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欢迎您踏入这片历史的圣地——殷墟博物馆。这座新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洹水之滨,与对岸的殷墟宫庙遗址交相辉映。它不仅是我国首个全景式展现商代辉煌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更是连接我们与3300多年前商代社会文明的桥梁。
提及商代,大家或许首先想到的是那神秘的甲骨文和精美的青铜器。然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还曾出土过一种同样闪耀着历史光芒的珍贵文物——商代武器。这些武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繁多,成为商代青铜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戈铁马,商周时期的“金”特指青铜,而铜戈便是那“金戈”,它是商代战场上常见的武器之一,其锋利的刃口和坚固的木质柄,共同构成了战场上致命的钩杀利器。
除了戈这样的近身格斗武器,商代还有远射武器如箭镞、弹丸等,它们同样在战场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夏商时期,王室纷争频繁,《文选·西京赋》中描述的“殷人屡迁,前八而后五”便是对当时战争激烈程度的生动写照。
商代兵器按照功能、使用方法和形态结构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杀伤性兵器和防护性兵器两大类。杀伤性兵器中,远射兵器如弓、镞,近搏兵器如戈、钺等,都在战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兵”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它是一个会意字,由“斤”和人的双手组成。在古代,“斤”是斧头的象征,代表着锋利的武器。将“斤”与双手结合,便形象地表达了双手持握武器的画面,凸显了“兵”的战斗意义。
而防护性兵器如胄,则是保护士兵生命安全的重要装备。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胄是商代的。胄,金文作半圆头状,其形如帽,戴上以后,仅露出眼睛,用以保护人的头部。秦汉时把胄称为兜鍪,宋以后称作盔。商以前,人类使用的主要是皮胄和藤胄。
位于安阳殷墟小屯西北侯家庄的北地一片凸起的土岗,当地人称为“西北岗”。村民百姓又称此地为“鬼集”,鸡鸣之前没有人敢从这里走过。1935年,在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岗1004号大墓中出土了一箱青铜胄,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而在河南浚县辛村卫国墓地等处出土的青铜甲泡,也显示了当时皮甲制造工艺的精湛。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化皮屯村,一个与商朝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地方。相传,化皮屯村曾是商朝帝辛设置的皮革加工厂,专门为商朝军队战士制作皮革铠甲和马匹鞍具。在殷墟博物馆中,我们可以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窥见商代使用兵器的情况,感受那遥远而又真实的历史氛围。(王建安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