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末,28家披露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中,16家增员、12家减员,打破“银行集体瘦身”的刻板印象。
增员先锋:国有大行成主力军,工商银行虽连续9年减员仍保有41.5万员工,邮储银行三年科技投入超272亿元带动人才储备减员典型:部分股份行加速“机器换人”,某头部股份行柜员数量三年缩减37%,ATM替代率达82%结构裂变:金融科技岗需求激增300%,传统风控、柜面操作岗缩减超25%(数据来源:银行业协会)净增减平衡点=科技投入增速(15%)网点关闭速度(8%)净增减平衡点=科技投入增速(15%)网点关闭速度(8%)
这个公式揭示:每关闭1%的物理网点释放的人力成本,需匹配2%的科技投入才能实现人才结构再平衡。

1. 数字铁军崛起
邮储银行组建万人级“数字员工”团队,但同步扩招AI训练师、区块链工程师杭州银行“关键人才储备计划”锁定量化交易、跨境金融专才,年薪溢价达40%2. 区域争夺战升级
成都银行县域网点增员23%,客户经理人均管户从500人降至300人(精细化服务指标)沪农商行社区金融专员扩编15%,配套“15分钟生活圈”战略3. ESG人才争夺白热化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团队三年翻倍,碳核算师成稀缺资源某大行设立“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驻村专员享受职级晋升绿色通道三、减员真相:刀刃向内的“数字化手术”1. 物理网点大撤退
2024年银行业关停网点超3800家,相当于每天消失10个网点智能机具替代率突破75%,某城商行现金柜台交易量暴跌90%2. 中台革命进行时
信贷工厂模式压缩审贷环节人力50%,AI辅助决策覆盖80%小额贷款某股份行集中运营中心取代23个省级分行业务处理部,减员超2000人3. 残酷的“35岁现象”
某大行基层员工平均年龄从42岁降至38岁,35岁以上员工主动离职率攀升至18%数字化考核工具实时排名,末位5%强制进入“回炉培训计划”四、银行职场新秩序:铁饭碗锈蚀后的生存法则1. 技能迭代速度倍增
客户经理人均掌握3.2个数字化工具(2020年仅1.5个)某农商行设置“无人机放贷技能认证”,山区信贷员持证率超60%2. 复合能力成硬通货
“金融+科技”双背景人才薪酬溢价达53%某股份行理财经理淘汰标准:连续两季度未通过“AI投顾协同能力”考核3. 职场代际冲突显性化
Z世代员工离职三大主因:指标压力(45%)、晋升缓慢(32%)、技术工具落后(23%)某国有行试点“00后管培生反向导师制”,老员工向新人学习直播获客技巧五、终极拷问:十年后的银行还需要人类吗?乐观派:麦肯锡预测2030年中国银行业将新增120万科技岗位悲观派:波士顿咨询警告基础岗位淘汰率或达40%颠覆变量:量子计算可能3年内重构风控体系,大模型或将替代80%文字工作人类价值系数=创造性决策标准化操作×情感交互权重人类价值系数=创造性决策标准化操作×情感交互权重
当算法接管99%的交易决策时,剩余1%的复杂并购谈判、家族信托定制等“高净值服务”将成为人类最后的堡垒。
讨论话题#银行工作还算铁饭碗吗?##你会让孩子进银行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