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大变革,外迁浪潮下是危机还是转机?

围炉话今朝 2025-01-12 09:44:45

自 2008 年起,中国制造业版图悄然生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似候鸟迁徙,陆续向东南亚、印度等地转移,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与热议。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中国或将步美国、日本后尘,陷入产业空心化困境。事实究竟如何?

面对制造业外迁浪潮,中国又该如何破局,化解其中重重矛盾?

产业外迁:时代浪潮下的必然抉择

从 “微笑曲线” 理论审视,低端制造业处于利润链条底端,恰似 “卖一箩筐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微薄盈利与高投入、高能耗形成鲜明反差。

回溯近百年产业转移历程,历史规律清晰浮现:20 世纪初,英国过剩产能漂洋过海至美国;50 年代,美国传统纺织、钢铁产业花落日本、德国;六七十年代,日德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在亚洲四小龙扎根。

至 90 年代,伴随四小龙腾飞,劳动力成本飙升,产业接力棒递至中国。

如今,中国发展步入新阶段,人均收入提升,劳动力等生产成本水涨船高。资本逐利天性使然,寻求更低成本洼地。

以薪资为例,国内 3100 元月薪岗位,在东南亚,1500 元甚至 1000 元便有人欣然接手。在此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印度等地转移,实属顺应时代大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然而,产业转移绝非毫无隐忧,其最大 “暗礁” 便是产业空心化。

美国作为前车之鉴,疫情冲击下,口罩、防护服等基础物资供应捉襟见肘,凸显空心化弊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根基,一旦根基不稳,经济大厦将摇摇欲坠。

中国国情特殊,与美日等国产业升级路径迥异。美日在手握高端产品 “利器” 后,从容淘汰落后产能。而中国当下高端制造业盈利集群尚未成型,产业升级仍在路上。

这意味着,一方面,大量高收入、稳定岗位稀缺,民众求职艰难;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如山,低端制造业虽薪资微薄,却承载着海量就业需求,现阶段仍难以割舍。

“十四五” 规划明确提出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足见制造业于中国经济的关键地位。

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偏低,与民众日益增长的收入期望背道而驰,矛盾尖锐凸显:低端制造业若持续外迁,就业如何保障?

若强行挽留,国民收入提升又从何谈起?

破局之路:探索前行的中国智慧

看似两难困境,实则暗藏生机。

关键在于精准拿捏制造业外迁与产业升级的平衡点,中国已在探索途中踏出坚实步伐。

区域协同成为破题一招。以富士康落户郑州为例,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渐显 “廉颇老矣” 的低端制造业,在中西部地区却可能是 “香饽饽”。

国家顺势引导,推动低端制造业西进,既为产业升级的东部地区拓展空间,又为中西部送上就业 “及时雨”。

省内产业重新配置亦同步发力,让不同区域各得其所,携手共进。

疫情意外成为 “神助攻”。2020 年疫情突袭,全球供应链 “断链” 危机频发,东南亚、印度等地工业体系瘫痪,交货延迟、工人罢工、质量滑坡等乱象丛生。

反观中国,凭借防控得力,率先复工复产,全球订单纷至沓来,制造业外迁之势暂缓。

更具核心竞争力的是中国产业集群优势。尽管人力成本高于东南亚、印度,可生产全程考量要素繁杂。在中国,原材料供应、生产组装、零部件销售等环节紧密协同,构筑起庞大完善的制造业生态。公路、铁路织就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运输便捷高效,厂商沟通无间,成本层层压缩。反观产业外迁,运输、沟通成本飙升,交付延误风险骤增,外资企业因而对中国 “情有独钟”。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潜在挑战。印度、东南亚等地区虽暂难撼动中国产业链地位,但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一旦提升民众教育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未来竞争压力不容轻视。

中国制造业正处关键十字路口,外迁压力与升级重任并肩。

但机遇与挑战从来共生,只要把握时机,精准施策,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平衡区域发展,中国制造业必将在全球经济浪潮中稳立潮头,书写全新辉煌篇章。

文本来源@知有论online 的视频内容

1 阅读:156

评论列表

吃咸梅干变超人

吃咸梅干变超人

3
2025-01-12 12:54

什么叫外迁?别人只是去其他国家办分厂而已

用户16xxx16

用户16xxx16

1
2025-01-12 12:49

围炉话今朝

围炉话今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