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制内的这些年:人到中年,未获提拔,是福是祸?

在体制内的这些年:人到中年,未获提拔,是福是祸?

这是冬冬冬的第94篇原创文章

大家好,我是冬冬冬,一名体制内乡镇事业编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乡镇的经济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见过太多体制内的风风雨雨,也经历了不少人生的起起伏伏。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体制内乡镇工作人员的那些事儿,特别是当我们步入中年,却还未获得提拔时,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首先,我得承认,体制内的工作有其独特的稳定性和保障性,这也是许多人选择体制内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乡镇,我们每天面对着最基层的群众,处理着最琐碎的事务,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成就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看到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被提拔重用,而自己却依然在原地踏步时,心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复杂的情绪。

一、精神层面的“煎熬”

在体制内工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或许就是那份精神上的“煎熬”。每当参加聚会,看到当年一起入职的同事,如今有的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而自己却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那种落差感确实让人难以释怀。尤其是当那些曾经不如自己的人,如今却比自己混得更好时,那种懊恼和自责更是难以言表。

不仅如此,体制内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干部年轻化。大量的年轻人被提拔重用,他们充满活力、干劲十足,给工作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作为“老一辈”的我们,如果45岁了还是个“小喽啰”,很容易就会遇到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年轻人当自己的领导。这种时候,如果心态调整不好,很容易就会产生自卑和抵触情绪。

二、现实层面的“打击”

除了精神上的打击外,体制内不被提拔重用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在乡镇工作,人脉圈子相对较小,但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单位里混不起来,没有职务的话,就意味着人脉圈几乎没有。这样一来,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比如孩子上学、父母住院等,就很难找到可以求助的人。

而且,虽然体制内当了领导后工资提高的不是很多,但那份额外的收入却能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乡镇这种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地方,那份额外的收入或许就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宽裕一些。然而,如果我们一直不被提拔重用,那份额外的收入也就无从谈起,生活压力自然也会增大。

三、自我价值的“迷茫”

在体制内工作久了,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自我价值的迷茫感,如果一直得不到提拔重用,就会让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迷茫感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还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在体制内工作就一定要追求提拔重用。毕竟,每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道路都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更适合在基层默默奉献,有的人则可能更适合走上领导岗位。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提拔重用这个问题。

四、调整心态,寻找出路

面对体制内不被提拔重用的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和成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寻找出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拓宽自己的人脉圈子和社交圈子;我们还可以尝试寻找一些副业或者兼职机会,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

结语

在体制内工作一辈子不被提拔重用,到底是不是福气?这个问题恐怕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体制内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所在。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体制内乡镇事业编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也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