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女儿在国外结婚生子,蔡畅皱了皱眉:为何非要和外国人结婚?

南书房 2024-08-04 22:11:04

1975年,中央领导人李富春经抢救无效去世。

等他的妻子蔡畅赶到医院时,李富春已经永远闭上了双眼。

蔡畅晚年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道:“未能见到富春最后一面,是我一生的遗憾。”

更令人不解的是,在中央为李富春举行追悼会时,蔡畅却出人意料地提到,李特特不能参加李富春的追悼会,要知道,李特特可是蔡畅和李富春唯一的女儿啊!

这一切,还得从蔡畅的革命生涯开始说起。

一、准备将一生奉献给革命的蔡畅

蔡畅堪称是我党资历最老的女党员之一,她是毛主席好友蔡和森的妹妹,她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是长征路上年龄最大的女红军。

在毛泽东和蔡畅哥哥蔡和森组建新民学会时,蔡畅就在一旁旁听,慢慢得,蔡畅决定跟随毛泽东和哥哥脚步,一起参加革命。

1919年底,蔡畅和母亲、哥哥一起来到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蔡畅认识了周恩来、邓小平等一大批我党领导人,也是在这里,蔡畅认识了她一生的革命爱人李富春。

1923年,蔡畅在法国加入我党。而因为李富春和蔡畅经常一起加入关于中国革命的座谈会,渐渐得,二人对对方越来越有好感。

值得一提的是,蔡畅母亲葛健豪是一位开明的家长,对于蔡畅和李富春二人的自由恋爱,她是大力支持的,1923年初,二人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

同年年底,二人的女儿李特特出生。最初,蔡畅并不想要这个孩子,对于蔡畅这位立志要将一生奉献给革命的女同志来说,革命事业永远排在个人婚姻之上。

在蔡畅看来,孩子出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她的革命工作,于是,她想打掉这个孩子。

不过,在母亲和丈夫的劝说下,蔡畅最终生下了女儿,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为了将一切奉献给革命,蔡畅在生完女儿李特特后,毅然决然地做了结扎手术。

1925年8月,李富春夫妇经苏联回到上海。

1931年年底,在党组织指示下,李富春夫妇来到江西苏区。

蔡畅看到毛泽东,顿时压抑不住情绪地哭了,她想起了惨死在敌人屠刀下的哥哥蔡和森。

毛泽东对蔡畅非常尊敬,看着蔡畅哭了,他安慰着蔡畅,毛泽东指出,这个仇我党是一定会报的。

二、长征路上年龄最大的女红军

在毛泽东推荐下,蔡畅担任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并负责主持妇女工作。

蔡畅是一位革命积极性非常之高的女同志,她多次向女同志们演讲到,我们妇女同志要承担起,家里的劳动和革命工作,这样的工作,同样是很有意义的革命工作。

在蔡畅动员下,苏区妇女同志们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蔡畅主持苏区妇女工作时,她平时打扮就如一个普通妇女一般,她几乎每天都会深入群众,帮助妇女同志做农活,了解妇女同志的想法。

通过蔡畅的革命宣传,苏区民众明白了,为什么我们要参加红军,为什么我们要武装反抗反动派。

不仅如此,蔡畅还和妇女同志们,普及了妇女同志的基本权益,蔡畅让越来越多的妇女同志懂得,妇女解放运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革命运动。

1934年,蔡畅和康克清、贺子珍等人一起踏上了长征之路,她也是年龄最大的女红军。

三、为了革命蔡畅和女儿十几年没见

特别值得一写的是,为了将全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蔡畅将女儿送到母亲身边,可以说,李特特童年时期,基本上是和外婆度过的。

大革命失败后,李特特和外婆回到老家,李特特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家乡上学的。

1938年,党中央安排了一批中央领导人儿女和烈士子女前往苏联学习,李特特就在其中。

1947年,李特特和一个俄罗斯青年瓦里亚结婚。当时,李富春和蔡畅都不知道女儿已经结婚,而瓦里亚父母最初也不同意二人结婚,可是因为相爱,二人还是突破艰难险阻,不顾一切地在一起。

很快,李特特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安德烈。

1948年,蔡畅前往匈牙利去参加一场国际妇女相关的会议。路过莫斯科时,她特意去看了女儿李特特,因为革命事业,母女两人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见面了。

来到女儿李特特家里,看到安德烈,蔡畅眼神动了动,没有说话。

对于母亲,李特特内心要说没有怨恨,那是不可能的,这些年,蔡畅忙于革命事业,二人之间连书信往来都很少。

在得知女儿结婚后,蔡畅皱了皱眉,一会后,二人单独相处时,蔡畅突然说道:“特特,你为何非要和一个外国人结婚呢?”

李特特掉下眼泪说道:“妈妈,你和爸爸忙于革命工作,这十几年我们相处时间实在太少太少,我需要一个温暖的肩膀,瓦里亚对我很好,我愿意和他在一起。”

看着女儿掉眼泪,蔡畅内心也涌起了一丝丝的内疚,的确,她亏欠女儿太多太多了。

临走时,蔡畅给外孙起名为李勇,她希望外孙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勇敢无畏的共产党人。

蔡畅叮嘱女儿,希望她可以尽早回国。

1952年,李特特带着孩子回到了祖国。让李特特无比痛心的是,在她第二个孩子李坚出生后不久,她的外国丈夫背叛了他们的婚姻。

李特特和苏联丈夫离婚后,很快,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国定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李特特为祖国经济建设付出了很多很多。

1975年,李特特得知父亲去世消息后,立即赶回了北京,令人奇怪的是,蔡畅居然拒绝女儿参加李富春追悼会,为这事,聂荣臻元帅出面,都没有让蔡畅改变主意。

据说,蔡畅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蔡畅觉得女儿工作不积极,当然这一切只是传言。不过,李特特还是在家中设了一个灵堂,悼念父亲。

步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退休之后的李特特开始编写父亲李富春的传记,随着对父母的革命事业越来越了解,李特特开始理解母亲对自己的“冷落”,她开始理解母亲。是啊!没有蔡畅这些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哪里有今日之盛世。

0 阅读:29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