毛岸青常常在深夜思念家乡,想念妈妈,但每一次思念只能换来流淌不尽的泪水,改变不了现状。
董健吾去往武汉工作后,毛岸英就带着弟弟离开了董家,两个孩子就这样在上海流浪了整整四年。
流浪过程中,毛岸青遭到警察的殴打,他的头部遭受重创,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这段经历给毛岸青带来了伴随一身的后遗症,一旦情绪发生较大的波动,他的头便疼得像要裂开一般。
1950年,毛岸英在朝鲜英勇牺牲,听闻这一消息的毛岸青顿时感到头痛欲裂,主席知道后赶紧将他送到了苏联治疗。
直到七年之后,毛岸青的情况才有所好转,之后他便一直待在大连休养,这一晃又是五年。
这五年间,毛岸青最想去的地方便是板仓老家,他想给妈妈扫墓,问问妈妈是不是不想自己了,为什么不来自己的梦里见见自己。
多少次梦见母亲,毛岸青都希望这是真的。
每每从梦中醒来,他的头都会止不住的阵痛,但他并不感到沮丧,渴望母亲疼爱的他只能在睡梦中见到母亲。
1962年,毛岸青在妻子邵华的陪伴下回到了湖南板仓老家,离家三十一载,他终于回到了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那天,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毛岸青执意冒雨前去祭拜母亲。
邵华知道岸青心急,但又怕身子孱弱的他生病,所以想把他拦下。
但最后她也是没能拗过毛岸青,只能陪着他来到了陵园。
站在母亲的墓前,毛岸青又想起了离别的那一刻,泪水顷刻间翻涌而出,甚至连话也说不清楚。
2007年,毛岸青的身体已经快不行了,感到大限将至的他开始嘱托自己的身后事。
对于墓葬的位置,他早就有了想法:“不要葬到韶山去,放到妈妈旁边吧!”
2008年12月21日,毛岸青的这个愿望实现了,他的骨灰盒被放在了杨开慧烈士陵园一侧,离家78载的孩子,终于可以与最爱的妈妈永远待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