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在清朝官场,官员的地位高低全凭品级说话。可就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官场中,却有这样一个特例:各省学政虽然品级不高,却能让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对其毕恭毕敬,就连布政使见了也得礼让三分。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学政大多不过是六七品的芝麻官,高的也就四品而已。按理说,这样的品级在当时的官场上实在算不得显赫,可偏偏就是这样一群"小官",能让位高权重的大员们如此忌惮。
究竟是什么样的特殊身份,让这些品级不高的学政能有如此超然的地位?
一、从督学道到学政:一个特殊官职的诞生说起学政这个官职的来历,还得从明朝说起。当时朝廷设立了一个叫"督学道"的官职,专门管理一省的学校和教育。这督学道说白了就是个道员,和其他分守道、分巡道没什么两样,整天忙得团团转,却地位不高。
可到了清朝,这官职可就不一样了。顺治年间,朝廷特别看重江南、浙江和顺天这三个地方。为啥呢?这三个地方可是出读书人的大省,科举考试的高手一个接一个往外冒。朝廷一琢磨,这么重要的地方,得派个厉害人物去管着。于是就把这三个地方的督学道提了个格,改叫"提督学政"。
这一改可不得了。本来督学道在地方上就是个跑腿的,见了布政使还得恭恭敬敬地行礼。可这提督学政不一样,人家是皇帝亲自派的,见了布政使腰杆子也硬气了。
到了雍正年间,皇上觉得这样不成,有的地方叫督学道,有的地方叫提督学政,乱糟糟的。于是一道圣旨下来,把所有省份的督学道都改成了学政,一下子提高了身份地位。
不仅如此,雍正皇帝还给学政们加了个"钦差"的身份。这可就厉害了,督抚见了学政,也得客客气气的。你想啊,人家是皇上亲自选的,还带着钦差的身份,谁敢得罪?
康熙五十一年,就发生过一件事。浙江布政使魏象枢和学政计六奇起了冲突。这计六奇也是个硬脾气,一状告到皇上那儿。结果魏象枢挨了皇帝一顿训斥,还被降了职。这事在官场传开后,各地督抚对学政更是客气了几分。
雍正九年,江南学政张逊把当地一个不学无术的生员开除了。这生员的父亲是个有钱人,找到了布政使想说情。布政使刚要开口,就被张逊顶了回去:"此乃学政职责,布政使不得干预。"这事后来传到皇上耳朵里,雍正大为赞赏,还特地奖励了张逊。
从此以后,各省学政的衙门都有了自己的关防(官印),和总督巡抚一样。他们上朝廷的奏折,也不用经过督抚转交,可以直接送到京城。这种特权,在清朝官场可不多见。
一个小小的督学道,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让督抚都得给几分面子的学政。这变化说来也怪,可细想想,这背后还真有不少门道。
二、翰林出身:学政的金字招牌要说学政为何能在地方上这般吃得开,还得说说他们的出身。在清朝,能当上学政的人,几乎都是翰林出身。这翰林可不是一般的官,那是要在殿试中考个二甲进士以上才有资格。
康熙三十年,有个叫纪昀的翰林,后来成了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年轻时他就当过江南学政,那会儿去考察学校,地方官员看见他来了,一个个都毕恭毕敬的。为什么?就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位年轻的学政可是翰林院的才子,将来说不定就能当上内阁大学士。
雍正皇帝对学政的选拔特别严格。顺天学政必须从翰林院的侍读、侍讲里面挑,江南和浙江的学政也得是翰林院的高官。就连其他省份的学政,也得是进士出身,还得挂个翰林院编修或者检讨的头衔。
乾隆年间有个趣事。当时的江南学政纪晓岚到一个县城考察,当地知县摆了一桌酒席。纪晓岚刚坐下,就问知县:"你知道为什么我能当上学政吗?"知县赶紧说:"大人是翰林出身,自然当得起这个职位。"纪晓岚笑着说:"不光是翰林出身,还得是皇上亲自点的名。"
这话可不是吹牛。当时朝廷选学政,都是皇帝亲自过目,从翰林院里面挑选。为什么这么重视?因为翰林院是皇帝的近臣,整天在皇帝身边给皇帝讲书、写诗,那可是实打实的"天子门生"。
乾隆十五年,有个叫刘墉的翰林被派去当浙江学政。临走前,乾隆特意召见他,说:"你去浙江,不单是考察学校,也要给朕留意当地的民情。"这番话传出去,当地的大小官员哪个还敢怠慢这位学政?
