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的?

小小的橘子 2025-03-26 14:55:58

1627年8月的时候,大明王朝沉浸在深深的哀伤里。年轻的明熹宗皇帝朱由校因病去世,没留下什么办法,只能把国家大事交给了他的亲弟弟,更年轻的信王朱由检。朱由检,后来被人们称为崇祯皇帝,就这样接过了重担。

崇祯皇上接手的大明王朝,那叫一个乱摊子,官员们贪腐成风,老百姓过得那叫一个苦,国库里头空空如也,关外还有一堆异族盯着富庶的中原,瞅准机会就想扑上来。这些事儿全堆在崇祯皇上这年轻肩膀上,让他愁得不行。

明熹宗除了给崇祯皇帝留下一堆朝政乱摊子,还整出个棘手事儿——那就是年轻又好看的张皇后。她因为兄弟相继登基的特殊情况,没法当上太后。这下可难为了崇祯皇帝,他作为张皇后的小叔子,得想个法子安置这位才21岁的皇嫂,这可怎么办呢?

【天生丽质,被选入宫】

明朝选妃的方式真的挺特别,跟其他朝代都不一样。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避免外戚干预朝政,定了个规矩,说皇后得从普通老百姓家里挑。因此,好多朝代的皇后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张皇后也是这么来的。

张嫣被大家称作张皇后,她来自一个普通家庭,老爸张国忠没啥名气,老妈又走得早。作为家里的老大,张皇后从小就挑起了大梁,不仅把家里收拾得利利索索,还把弟弟妹妹们培养得特别出色。

这事儿让张皇后在老家赢得了挺棒的口碑,所以明熹宗要从老百姓里挑皇后时,当地的官员就把张皇后的名字给报上去了。那时候,和张皇后一起,总共有五千多个姑娘被挑出来选秀,可张皇后却毫不费力地站了出来,让明熹宗就认定了她,非要娶她不可。

张皇后长得漂亮,气质又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史书上都夸她,说她脸蛋儿像观音菩萨,眼睛跟秋天的水一样,皮肤白里透红,还像朵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芙蓉。虽说老一辈常说娶老婆得找贤惠的,可明西宗这位年轻的皇上,哪能不喜欢这么美的姑娘呢?

宫里的太妃们起初因为张皇后长得太出众,心里头还有点犯嘀咕。但跟张皇后打上几次交道后,她们发现这女子啊,长得美是美,可一点不妖不媚,也不轻浮。她眼神清澈,待人接物谦逊又宽容,实实在在是个贤惠端庄的好女子。

公元621年那会儿,张氏正式成了皇后,明熹宗这位年轻皇帝特别宠爱她,特意为她办了个超大的册封大典,排场比之前的皇后们都要大得多。所以,大臣们也都看皇帝的脸色行事,纷纷给皇后送上了好多值钱的礼物。

另外,明熹宗不光给张皇后的老爹升了官,赏了座大房子,还把张皇后的几个弟妹都接到了京城。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常进宫看看张皇后,让她在宫里不那么想家。

明熹宗对张皇后特别关照,张皇后心里头也是满满的感激。他们俩刚新婚不久,感情好得不得了,一天天升温。那时候,张皇后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明熹宗跟她整天形影不离,亲密得就像一个人似的。

这时候的张皇后可谓是风光无限,坐上了皇后的宝座,成了整个国家的主母,她的家族也跟着沾光,享受着无上的荣耀。皇上老公对她宠爱有加,让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圆满了。但她压根没察觉到,真正的麻烦正在悄悄靠近。

【刚正不阿,遭陷流产】

明朝那会儿,宦官掌权成了个大麻烦。到了明熹宗当皇帝的时候,这事儿更是闹得不可收拾。明熹宗一门心思全在木匠活上,对朝廷大事压根儿不上心,结果朝廷的大权就落到了魏忠贤手里。魏忠贤和明熹宗小时候的奶妈客氏勾结到一块儿,把朝廷里里外外都攥得死死的。

明熹宗挑皇后那会儿,魏忠贤本想推自己侄孙女上位,可明熹宗一眼就相中了长得超美的张掖,对魏忠贤那侄孙女完全不感冒。魏忠贤心里那个气啊,可明熹宗是他老大,他也不敢咋样,只能把一肚子火撒在张皇后头上,老在后宫给她找不痛快。

而且以前后宫的大权都掌握在魏忠贤和他的同伙客氏手里,明熹宗特别亲近和信赖这位乳母,总让她地位比后宫其他人都高。但张皇后这个正牌的皇后一进宫,客氏的地位就大不如前了,因此她对张皇后是恨得要命。

