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汝明回忆做伟人专职厨师那些年:伟人吃红烧肉,不能放酱油

奋发图强噢 2024-11-07 02:11:27

在1954年的中南海,一道普通的红烧肉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美食传奇。从山东莱州一个贫困村走出的程汝明,历经13年的厨艺磨练,最终成为了主席的专职厨师长。然而,一次主席对红烧肉"视而不见"的用餐场景,让他开始了对这道传统菜品的重新思考和创新。不放酱油的红烧肉,看似有违常理,却成就了一位国宝级厨师对烹饪技艺的特殊贡献。程汝明的故事,不仅记录了一位厨师的成长,更展现了一段与国家领袖相关的独特饮食历史。

寒门少年走出山东

1926年的山东莱州,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年幼的程汝明正在经历着贫困生活的煎熬。村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能吃上一顿饱饭都算是好日子。

十三岁那年,生活的重担压在了这个少年的肩上。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程汝明只得离开家乡,独自一人踏上了去天津的列车。

在天津这座繁华的商业都市里,年少的程汝明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机缘巧合下,他遇到了几位愿意倾囊相授的老师傅。

这些老师不仅教会了他厨艺的基本功夫,更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他们手把手地教导程汝明切配、炒制、调味的技巧,让这个山东来的穷小子逐渐掌握了烹饪的要领。

从1939年开始,程汝明在天津的各大饭店开启了漫长的学习之路。每到一家新店,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当地的特色菜品。

不同的饭店有不同的招牌菜,有的擅长粤式点心,有的精通淮扬名菜,还有的专攻西洋料理。程汝明就像一块海绵,将这些不同流派的烹饪精髓一一吸收。

经过十三年的辗转学习,他掌握了中西餐以及多国菜品的制作方法。在天津的厨师圈里,程汝明的名声渐渐响亮起来。

这些年的积累让他在烹饪界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和认可。他的刀工精湛,火候把握准确,对各种食材的运用更是得心应手。

1952年,一个重要的机会降临到程汝明面前。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维也纳召开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他被任命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餐饮服务工作负责人。

这次会议云集了各国代表,由郭沫若先生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也将出席。程汝明带领的团队要负责为各国代表提供餐饮服务。

在维也纳期间,程汝明充分展示了中国厨师的高超技艺。他精心设计的菜单既保持了中国特色,又照顾到了各国代表的口味。

这次国际会议的出色表现,让程汝明的名声传遍了国内外烹饪界。从此,这个来自山东农村的厨师,成为了中国烹饪界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中南海厨房里的重任在肩

1954年的春天,程汝明接到了一纸调令,任命他为主席的专职厨师长。这份任命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从天津到北京,从普通饭店到中南海,程汝明的工作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工作范围包括了主席专列和中南海区域的全部饮食工作。

中南海的厨房里有着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格把控。食材的采购需要专人负责,每一样配料都要经过多重检查。

程汝明每天都要提前规划好第二天的菜单,这些菜单还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食材准备、烹饪过程、餐具消毒,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在专列上做菜是另一番考验,空间狭小,设备有限,但对食品安全和菜品质量的要求丝毫不减。程汝明总是提前研究路线,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准备合适的菜品。

为了更好地服务主席,程汝明开始认真研究主席的饮食习惯。他详细记录下主席对每道菜的反应,哪些菜爱吃,哪些菜碰都不碰。

在这个过程中,程汝明发现主席的饮食喜好十分简单。主席不喜欢太过精细的菜品,反而偏爱一些家常小菜。

主席特别注重粮食节约,经常提醒身边工作人员要珍惜粮食。这让程汝明在准备菜品时格外注意分量的控制。

除了主席本人,程汝明还要负责主席家人的日常饮食。他需要照顾到不同人的口味和营养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吃得健康又开心。

在中南海的厨房里,程汝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做一道菜之前,都要反复确认各种细节。食材新鲜度、火候掌控、调味比例,每一项都不能马虎。

工作人员们都知道,主席的专职厨师长办公室里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那里记载着每一道菜的做法、每一个人的口味偏好。

渐渐地,程汝明在中南海站稳了脚跟。他的厨艺得到了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的认可,但他始终保持着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

每到重要会议或国宴期间,程汝明的工作更是繁忙。他要根据不同国家领导人的饮食习惯,精心设计菜单,展现中国的饮食文化。

在中南海的日子里,程汝明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责任重于泰山"。一个厨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烹饪美食,更是要确保每一餐的安全和健康。

专列上的厨房虽小,却是程汝明施展厨艺的重要阵地。他在这个移动的小天地里,把普通的食材变成可口的佳肴。

这份工作让程汝明对食材的选择更加严格。每一样蔬菜水果都要精挑细选,每一份肉类都要确保新鲜安全。

主席的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程汝明和他的团队在这方面从不敢有丝毫懈怠。从采购到烹饪,每一个环节都要层层把关。

