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害怕的,不是嫦娥六号成功回家,而是中国年轻的科研团队

大核世界 2024-06-27 12:57:08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大核有料

编辑|大核有料

就在昨天下午,嫦娥六号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征程后,终于带着珍贵的月球背面的土壤样本,成功降落在我国境内的预定区域内。

这也意味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从月背面采样并成功返回的国家,这无疑是我国太空探索历史上又一里程碑事件。

可就在我国民间对此感到欢欣鼓舞的时候,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人却表现得异常焦虑。

他们害怕的并非仅仅是中国在对月探索上取得的突破,更多的是对我国年轻且充满活力的航天科研团队的深深忌惮。

这支平均年龄仅33岁的团队,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少年强则国强"。

要知道的是,历史上美国就曾针对我国航空探索事业作出过种种阻拦,而如今,事实证明,科技封锁不住中国人的决心!

美国的太空封锁政策

回顾历史,美国曾多次试图阻碍中国的航天发展。

从1993年"银河号"因为没有导航,在海上无助漂泊,到1994年关上我国想探索空间站的大门,再到2011年一纸"沃尔夫条款"禁止和我国航天展开合作,美国一直在试图遏制中国的航天事业。

事实上,美国的这种封锁政策行为,恰恰表现出来的,就是他们对中国快速崛起的恐惧和不安。

可结果证明,他们的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达到其目的,反而激发了我们骨子里不服输的斗志,更加坚持自主创新的决心。

正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中国航天人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

从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到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再到2007年嫦娥一号开启中国的探月之旅,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

2020年,北斗导航系统取得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已经能够与美国GPS系统比肩,同年,中国又火速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

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成为继国际空间站之后,人类在太空中的又一个家园。

如今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功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这也预示着,美国人的封锁美梦就此成为泡影。

年轻的中国航天团队

让美西方国家难以接受的是,在达这一项项伟大成就的背后,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科研团队。

相关资料显示,嫦娥探月团队的平均年龄仅33岁,天眼FAST团队平均年龄约30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不超过31岁,天宫载人航天团队平均年龄32岁。

一个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在2020年的嫦娥五号任务中,我国第一位太空女指挥员年仅24岁!

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航天科研团队平均年龄普遍在50岁左右,这种鲜明的对比,凸显出中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充满活力的优势。

年轻的科研团队不仅意味着更长的职业生涯,更代表着创新思维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这正是西方国家所担忧的:中国不仅在追赶,而且正在某些领域实现超越,并且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

西方的担忧与反应

相比之下,美国如今的航天局势却显得不容乐观,远的先不说,就最近发生的波音“星际客机”载人计划来说,在国际社会上可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这是因为,在载人发射前,NASA再检查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了氦气泄露的问题,可就算这样,美国方面还是选择继续发射,结果就尴尬了。

6月15号飞船发射,原本计划在14号就返回地球的两名宇航员,却因为故障再三推迟,到现在预计返回时间已经推到了7月份,他们到底还能不能回来,这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就算两人最终还是平安返回地球,但对NASA来说,却算不得什么胜利,毕竟被他们封锁、打压的中国风头正盛,反倒是自视清高的美国人,连接宇航员回家都成了问题。

说出来到底尴尬的是谁,自然不言而喻。

同时,在面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的反应可以说是既焦虑又矛盾。

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又试图寻找各种理由来贬低这些成就的意义。

美国居然恬不知耻地表态,称不禁止中国向其赠送月壤样本。

可事实是,如今这事儿的主动权早就来到了中国手中,美国态度的转变,反映了他们想在太空领域独霸全球的美梦将不会再成为现实。

相比之下,我国并未将登月和探月仅仅视为科技争霸的舞台,而是着眼于更长远的目标,甚至还在这次嫦娥6号升空之际,带上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卫星。

不仅如此,我国公布的一系列配套规划,包括围绕月球建立通讯系统、月球到地球的中继卫星系统、在月球上的导航系统,以及逐步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等。

这些都在表明,中国正在为未来的深空探索和资源利用做准备。

中国对"种地"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兴趣,早日实现在月球上“种地”更是成了网友们的一种执念。

玩笑归玩笑,但这也说明,我们的战略可不仅着眼于科技进步,更考虑到了未来人类在太空中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这种前瞻性的思维和规划,正是我国探索太空取得丰硕成果的关键所在。

结语

如今我们所取得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中国航天事业新的起点,面对西方国家的围堵、封锁和抹黑,我国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回应。

无数事实证明,我们不追求科技霸权,而是致力于为人类探索宇宙、和平利用太空作出贡献。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战略规划和持续投入,更得益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辛勤付出。

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科研人员,是他们用砥砺前行,不断突破,用汗水书写着中国航天的新篇章。

未来,随着这些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和进步,我国航天事业只会越来越好,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抹黑,终将不攻自破。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航天将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

川观新闻:

澎湃新闻:

中国经济网:

新华社:

新华网:

观察者网:《“沃尔夫条款”之下,NASA被曝罕见申请研究嫦娥五号月壤样本:太独特》2023-12-01

0 阅读:0

大核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