因此,这两人没多久就联手对抗张皇后了。魏忠贤在朝廷里到处传假话,说张皇后其实是死刑犯孙二的女儿,张国忠是受人之托才把张皇后当成亲生女儿养的。说白了,张皇后的出身不好,压根儿没资格当皇后,统领后宫。

这个谣言传得绘声绘色,让不少大臣都上了心,纷纷上书明熹宗,要求他好好查一查皇后的来历。可这回,明熹宗倒没犯糊涂,表现得挺明白事理。他完全信任自己的皇后和岳父,干脆下了命令,禁止所有人再嚼这没影儿的舌根。这样一来,魏东贤的如意算盘可就打错了,他的计划直接泡汤了。

这事儿传得沸沸扬扬,张皇后在后宫不可能不知道。她心里明镜似的,肯定是魏忠贤和客氏在捣鬼。本来,张皇后就对这两人独揽大权不满,对他们一直爱答不理的。这事儿一出,张皇后更是恨得要命,三天两头地跟明熹宗告他们的状,让明熹宗赶紧把他们的权力给夺回来。

明熹宗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是他深爱的皇后,另一边是他离不开的仆人。他只能尽力在两人之间周旋,缓和他们的矛盾。但魏忠贤和客氏感到了危机,因为以往只要有大臣告他们的状,明熹宗都会火冒三丈。而现在,面对张皇后时,他却只是敷衍了事,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不祥之兆。

更让夫妻俩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是,张皇后没过多久就查出有了身孕,御医看过后说多半是个男孩。想想明熹宗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儿子,要是张皇后的孩子能平安生下来,那就是明媒正娶的正宫娘娘生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嫡长子,理所应当的太子,以后是要继承大统当皇帝的。

张皇后独自一人就让明熹宗这么着迷,如果她将来生下龙子,明熹宗肯定会更加宠爱她,到那时,他们两个下人可就惨了。而且,老朱家的几位皇上都没活多久,万一明熹宗也早早走了,张皇后成了太后,哪还会顾及他们的死活?

因此,不管怎样,张皇后肚子里的孩子都必须去掉。客氏在宫里摸爬滚打多年,根基牢得很,哪是张皇后这个新入宫的人能比的。她买通了张皇后身旁的医女,让她在给张皇后推拿时动手脚,张皇后不懂医,当时一点都没察觉,客氏的诡计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得逞了。

按摩完没多久,张皇后肚子就开始疼得要命,整晚都在受苦,最后生下了一个全身发紫的死婴。这次小产让她身体大受损伤,张皇后也因此失去了再当妈妈的机会,之后再也没能怀上孩子。

张皇后平时身子骨挺硬朗,怀孕那会儿也照顾得很好,可没想到孩子说没就没了。她心里头有数,这事儿八成是魏忠贤和客氏搞的鬼。但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她也只好先憋着这口气,找机会再给他们好看。

【当机立断,稳定朝局】

明熹宗对张皇后挺有好感,不过魏忠贤和客氏是从他小时候就陪在身边的,因此他对这两人也有着不浅的感情。张皇后为了让明熹宗明白些什么,就特地挑他来看自己的时候读《赵高传》。赵高嘛,那可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坏太监,秦朝差不多有一半就是被他给搞垮的。张皇后读这本书,意思已经摆得很清楚了。

明熹宗其实心底里不想动魏忠贤和客氏,所以当张皇后一再逼问时,他还是跟往常一样,笑着敷衍过去。但张皇后现在对这两个人是恨得牙痒痒,哪会这么容易就放过他们?她隔三差五就跟明熹宗念叨,要他亲近贤臣,远离小人,特别是别让宦官插手朝政,免得像秦朝那样乱套。

这事儿可闹大了,魏忠贤和客氏气得不轻。为了找回场子,魏忠贤从宫外弄来一堆漂亮姑娘,想分散明熹宗对张皇后的宠爱。但明熹宗这人吧,美女他是喜欢,可心里最爱的还是那个温柔贤惠的张皇后。所以,张皇后的位置,从头到尾都坐得稳稳当当。两边就这么斗来斗去,真是精彩极了。

不过两边还没斗出个结果,年轻的明熹宗就因落水后高烧一直不退,结果就这么早早去世了。他去世时还没留下儿子,所以皇位就自然传给了他弟弟信王朱由检。朱由检从小接受儒家教育,对那个掌权的宦官魏忠贤,是打心底里不喜欢。

