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内,气氛庄严肃穆。
中央领导人齐聚一堂,难掩悲伤的心情。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送别一位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奋斗终生的老人——钱其琛。
在众多悼念者中,有一位特殊的来宾格外引人注目。得知钱其琛去世的消息,他不远万里赶来。在现场,他更是眼含热泪,悲痛欲绝。
这位神秘人物是谁?
他与逝者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外交战线上的开拓者钱其琛,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在中国外交史上,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1928年出生于天津的钱其琛,14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派往苏联学习,并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工作。
1982年春天,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钱其琛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突然接到紧急通知:
中苏关系出现重大变化,需要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
然而,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没有专门的新闻发布场所。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钱其琛沉思片刻,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就在外交部大楼门口召开吧!”钱其琛果断地说。
仅仅半小时后,钱其琛就站在了外交部大楼前的台阶上,面对着蜂拥而至的中外记者。
没有讲稿,没有提前准备,他凭借多年的外交经验和从容不迫态度,应对记者们的各种刁钻问题。
这场临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当最后一名记者离开时,钱其琛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透。
但他的表现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叹,从那天起,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
钱其琛也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1989年,侵华战争的主导者,日本裕仁天皇去世,中国人民对其恨之入骨,因此拍手叫好。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日方竟邀请中国参加葬礼。
这个消息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民众纷纷表示强烈反对。
“怎么能去参加那个战犯的葬礼?”“这是对中国人民的侮辱!”
面对这一棘手局面,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钱其琛以特使身份出席葬礼。
出发前,钱其琛整夜未眠。如何在参加葬礼的同时,又能表达中国人民的立场?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
抵达东京后,钱其琛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葬礼当天,他神情肃穆,举止得体,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基本尊重,又展现了中国的态度。
而葬礼结束后不久,日本首相竹下登在国会发表讲话,试图为裕仁开脱战争责任。
钱其琛闻讯后,立即要求与竹下登会面。
在会谈中,钱其琛语气坚定地说道:“历史事实,谁也无法改变。只有正确认识历史,中日关系才能真正向前发展。”
这番掷地有声的表态,不仅让竹下登哑口无言,更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与“魔鬼”对话的勇士在钱其琛的外交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幕,莫过于1991年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正面交锋。
当时,海湾战争爆发,萨达姆率军入侵科威特,引发国际危机。美国扬言要对伊拉克动武,局势一触即发。
为了避免战争,中国决定派出特使前往伊拉克斡旋。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钱其琛肩上。
临行前,钱其琛先拜访了其他中东国家,了解各方立场。当他踏上伊拉克土地时,心情无比沉重。
面对咄咄逼人的萨达姆,钱其琛告诉自己要冷静应对。
他先表明中国的中立立场,然后详细分析了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劝说萨达姆选择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然而,萨达姆态度傲慢,甚至将科威特比作中国的香港,声称有权收回。
面对这种无理说辞,钱其琛不卑不亢:“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这有历史依据和国际认可。科威特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可萨达姆顽固不灵,最终没有改变主意,但钱其琛的努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也为后续外交斡旋奠定了基础。
这次与“魔鬼”的对话,充分展现了钱其琛卓越的外交智慧,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外交官的担当与风骨。
神秘来宾的眼泪随着时光流逝,钱其琛逐渐步入人生的晚年。2000年,72岁的他从外交部副部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但他并未就此停下脚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向钱其琛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担任院长。
对于这位饱经沧桑的外交家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钱其琛欣然接受了这个职务。他说:“培养下一代外交人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走上讲台的钱其琛,一改往日严肃的形象。他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将复杂的国际关系理论娓娓道来。
学生们常常被他的课堂所吸引,一堂课下来,意犹未尽。
除了授课,钱其琛还潜心著述。他将自己数十年的外交经历凝结成文字,写就了《外交十记》一书。
2017年5月9日,噩耗传来,钱其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在八宝山礼堂内,一位身着黑色西装的中年男子静静伫立。他的眼中噙满泪水,神情悲痛。
这位特殊的来宾,就是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梁振英。
他不顾繁忙公务,专程从香港赶来,只为送别这位恩师兼挚友最后一程。
梁振英与钱其琛的渊源,要追溯到1993年。
当时,钱其琛担任全国人大香港特区筹备委员会主任,而梁振英则是港方代表。
在香港回归的筹备工作中,钱其琛给梁振英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6年,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选举举行。作为监票人的梁振英,因紧张而出现失误。
关键时刻,钱其琛沉着冷静,化解了危机。这一幕,让梁振英对钱老更加敬佩。
香港回归当天,两人并肩而立,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一刻,梁振英看到钱老眼中闪烁的泪光,感受到了这位外交家内心的激动。
此后多年,每当钱老路过香港,都会抽空为香港官员讲课。他深入浅出地分析,让梁振英受益匪浅。
钱老的著作《外交十记》,梁振英更是反复研读,并购买多本赠送友人,将其中的外交智慧视为珍宝。
在梁振英眼中,钱老不仅是一位睿智的领导,更是一位亦师亦友的人生导师。
梁振英闻讯悲痛万分,立即放下手头工作,赶赴北京参加追悼会。
站在灵堂前,梁振英回想起与钱老相处的点点滴滴,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在追悼会上,梁振英与其他中央领导一同缅怀这位外交巨擘。
他们的到来,既是对钱老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尊重。
结语钱老的离去,是一盏明灯的熄灭。但他点燃的外交之火,将永远照亮中国前行的道路。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外交官的智慧、勇气和担当。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舞台上,中国需要更多像钱其琛这样的外交家,以非凡的智慧和胆识,捍卫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参考资料】
1.新华社-2017.05.18-《钱其琛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2.海外网-2017.05.18-《钱其琛遗体告别今日举行 梁振英撰文《怀念钱副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