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学派,是明代中期以大儒湛若水(1466-1560)为代表的一个儒家思想流派,湛若水号甘泉,故得名。
甘泉学派与又王守仁为代表的阳明学派同时讲学,都属于宋明理学中“心学”的一派。不过,甘泉与阳明各立宗旨,阳明以“致良知”为宗,甘泉则主张“随处体认天理”。湛若水是陈献章的弟子,被老师寄予厚望。湛若水修正陈献章强调“静坐”的修养方法,又大力宣传和发展老师关于“自然”、“自得”的学说。
阳明甘泉一方面志同道合,另一方面又有多次辩论,推动两人学说的发展。笔者认为,阳明甘泉关“格物”的辩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巅峰对决。阳明比较早去世,阳明学派后分裂,还产生空谈的流弊,甘泉学派对此极力纠正,成为明末中国哲学的一个特殊现象。湛若水认为圣人之学即心学,是孔孟真传,这也是甘泉学派的基本主张。湛若水对气的论述、经典及实务的研究,使甘泉学派的学术内容十分丰富,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失去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