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的关键原材料:全球大国竞争的新战场?

中亚舆图见分晓 2024-04-13 03:08:19

伊本-哈勒敦大学盖达尔-阿利耶夫欧亚研究中心的埃尔达尼兹-古塞诺夫,以及国际妇女政策研究所中亚地区主任阿巴洪-苏尔东纳扎罗夫均认为,中亚与西方及中国的关系互动正预示着一场资源争夺战的序幕。随着乌克兰局势的动荡以及随后的全球格局调整,西方国家为减少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依赖,加大了对稀土金属的需求。然而,当西方国家积极寻求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俄罗斯碳氢化合物的依赖时,他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他们可能更加依赖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

中亚地区在这场竞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里蕴藏着得天独厚的巨大矿产资源,且大部分尚未开发。因此,中亚在新兴的重要资源争夺战中处于核心地位,成为全球大国竞争的新焦点。

中亚地区蕴藏着世界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锰矿占比高达38.6%,铬占30.07%,铅占20%,锌占12.6%,钛占8.7%,还有众多其他珍稀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全球稀土元素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占据全球总量的70%。而哈萨克斯坦在稀土元素领域同样拥有显著地位,其产量同样占全球总量的重要份额。该国在提取钪、钇和15种镧系元素等关键金属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这些金属对计算机、涡轮机和汽车等产业的制造至关重要。因此,哈萨克斯坦的稀土潜力吸引了美国和欧盟等国的目光,它们纷纷寻求投资哈萨克斯坦的采矿项目,以减轻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目前,美国大量进口钇和钪,而欧盟的稀土供应几乎完全依赖中国,高达98%。

关键资源是经济和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它们在制造各类高科技产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资源涵盖了稀土元素、战略金属以及其他矿物,它们的特点在于稀缺性、提取与加工的高难度,以及矿藏分布的地理集中性。

美国加强中亚的接触

美国正逐渐将视线从传统上由俄罗斯和中国主导的地区转向关键资源领域。2022年9月,拜登政府推出“中亚经济恢复倡议”(ERICEN),当年即拨款2500万美元,旨在促进贸易多元化和支持地区投资。与此同时,在2023年5月18-19日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上,中国承诺向该地区提供高达40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凸显了地缘政治的复杂利害关系。在此期间,美国和欧盟也愈发意识到,面对俄罗斯和中国在安全和经济领域的激烈竞争,他们加强与中亚的接触可能已刻不容缓。

2023年9月,美国主办的“美国-中亚”峰会堪称重大进展。就在一年前,即2022年,哈萨克斯坦总统在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上会见了欧洲和企业领导人,却未与美国总统乔·拜登会面。此次峰会的重点与成果均独树一帜。峰会后的分析显示,确保中亚稀土金属的供应是此次峰会的核心目标。峰会发表的C5+1联合声明于2023年9月20日公布,其中强调了构建多样化、可持续和可靠的关键矿产供应链,推动采矿和原材料加工领域的创新,以及促进区域工业合作以减少战略依赖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以往的中亚战略文件中,无论是2019-2025年战略还是美国国务院2022年发布的各国家战略,均未对关键矿产给予如此重视。

关键资源的勘探、开采和加工领域正成为美国与俄罗斯、中国竞争的新战场。美国明显加大了参与力度,于2024年2月8日举办了首届C5+1关键矿产对话(CMD),中亚五国的高级官员均出席了此次对话。双方均迫切希望深入探讨美国在该地区关键矿产领域的投资前景。2024年3月26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与哈萨克斯坦外交部长穆拉特·努尔特列乌就哈萨克斯坦的矿产投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进一步凸显了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重点。美国专家的分析日益增多,表明美国对中亚关键稀土元素的兴趣与日俱增,这与其他国家的关注点形成鲜明对比。美国观点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得益于其分析的及时性和信息的可获取性。

在资源争夺的漩涡中,中亚国家究竟面临着哪些风险与回报?

大国之间对中亚关键资源的激烈竞争,既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中亚国家因其丰富的矿产和稀土金属储量,在全球技术进步和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更宏观的地缘政治舞台上,这些国家更是成为中国、美国等大国利益交织的焦点,同时也不乏俄罗斯和欧盟等力量的角逐。

中亚国家的机遇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发展和多样化。对关键资源的需求为中亚国家带来了除传统农业和能源行业之外的全新发展动力。采矿和加工企业的投资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促进了技术的转让,从而增强了整体经济的韧性。

其次是战略伙伴关系和外国投资的涌入。美国、中国和欧盟对该地区的兴趣日益浓厚,有望为中亚带来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这些资金和技术不仅有助于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改善,还能通过外国合作伙伴的教育和培训项目,提升当地的人力资本水平。

