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小飞 叶轩楠 柴秀秀
共同富裕离不开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运营。开启符合衢州实际的乡村运营探索,推进未来乡村、和美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战略、实现衢州“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必由之路。
存在问题调研发现,衢州很多乡村运营过程中存在欠缺和不足。一是发展定位上,“重‘县长’、轻市场”。政府、村民和市场三者之间错位失衡,乡村运营缺乏市场调研和充分挖掘村庄潜力。二是产业培育上,“强输血、弱造血”。乡村运营虽然较好地利用政府部门的资金、项目、政策,但缺乏系统谋划,没有循序渐进地培育和提高乡村的组织化水平、市场应对能力,未能较好地建立根植乡村沃土的产业培育机制和产业服务体系。三是实施过程中,“重建设、轻运营”。“运营前置、运营全程、运营全域”理念未全面形成、真正落地,在运营团队培育、运营模式探索等方面花精力、作探究较少。四是工作推进中,“干部干、群众看”。农户从乡村的主体、主角变成乡村振兴的观众、看客,乡村建设运营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深化探索基于衢州低城镇化率、小财政的实际,结合全省未来乡村建设运营机制试点,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风光带为主轴、以“三乡人”为主体,开启符合衢州实际的乡村运营探索。
(一)聚力“谁来运营”,构建“党建统领+村级主体+社会参与”的山区模式坚持党建统领乡村运营。确立村级党组织在运营中的统领作用和主体地位;将乡村运营能力纳入村两委班子的工作考核内容,积极将懂建设、善运营、会管理的青年培养成为乡村运营骨干。
推动村级经济组织成为运营主体。发挥村经济合作社在运营中的基础性作用,组建未来乡村(实验区)强村公司(片区化强村公司)。规范公司运行机制,创新选人用人和人才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强村公司经营管理人才选育管用和公司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推动强村公司(片区化强村公司)积极参与乡村运营,积极参与主导产业培育、公共空间运营,全盘统筹山水林田湖房等资源,利用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村集体经济。
以市场化方式激发运营活力。面向村两委班子、在乡青年等开展乡村运营师培训,确保每村配备1名以上运营师。招引一批乡村建设运营企业,鼓励与国资公司、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联合运营或委托运营等多元运营模式探索。
(二)聚力“运营什么”,探索“产业运营+空间运营+社群运营”的综合路径产业运营上,确立比较优势,推进集成改革,通过配优要素聚合运营新动能。深化“农业标准地+农业双强”改革。推行“农业标准地+农业双强”集成改革,建成1000亩以上的农业标准地;深化机械强农、科技强农要求,招引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挖掘农业多功能,做活“接二连三”。深化“三权分置+产业富民”改革。推进林地“三权分置”,引导林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壮大一批林业专业大户、家庭林场、股份合作社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林下经济、木本油料、竹木制造、花卉苗木和森林康养主导产业发展;聚焦“3+X”目录,做大油茶、茶叶等三大百亿产业。深化“核心吸引物打造+农房盘活”改革。深挖山水、人文等资源,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型、娱乐化、休闲类的主题场景;推出富有当地特色的乡村“十大碗”,活化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赏萤村、蛙鸣村、苔藓村等特色村庄。深化“政策引导+人才培育”改革。出台人才培养政策,培育乡土工匠,引进专业人才,每村基数达10人以上,艺创村每年培养新增本地从业者5名以上;实施艺创主题村培育计划,打造一批如余东农民画、溪口竹编等专业特色村;推进“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发展模式落地,打造1-2个未来农场、1-2个数字农业(渔业)工厂(基地)。深化“智慧农业+直播带货”改革。发展直播电商、订单农业等营销新模式,培育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推动美丽休闲乡村、农家乐(民宿)、乡村康养等产业数字化发展。
空间运营上,摸清精准需求,创新集中供给,通过配优模式提升运营新品质。以集中式运营夯实基础,按照“30分钟生活圈”要求,盘活相对集中的闲置农房(场所),建设一批未来乡村数智生活馆;聚焦“一老一小”日常需求,集成供给共享食堂、儿童之家、健康小屋、南孔书屋等公共服务,并向助浴、理发、修甲等个性服务拓面。精准洞察“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新需求,及时推出学习培训、创业创新、金融快递、休闲娱乐等服务内容。以多元化运营提高品质,探索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打包运营、村集体购买服务等多种运营方式。打通线上服务渠道,开展点单式服务,实现家门口办证、远程诊疗、通借通还图书等服务功能。
社群运营上,强化村民主体,通过配优机制激发运营新合力。建立和完善户主大会制度,以户主大会开启全民参与,确保每年召开2次以上。利用“浙里未来乡村在线”等数字化平台,开通“我为发展出一策”“大情小事我来说”“群众意见箱”等频道。抓实“四治融合”机制,深化新时代“三民工程”做法,推广百姓议事会等举措。
(三)聚力“怎么运营”,打造“机制发力+部门合力+品牌助力”的多元举措以机制发力提升运营成效。建设未来乡村(实验区)建设运营管理评价体系,定期形成综合评价指数并进行排名。配合实施资金奖励、命名晋级、警告退出等“组合拳”,促使县(市、区)重视建设运营工作。编制形成运营导引和运营创新案例等,指导各地加快运营探索。
以部门合力提升运营成效。持续推进未来农业园区、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共富综合体等集聚落地。推进“驻镇规划师”制度、“两山合作社”改革、“浙派民居”建设、“两进两回”行动等政策、改革等叠加赋能。
以品牌助力提升运营成效。立足“三衢味”“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按照农产品溯源体系、品牌标准体系、准入体系和营销体系要求,打造一批标杆农产品。提炼衢州未来乡村(实验区)、诗画风光带特质,推出衢州乡村品牌,提高运营成效。
作者:胡小飞 叶轩楠 柴秀秀 衢州市农业农村局衢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委社建委]
来源:《浙江经济》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