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不信!这些是藏在身边的美国货,看看你家中招没?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4-12 12:10:46

近日,随着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甚至高达100%以上。

面对美方的无理打压,国内民间抵制美货的呼声日益高涨。

然而,当我们义愤填膺喊出口号时,可曾想过,究竟哪些是美国货?

或者说,我们真的离得开美国货吗?

环顾我们的日常生活,你会惊讶地发现,美国品牌早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且不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巨头,旗下拥有雪碧、芬达、美年达、七喜等众多饮料品牌,早已垄断了中国饮料市场。

还有宝洁公司霸占了中国日化用品半壁江山,海飞丝、潘婷、飘柔、沙宣等洗发水,佳洁士牙膏,甚至女性用的护舒宝,通通都是宝洁的。

强生公司旗下也有众多国人熟悉的品牌,如大宝、露得清、可伶可俐、婴儿系列产品等。

女士们和小孩子最爱的哈根达斯冰淇淋、德芙巧克力、奥利奥饼干、士力架、箭牌口香糖等休闲食品,分别隶属于通用磨坊、玛氏、亿滋等美国食品巨头。

徐福记、银鹭八宝粥也早已被雀巢公司所收购。

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等汽车品牌,都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前段时间当网上喊着要抵制美货时,很多人在黄记煌里吃着肉,用手机发帖要把苹果赶出中国,殊不知黄记煌就是百事可乐的品牌。

反而呼声最高的苹果手机,虽然是美国品牌,但其实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

更令人心痛的是,一些原本属于中国的品牌,也纷纷被美国资本收购:

相信不少细心的粉丝已经看到了,大宝,这个伴随几代中国人成长的国货之光,竟然在2008年被美国强生公司收购。

哈尔滨啤酒,中国第一桶啤酒的诞生地,如今也已是美国百威旗下品牌。

中华牙膏,从名字上看是地道国货,但其实是英荷合资的联合利华公司的品牌。

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中国品牌,如今纷纷成为外资品牌,不得不令国人扼腕叹息。

而美国资本的触角,早已伸向了方方面面,从洗发水到饮料,从零食到汽车,美国品牌无处不在。

面对美国品牌的全面渗透,我们除了惊讶,是否也有些惶恐?

然而,正如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制造一样,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脱离他国而独立发展。

我们要抵制的,是那些来自美国的消费品牌,尤其是在华投资建厂、售卖产品获利的美国企业。

但对于那些虽然贴着美国标签、但是在中国生产制造的产品,如苹果手机,我们或许无需过于排斥。

因为它们在华投资建厂,解决了大量就业,为中国创造了税收,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我们更应该反思,为何美国品牌能够在华如此猖獗?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民族品牌在全球竞争中还不够强大。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可口可乐、宝洁等美国巨头,也都是从小做起,一步步发展壮大的。

我们要学习它们成功的经验,同时汲取它们侵略扩张的教训,把民族品牌做强做大。

中美贸易战,不仅让美国品牌在华日子不好过,也让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他们不得不面对因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

这引发了美国民众的强烈不满,2018年4月,美国多地爆发了上千场反对加征关税的游行示威。

由此可见,贸易战损人害己,没有赢家。

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的艰难复苏,中美更应该携手合作,互利共赢,而不是逆全球化潮流而动,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开放,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

只有国家间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是美货还是国货,我们都要理性看待,在自由选择的同时,更要爱惜和呵护民族品牌的生长。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196

评论列表

开心每一天

开心每一天

1
2025-04-12 18:51

中国生产的就是中国货。那些都是全球化公司,股民全球化的,你也可以拥有要,只要买它股票。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