更妙的是,这些学政任期满了以后,大多都能高升。有的去吏部当侍郎,有的进内阁当大学士。乾隆朝的和珅,年轻时就当过直隶学政,后来一路升到了军机大臣。
嘉庆年间,江西学政钱维城考察学校时,发现当地一个生员很有学问。这生员叫林则徐,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抗英名臣。钱维城写了份奏折,专门表扬了林则徐。这事后来传开了,大家才知道,原来学政还能为朝廷发掘人才。
正因为有这样显赫的出身和光明的前途,各地督抚对学政都得客气三分。谁知道眼前这个学政,将来会不会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样的事在清朝官场上可不少见。督抚们打个哈欠都得想想,万一得罪了这位"翰林学政",以后可有得后悔的。
三、皇帝与学政:独特的君臣关系学政这个官职,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与皇帝之间那种独特的关系。康熙四十二年,江南学政查祥在给皇帝的密折中写道:"皇上派我来此地,不只是为了考校学问,更是为了考察民情。"
这话一点不假。清朝的学政可不是普通的考官,他们都带着一个特殊的身份——钦差大臣。每次上任前,皇帝都要亲自召见,交代一番话。雍正九年,皇帝就曾对新任的浙江学政说:"你到了地方,要多听民间疾苦,把实情报上来。"
学政们办公的地方叫"学政衙门",和一般官员不同,他们的印信叫"关防",这可是只有钦差大臣才能用的。每次去各地考察,地方官员都得按照接待钦差的规格来招待。
乾隆十八年就发生过一件事。山东学政巡视兖州府时,当地知府没有按规矩出城迎接。这事被学政写进了密折,结果那个知府被革了职。从此以后,地方官员见了学政,比见了布政使还要恭敬。
学政们每年都要给皇帝写密折,汇报各地的情况。这些密折不用经过督抚的手,可以直接送到京城。康熙年间,陕西学政发现当地官员贪污赈灾粮食,立刻密折上奏。皇帝看了大怒,派出钦差大臣专门查办此事。
更有意思的是,学政们还经常收到皇帝的亲笔信。雍正七年,皇帝给江南学政写信说:"听说你在苏州发现了几个好苗子,要好好培养,将来可以为朝廷所用。"这样的待遇,就连督抚都未必能享受到。
学政们在地方上发现的人才,往往能得到皇帝的特别关注。嘉庆年间,浙江学政在一次考试中发现了一个叫阮元的秀才,觉得此人学问了得,特意在密折中提到。皇帝看了后特别高兴,还破例让阮元提前参加会试。
清朝皇帝为什么这么看重学政?原来他们都是从翰林院里挑出来的,平日里就在紫禁城里给皇帝讲书、写诗,和皇帝的关系特别近。乾隆就常说:"学政是朕的耳目,他们说的话朕最信得过。"
有这样的特殊关系,学政们在地方上自然腰杆子硬。乾隆二十年,浙江学政考察杭州学校,发现当地一个生员靠关系混进来的,当场就把人赶了出去。布政使想说情,学政直接说:"此事只有皇上才能做主。"布政使听了这话,再也不敢插手。
有了皇帝这样的靠山,学政们在地方上办起事来,谁还敢不给面子?就算是总督、巡抚这样的大员,见了学政也得客客气气的。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学政们会在密折里写些什么,传到皇帝耳朵里。
四、朝堂暗流:学政的政治角色要说学政在地方上的地位,还得说说他们那些不为人知的政治任务。乾隆十五年,湖广学政张廷玉在巡视一所学堂时,意外发现当地知府与商人勾结,私下经营盐铁生意。这事要是换了别的官员,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张廷玉却直接写了密折上奏。
皇帝看了密折后大为震怒,立即派出钦差大臣前往湖广查办此事。这件事之后,地方上的官员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学政不光管教育,还是皇帝派在地方上的"眼线"。
乾隆二十三年发生的一件事更有意思。当时的江南学政在给皇帝的密折中提到,苏州知府不理民间疾苦,还结交当地富商。这事传到督抚耳朵里,可把他们吓坏了。一个小小的知府尚且被学政盯得这么紧,他们这些做大官的岂不是更要小心?