魏忠贤心里明白,一旦朱由检当上皇帝,他准没好果子吃。所以,他拼尽全力阻拦朱由检进宫,甚至还从宫外弄来两个大肚婆,跟明熹宗撒谎说她们怀的是皇家的种。他想着,皇位嘛,还是得让自家的儿子来坐才安心。明熹宗一听这话,心里直痒痒,立马就找张皇后商量,想着换个继承人。

张皇后一眼就看穿了魏忠贤的阴谋,她立马跪下,恳求明熹宗别轻易动摇国家的根基。身为后宫的掌权人,她从未在宫里见过那俩怀孕的女子,因此她们肚子里的孩子着实让人生疑。再说了,就算这俩娃真是明熹宗的骨肉,可俩孩子还没出生,是男是女、聪明还是愚笨都不知道,咋能让他们来继承皇位呢?

张皇后那话说得直戳要害,一下子就让明熹宗从冲动中清醒过来。他马上让人去查那两个女子的来历,结果真的查出了问题。这下明熹宗不含糊了,立刻派人去请信王朱由检,打算把皇位让给他。可朱由检一听这消息,还以为明熹宗在试探他呢,吓得根本不敢接受。

就在俩兄弟僵着那会儿,张皇后从屏风后头冒了出来,跟朱由检说:“皇上现在情况不妙,你要是还一个劲儿地拒绝,怕是要出大乱子,你还在琢磨啥呢?”朱由检一听这话,心里头咯噔一下,这才琢磨过味儿来,皇上是真的想把皇位交给他。于是,他立马下了旨意,感谢皇上的恩典。

明熹宗现在快不行了,他最牵挂的就是张皇后。这位才21岁的皇后,连个孩子都没生下,他一想到自己走后,她的未来就一片黯淡,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因此,明熹宗眼含泪光,紧紧抓着朱由检的手说道:“皇后陪了我七年,总是直言不讳地提醒我,让我收获不少。往后她年纪轻轻就要守寡,实在叫人心疼。你得好好对待皇后。”

朱由检眼里泛着泪花点了点头,张皇后同样哭得停不下来。

【气节出众,殉国而亡】

明熹宗驾崩后,朱由检接过了皇位,成了崇祯帝。他一直没忘对哥哥的保证,对张皇后特别敬重。但话说回来,怎么安顿好张皇后,还真让他挺头疼的。

张皇后乃是朱由检的兄嫂,这样一来,朱由检自然没法封她为太后。可朱由检自己已经有了皇后,要是还让张皇后占着皇后的头衔,那肯定会被天下人议论纷纷。毕竟,年轻的寡妇嫂子和小叔子,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会让人觉得不对劲儿。

想了好一阵子后,朱由检决定给张皇后一个新的封号,叫“懿安皇后”,并且安排她住到北宫一个超级豪华的宫殿。他时不时派人去瞧瞧张皇后过得咋样,还让自己的老婆周皇后去陪陪她,免得她年纪轻轻的就因为老公没了而太伤心。

另外呢,朱由检不光给张皇后的老爹升了官,还给了张皇后的俩弟弟官职,这全都是因为张皇后的关系。张皇后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自己家人沾了光,所以她对小叔子朱由检特别感激,老让周皇后帮忙跟朱由检道谢。

但这种安宁和谐的日子没过多久就变了样。崇祯皇帝上台后,确实是想好好治理国家,可他从来没学过怎么做皇帝,治国方法太生涩。加上老天爷也不帮忙,自然灾害一个接一个,结果大明王朝很快就乱成了一锅粥。

1664年3月18日那天,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的队伍打进了北京。崇祯皇帝知道自己跑不了了,就铁了心要和国家共存亡。不过,在这之前,他挺担心后宫的那些女人们会遭到叛军的欺负,所以就让人给她们送去了白布条和毒药,让她们能保住自己的清白和脸面。

后宫里的女人们乱成一团,有的主动提出要为国捐躯,有的则打死也不肯。场面乱糟糟的,但张皇后却显得格外镇定。国家没了,家也没了,她身为皇后,誓死不愿屈辱地活着。于是,她二话不说,拿起一条白布就上了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张皇后的命运真的很惨,她因为那些嚣张的阉党,连当妈的机会都没了。她眼睁睁看着朝廷被这些人搞得一塌糊涂。她满心期待的崇祯皇帝也没能扭转乾坤,她的国家和家族就这么没了。她受不了这打击,最后只能和大明一起灭亡。这种骨气,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