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古建筑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每次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非遗文化活动时,如果遇上对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作出积极贡献的人物时,对于那些让我敬仰的文化工作者,我都要努力记住他。
袁小军这个名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017年的6月2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高小屯村的广场上,我拍摄由马投涧镇文化站组织的群众业余文化演出活动时,我们还是初次见面。
袁小军,男,大专,中共党员。自1988年2月至2021年9月,袁小军一直担任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文化站长,在基层文化部门工作长达三十多年。他是国家一级摄影师,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马投涧镇地处太山丘陵向东部平原的过度地带,上百年的老石桥、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在村子里藏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袁小军这个基层的文化站长,在日常工作中就非常重视挖掘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砖头上的雕花、石头上刻的字画,都是他研究关注的内容。
在袁小军的考古发掘和上级文化部门的多方努力下,大屯村一座沉寂了400余年,单孔净跨9.8米、全长20.4米的石拱桥,以其独特、精美的通体雕刻艺术,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马投涧镇大屯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清代重修的彰善桥,河南省现存的单孔净跨最大的古代石拱桥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以及时修缮和保护。
马投涧镇上毛仪涧村里有多座明清老宅院,在这里能够看到四梁八柱、明三暗五、墙倒屋不塌等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经常有外地的古建筑爱好者和骑友、驴友来村参观这些古建筑,而绝大多数人都把这些古建筑当成稀罕物件儿看,而袁小军却将它们当成宝藏进行研究。
袁小军说,建筑的创作之源是生活、是文化,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村子里的孙氏旧宅原是明末清初为避战乱从京城迁来的宫廷御医孙氏所建,孙氏家族定居上毛仪涧后,行医看病、治病救人,逐步发展成了大户人家,陆续建起了五座三院九门拱照的宅院。在袁小军的调查走访和积极申报下,2006年,上毛仪涧孙氏民居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付出,力量总是有限的,袁小军从办文化站伊始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袁小军在全镇44个村庄建立了文化协管员队伍,组建了业余文化演艺队伍45支,利用农闲、节日,开展健康向上、具有本村特色的文化活动。
马投涧镇大屯村70多岁的文化协管员何玉仁是一个爱说、爱笑、爱唱、爱跳的老文化人,他说村子里的群众都希望有时间多参加文化活动。老何介绍,组织村民参加文化活动培训、演练,既要解决道具太少、排练场地不够的困难,还要保障文化活动的安全,这些最辛苦的还是军的(袁小军)呀!
李葛涧村文艺演出的服装道具不够用,村里文化协管员组织大家自己动手制作,用海绵缝制猪八戒美美,猪八戒背媳妇、挎竹篮时的道具。李家窑村的文化演艺队演唱曲剧《卷席筒》小苍娃选段,群众演员小苍娃戴的刑具枷锁,是村民用方便面纸板剪成的,既省钱又方便。
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为了改变文化站的条件,袁小军多次自掏腰包去市里的文化市场购买二手图书,他还购买了一辆二手汽车走村串户为腿脚不便的村民送书。为了支持热爱诗歌创作的农村青年四毛,袁小军坚持十多年将免费借阅的图书送到四毛手中。四毛,原名王金光,马投涧镇王二岗村居民,二级肢体残疾,仅靠右手食指操作电脑键盘写作。2015年8月份,河南人民出版社于出版了王金光的《四毛手稿》诗集。
在龙安区马投涧镇,优秀传统文化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村民,承载着希望,蕴含着生机,造就着乡村文化自信,助推了乡村振兴。在基层文化站坚守了三十多年的袁小军用赤诚的心对待文化工作,他和他工作的文化站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等荣誉。袁小军,2008年被河南省文物局评为全省优秀文物保护员,2010年被市文化局评为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先进个人,2011年被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贡献奖,2015年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百佳文化能人,2015年10月被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工作委员会评为“艺德标兵”称号。马投涧镇文化站,2008年、2009年被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农家书屋、先进集体,2010年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2013年、2017年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先进综合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