从此以后,但凡地方上有什么大事,督抚都得请学政参加会议。表面上是尊重,实际上是怕学政在密折里说他们的坏话。嘉庆年间就有个趣事,四川总督开会时特意把学政请来,还让他坐在上首。旁边的布政使看了直摇头:"这学政品级还不如我呢,怎么坐得这么高?"
可就是这样品级不高的官,在地方上的权力却不小。乾隆朝的大学士刘统勋年轻时当过学政,他后来说过这样一段话:"做学政的时候,虽然品级不高,但督抚见了都得客气,就连布政使也不敢对我不敬。为什么?就因为我手里有密折权啊!"
这密折权可真是个厉害的东西。普通官员上奏折,得经过督抚转呈,可学政的奏折是直接送到皇帝案头的。道光年间,直隶学政发现当地官员在赈灾时克扣粮食,立刻写了密折上奏。督抚听说这事后,赶紧派人去给学政赔礼道歉,生怕这事闹大了。
学政们除了写密折,还经常被皇帝委以重任。咸丰二年,江西学政奉命调查当地的盐税问题。这本不是学政的差事,可皇帝偏偏要让学政去查。为什么?就因为学政没有地方利益牵扯,说的话皇帝最信得过。
有时候,学政甚至还能参与地方重大决策。同治年间的浙江学政在一次会议上,就直接反对了布政使的提议。按理说,一个四品官怎敢跟三品大员对着干?可学政仗着密折权,说话就是硬气。
正是有了这样的政治角色,学政们在地方上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就连总督、巡抚见了他们,也得客客气气的。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教书先生"的密折里,会写些什么东西上去。
五、争权夺利:学政与地方大员的微妙关系在清朝的地方官场上,学政和督抚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微妙至极。康熙四十五年就发生过一件趣事,江南学政查祥到苏州考察时,当地布政使特意设宴款待。席间,布政使问道:"大人虽是钦差,但教育之事与地方政务总得有个分际吧?"查祥笑着说:"分际自然是有的,但皇上的密旨,布政使大人怕是不便过问。"
这一问一答,道出了学政与地方大员之间那层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表面上看,学政只管考校生员、督察学校,可实际上,他们的权力远不止于此。嘉庆二年,浙江学政巡视杭州府学时,发现当地生员们议论朝政。按规矩,这是知府该管的事,可学政直接拿下了几个带头的生员。
知府听说这事后,赶紧去拜访学政,说这是地方政务,该由地方官处理。谁知学政直接回了一句:"生员不好好读书,却在这里谈论朝政,这难道不是学政该管的事?"这话一出,知府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乾隆年间的江西学政更是有意思。有一次,他发现当地一个秀才家里藏着一些"不该看的书",立即上报巡抚。巡抚觉得这是治安问题,打算自己处理。可学政却说:"读书人的事,还是让学政来办吧。"结果这案子就这么被学政给接了过去。
道光初年,湖广总督想在一所书院里设立新的课程,按说这是教育的事,该由学政做主。可总督觉得自己位高权重,直接下了命令。学政不乐意了,写了份奏折给皇帝,说这事没有请示学政,有僭越之嫌。结果皇帝一道圣旨下来,把总督训斥了一顿。
更有趣的是地方大员对学政的称呼。虽然学政的品级普遍不高,可督抚见了他们,往往称一声"大人"。布政使和按察使更是得毕恭毕敬地叫一声"大人"。这样的待遇,在清朝官场上可不多见。
同治年间的四川学政在给朋友的信中就提到:"虽然是个六品官,可督抚大人见了我,还得客客气气的。有时商议公事,他们还得请我上座。"这话虽然说得轻松,可背后的意味可就深了。
咸丰年间,直隶学政在一次会议上,直接反驳了布政使的意见。按理说,这是很不给布政使面子的事。可布政使不但没生气,反而立刻改口说学政说得对。为什么?就因为大家都知道,学政的话是要传到皇帝耳朵里的。
这样的事在清朝官场上屡见不鲜。督抚们对学政客气,不是因为学政官大,而是因为学政背后有皇帝撑腰。就连地方上的重大决策,督抚们也往往要请教学政的意见。表面上看是尊重,实际上是怕学政在密折里说他们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