最后是提升全球地位。随着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中亚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地位也将得到提升,从而在国际外交和贸易谈判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然而,中亚国家也面临着不小的风险:

首先是过度依赖外部参与者。在开发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中亚国家可能会过于依赖外部势力的支持来维持经济稳定。这种依赖可能会削弱其外交政策的自主性,使其在经济或政治压力下变得脆弱。

其次是环境退化。稀土金属和基本矿物的开采与加工对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包括水污染、土壤退化和栖息地破坏等。若缺乏强有力的环境监管,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很可能导致长期的环境损害。

此外,外国投资的涌入和对采矿业的重视可能加剧社会经济差距。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能会迎来飞速发展,而其他地区则可能相对滞后,这种不均衡的发展可能导致内部紧张和社会动荡。

地缘政治竞争也是中亚国家需要警惕的风险。大国之间为争夺关键资源展开的激烈角逐,可能使中亚国家成为地缘政治操纵的牺牲品。例如,某些地区的资源可能被用于军事工业,这与许多国家的意愿相悖。

最后,市场价格变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据《金属矿工》报道,稀土金属价格自2024年初以来大幅下跌。这既可能是由于稀土金属加工需求的疲软(特别是在中国,反映了其微电子产业的停滞),也可能与全球产量的增加以及在中国以外地区寻找稀土元素储备有关。随着中亚国家进入稀土市场,这些资源的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该地区国家的潜在利润。

中亚国家在稀土金属地缘政治中的地位

中亚国家在稀土金属地缘政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正积极应对这一领域的新挑战。哈萨克斯坦总统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在年度讲话中强调了为自费进行地质勘探的投资者提供底土使用权的重要性,他指出:“开发稀有和稀土金属矿藏已成为我们的优先任务,这些矿藏如同‘新石油’一般,掌握其开发潜力的国家将引领全球技术进步的潮流。”

自2012年起,美国地质调查局便开始对中亚地区的稀土元素矿产潜力进行评估,并于2016年整理出一份包含384个矿藏的清单。这些矿藏广泛分布于哈萨克斯坦(160处)、吉尔吉斯斯坦(75处)、塔吉克斯坦(60处)、土库曼斯坦(2处)以及乌兹别克斯坦(87处),而天山和帕米尔地区因其丰富的未开发资源吸引了大量勘探关注。

目前,中亚地区以独居石、锆石、磷灰石、氙石、辉绿岩、绿帘石和铌铁矿等稀有金属和矿物最为常见,这些资源在哈萨克大草原、天山和帕米尔山脉等地尤为丰富。中亚地区在稀土元素开采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预示着这些资源的广阔开发前景。据国际能源机构报告,吉尔吉斯斯坦的矿产和金属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50%以上,而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超过了30%。

这些矿物在现代技术和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电子、能源到航空航天和农业,都离不开它们的支持。这凸显了稀土元素和相关矿物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支撑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地位。虽然关于中亚稀土金属在全球市场的具体份额数据尚难获取,但通过分析矿石、金属、宝石和非货币宝石的出口数据,我们仍可以窥见一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提供了有关中亚国家的相关数据。

当前矿石、金属和宝石的出口并非仅集中于某一特定国家,如中国,而是在两个主要消费国之间呈现不平衡状态,尽管亚洲的份额在逐渐增长。遗憾的是,更详细的数据仍难以获取。国际税收与投资中心能源、增长与安全国际项目负责人韦斯利-希尔指出,尽管中国在中亚地区的活动频繁,且在开采和加工这些资源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尚未完全控制中亚地区的稀土开采。

结论

总的来看,美国和中国对中亚关键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这突显了该地区在全球稀土金属和关键矿物供应链中日益上升的战略重要性。中亚地区丰富的稀土资源为其提供了与中国在高科技、可再生能源、国防和汽车工业所需的稀土元素生产和加工领域竞争的可能性。

美国越来越注重关键矿产资源的多元化,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中亚经济复兴倡议(ERICEN)和C5+1关键矿产对话等举措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这些努力旨在建立可持续、可靠的供应链,促进区域工业合作,并鼓励中亚地区关键矿物的勘探、开采和加工。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维持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地位,阻止美国及其盟国获取新的关键资源。这从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和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战略合作(如在铀矿开采方面的合作)中可见一斑。

中亚国家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十字路口。它们有机会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经济、吸引外国投资,并提升全球地位。然而,它们也必须应对地缘政治竞争、环境恶化、经济不平等和市场不稳定等挑战。大国在该地区的竞争表明,中亚国家需要谨慎制定战略,以在降低风险、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维护自然资源自主权的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

0 阅读:1

中亚舆图见分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