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无数家长都在探寻着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最近读了汪中求老师的《解码中国式家庭教育》,书中关于 “做一个低姿态的家长” 的观点,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很多家长困惑的内心深处。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里,家长往往被赋予了绝对权威的角色。“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这些话语耳熟能详。家长习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将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强行灌输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汪中求老师在书中指出,低姿态的家长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家长放下身段,以平等的视角与孩子交流时,孩子会感受到被尊重,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比如,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回到家向家长倾诉。高姿态的家长可能会直接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要学会坚强。” 而低姿态的家长则会耐心倾听,然后温柔地问:“听起来你真的很委屈,愿意和我说说具体发生了什么吗?” 两种不同的回应方式,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截然不同。低姿态的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这会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做低姿态的家长,还意味着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能会因为情绪不好而错怪孩子。这时,如果能放下所谓的 “面子”,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宝贝,刚才是妈妈 / 爸爸不对,不该冲你发脾气,能原谅我吗?” 这不仅不会损害家长的权威,反而会让孩子看到家长的坦诚,从而更加信任家长。
书中还提到,低姿态的家长善于向孩子学习。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孩子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很多,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见解可能超过了家长。家长不妨虚心向孩子请教,比如学习使用新的电子产品、了解流行文化等。这不仅能让家长跟上时代的步伐,还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
《解码中国式家庭教育》让我们明白,做一个低姿态的家长,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勇气。它需要家长放下固有的架子,用心去感受孩子的世界,用爱去陪伴孩子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亲子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固的桥梁,让家庭教育更加和谐、美好,让孩子在充满尊重和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