一道红烧肉引发的技艺创新

那是一个平常的午餐时分,程汝明按照惯例为主席准备了一桌饭菜。其中有一道是他引以为豪的传统红烧肉。

这道红烧肉选用上等五花肉,经过反复焯烫去腥,用老汤慢火炖煮。程汝明特意挑选了最适合的调味料,酱油的用量更是精准到克。

饭菜端上桌后,程汝明站在不远处观察主席用餐的情况。往常这道红烧肉都能得到食客的称赞,可这次情况却大不相同。

一顿饭眼看就要结束了,主席却始终没有动过那道红烧肉一筷子。程汝明看在眼里,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饭后,程汝明找到了主席的警卫员,想打听个究竟。他详细询问了主席的用餐情况,希望能找出红烧肉不受欢迎的原因。

警卫员的回答让程汝明大吃一惊:原来主席从不吃任何放了酱油的菜品。这个答案彻底颠覆了程汝明对红烧肉的传统认知。

警卫员解释道,这还要从主席的童年说起。那时候主席家里经营着一家酱油作坊。

有一天,年幼的主席在经过晒酱油的酱缸时,发现里面漂浮着许多白色的小虫。这个场景给主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此就不再碰任何含有酱油的食物。

这个发现让程汝明陷入了沉思:没有酱油的红烧肉,还能叫红烧肉吗?传统的烹饪方法里,酱油不仅是调色的关键,更是提鲜的重要调味料。

程汝明决定在厨房里开始一系列的实验。他尝试了各种不同的调色方法,希望能找到替代酱油的完美方案。

经过反复尝试,程汝明想到了用糖色来代替酱油。他将白糖小火熬制,直到变成深褐色的焦糖色。

这个方法不仅解决了调色的问题,还给红烧肉增添了独特的香甜味道。程汝明调整了配料的比例,让焦糖的甜味和肉的咸鲜达到完美平衡。

新的烹饪方法很快就派上了用场。下一次准备红烧肉时,程汝明完全摒弃了酱油,改用自己研发的焦糖调色法。

这次,当红烧肉端上桌时,主席明显表现出了兴趣。不仅夹了一筷子,还连续品尝了好几块。

饭后,主席专门表扬了这道菜。他说这红烧肉不仅色泽诱人,味道也很好。

程汝明的这个创新之举很快在厨师团队中传开。其他厨师也开始尝试这种新的烹饪方法,不断丰富改进。

就这样,一道改良版的无酱油红烧肉在中南海的厨房里诞生了。这道菜不仅解决了主席的饮食习惯问题,还开创了一种新的烹饪技法。

这次经历让程汝明深深体会到:即便是最传统的菜品,也有创新的空间。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突破常规。

半生光阴铸就厨艺文化

在中南海工作的岁月里,程汝明养成了一个独特的工作习惯。每天拿到菜单后,他都会先手抄一份,然后立即将原件销毁。

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体现着一个专职厨师长的责任感。在做完所有菜品后,连自己手抄的那份菜单也要一并销毁。

对于菜单的严格管理,源于一个重要的安全考虑。主席的一举一动都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就连日常饮食的信息也不容有失。

这些年来,程汝明将每一道菜品的制作过程都记录在脑海中。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优秀的厨师不需要依赖纸上的菜单。

1983年,程汝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时刻。凭借着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创新,他获得了国家特一级厨师的职称。

这个职称的获得,标志着程汝明在中国烹饪界的地位得到了官方认可。他的厨艺成就不仅仅停留在中南海的厨房里,更是得到了全国烹饪界的一致认可。

到了2005年,年过古稀的程汝明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他和传人刘建一起,创办了程府宴,开始了一段新的烹饪文化传承之旅。

程府宴不是一个简单的餐饮场所,而是程汝明毕生厨艺精华的集中展现。他将几十年的烹饪经验系统地整理成文,形成了独特的程府厨艺文化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不仅包含了传统菜品的制作方法,还融入了程汝明多年来的创新技法。比如那道著名的无酱油红烧肉,就成为了程府宴的招牌菜品之一。

程汝明特别重视对年轻一代厨师的培养。他经常在程府宴里举办厨艺培训班,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生。

除了传统的中国菜,程汝明还将自己在国际交往中积累的经验融入到程府宴中。他创新研发了多道适合国际友人口味的中式菜品。

这些菜品既保持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又能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所接受。程府宴逐渐成为了展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程汝明的带领下,程府宴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宴会服务体系。从迎宾到送客,从摆盘到餐具,每个细节都体现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致与讲究。

这套体系为中国的外事接待提供了重要参考。许多国家级的重要宴会都采用了程府宴的服务标准和菜品设计理念。

程汝明的贡献不仅限于菜品本身,更在于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系统性整理和创新性发展。他将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成文字,编写了多部厨艺教材。

这些教材不仅记录了传统菜品的制作方法,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这些文字资料,后人得以了解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0 阅读:0

奋发图强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