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明知道进攻苏联,可能陷入两线作战,为何要执意攻打苏联?

飒沓风华舞 2025-03-27 17:38:45

有的人虽然还在呼吸,但生命早已失去了意义;有的人尽管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存在世间。历史长河中,有人被后人敬仰,有人却遭世代唾弃。阿道夫·希特勒无疑属于后者,他一手挑起全球战乱,让无数人陷入水深火热。仅凭这一滔天罪行,就注定他永世不得翻身。二战期间,希特勒是这场全球冲突的始作俑者。他野心勃勃,想要在欧洲大陆建立德国主导的新体系。他极力主张拓展日耳曼民族的生存范围,并大力扩充德国的军事力量。

在爱好和平的全球人民心中,希特勒无疑是大家公认的敌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的滔天罪行,至今想起来都让人毛骨悚然。特别是他残忍杀害了将近600万犹太人,这种行径简直丧尽天良。二战刚爆发时,希特勒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占领了西欧,那时候他几乎触手可及自己的“宏伟目标”,但最终还是没能实现。希特勒过于自负,他坚信只有通过实战才能确定是否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历史告诉我们,邪恶终究战胜不了正义。希特勒虽然盲目自大,却没能笑到最后。其实,从他挑起战争的那一刻起,失败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可他的狂妄让他失去了理智,最后只能选择自我了断,为他的嚣张跋扈付出了代价。

希特勒一度离胜利非常近,尽管他最终的失败是注定的,但他犯了一个战略上的致命错误,那就是同时开辟两条战线,这是军事上最忌讳的做法。既然希特勒清楚攻打苏联可能导致东西两面受敌,为什么他还要冒险做出这个决定,坚持对苏联发动战争?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在莫斯科悄悄签署了一份秘密协定,这份文件后来被称作《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从字面上看,这份协议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就是双方约定互不干涉,各自划分地盘,满足彼此的利益需求。

二战的爆发,苏联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个被动承受的角色。希特勒主动签这份条约,主要是想稳住苏联,让它在德国打西欧时别掺和进来。这是他为避免同时打东西两线而采取的第一步策略。因此可以推断,当希特勒决定攻打苏联时,他肯定明白同时应付两个战场会给德国带来巨大负担。这个协议一签,苏联就等于对希特勒在西欧打仗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在苏联的默许下,希特勒毫不手软,迅速吞并了西欧各国。这个过程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轻松,西欧各国一个接一个地落入了德国的掌控之中,成了德国的“盘中餐”。那时候,希特勒觉得西欧只有法国和英国比较难对付。但德国已经解除了后顾之忧,又拥有强大的武器装备,法英两国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随后,希特勒用闪电战迅速打败了英法联军,成功占领了法国。

德国横扫西欧,法国投降,英军被迫撤回本土,在希特勒看来,形势一片大好。眼看整个欧洲就要落入自己手中,希特勒的野心愈发膨胀。贪婪之心让他变得更加疯狂,就像蛇妄图吞下大象一样。他的侵略步伐不会就此停歇,反而会更加肆无忌惮。希特勒此刻陷入了沉思,下一步的战略该如何展开,他一时之间难以抉择。希特勒面对盘踞在岛屿上的英国感到十分头疼。如果他想彻底击败英国,就必须发动跨海攻击。然而,德国军队擅长的是依靠坦克进行快速突袭,在海上作战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假如希特勒执意发动跨海作战,虽然有可能打赢,但德军必定会付出惨重代价。要知道当时英国军队可不是吃素的,特别是他们的空军,对付德国坦克简直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容易。

如果德军在跨海进攻时遇到困难,希特勒的推进计划就会受阻,整个战场的形势将发生逆转。但如果不进攻英国,希特勒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思来想去,他又记起了之前和苏联签的那个协议。他觉得要是去打英国,苏联很可能会装作没看见;可要是调头去打苏联,英国那边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这么一来,希特勒琢磨着不如先拿英国开刀,探探虚实。但英国人拼死抵抗,让他又头疼起来。德国几次小规模进攻,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岛屿进攻受阻,战事变得紧迫。

希特勒觉得,虽然没能拿下英国,但英国一时半会儿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于是,他干脆自己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兵分三路向苏联发起了进攻。战争刚开始那会儿,德军在苏联简直是横冲直撞,苏军根本招架不住,一路往后撤。可苏联的地盘实在太大了,希特勒愁得不行,怎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苏联给拿下?这成了他最头疼的事儿。希特勒引以为豪的闪电战术在苏联战场上彻底失效,德国不仅未能征服苏联,反而在那里遭遇了二战中最惨烈的战斗。德国深陷苏联战场难以脱身之际,英国瞅准机会,准备在欧洲大陆发动攻势。如此一来,希特勒终究还是被迫面对他最不想看到的双线作战局面。眼看苏联这块硬骨头啃不动,英国又在背后虎视眈眈,希特勒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形势所迫,他不得不下令从苏联撤军。

苏联早就按捺不住了,他们肯定不会错过反击德国的时机,扬言要把这些入侵者永远困在西伯利亚。出乎苏联意料的是,当年助其击败德国的糟糕气候这次反而帮了德国人的忙,使德军得以在苏联手中保存部分力量。然而,脱离苏联的希特勒很快又遇到了麻烦,因为他不得不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这种情况已经无法避免了。德国不得不同时应对东西两个方向的战事,当英法等国组成的盟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后,他们在欧洲西线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将近三百万名士兵穿越英吉利海峡,向德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一行动彻底扭转了二战局势,英法联军在西线开辟的新战场与苏联在东线的攻势形成夹击之势,使希特勒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最终难以挽回败局。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德国之所以坚持进攻苏联,是因为他们过于自负。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在英国介入之前快速拿下苏联,然后再回头对付英国。苏联成了希特勒命运的转折点,他的自大最终招致了恶果。当他在总理府地下室里举枪自尽的那一刻,不知道他是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懊悔,是否意识到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苦难?大家都向往和平,没人喜欢打仗,因为战争太可怕了。在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眼里,希特勒就是个杀人狂魔,手上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0 阅读:3
飒沓风华舞

飒沓风华舞

飒沓风华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