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写一个如何能够提高散户投资者认知的材料,这个问题思考了30多年,确实是一个挺大的挑战。因为拿到书的人并不多,我跟大家讲一个道理,股票投资跟日常生活应该还是有挺大不同的,在平常的生活里面,其实非常自信的人还是挺多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样才能够在社会中自信地生活下去,进而不断地出来指责别人,而且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没什么成本的,反而是得到了自信。只不过他的家人或者周围的同事朋友可能会受罪一点,他可能会在网上指责别人、网暴别人,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成本不高,顶多就是比较难得到家人的认同,比较难团结同事朋友了,比较难在社会中取得成功了。但在股票市场中如果认知不对,那成本就大了,那就是无法取得正收益了。而在股票市场中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大部分人都是错的,只有极少部分人是正确的。这就是股票市场的现状,很多人不接受股票市场的现状,认为多数人对的才是对。比如说今年去买长债的,绝大部分人肯定是错了。比如说溢价50%去买美股,买日本或印度股票的人也比较多,那肯定是错了。比如说大部分人喜欢买垃圾股,喜欢买高估的五类股票,那肯定是错了。
为什么会这么多人错呢?因为股票市场不是以人数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就像考大学一样,不是以人数多少来决定的,考上清华北大的是极少数,考上985、211的也是极少数,只有少数人才能通过选拔。
因为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做着非常普通的工作,没有去过大厂应聘,如果您到一个大厂去应聘,或者到一个金融机构去应聘,那肯定就知道失败是正常的,成功是偶然的。比如说很多人自认为自己买股票很厉害,那就去一个券商的研究所应聘一下,您会发现失败是正常的,成功才是偶然的。所以很多人自认为很厉害,因为这是自我感觉而已,但是他是经不住选拔的。
所以如果有经历过以上例子的人,可能会有非常清晰的判断,知道什么叫市场竞争。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去大厂或券商研究所应聘的经验,所以很多人自认为很自信,不服气的不妨可以去做一个尝试,就能够理解我说的股票市场的竞争。这是一个竞争市场,而不是每天打卡上班。咱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一个普通的岗位里面,当然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对这种市场选拔的残酷性没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所以我们才会亲近那些平庸的公司甚至差公司,当然是不行啊。所以最终的结果取得负收益是正常的,取得正收益才是不正常的。
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对,这就是我说的要先买基金,毕业了才能买股票的原因。先念小学后念大学,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反过来的,而且现在念大学的已经有3.4亿的投资者了,买基金的投资者有7个亿(当然里面有交叉了)。所以总体来看,大家要降低一下预期,没有学过投资知识的,取得负收益是正常的,正收益才是极为不正常的,或是极为聪明的,非常厉害的人,但可能也是短期的正收益。希望各位投资人都能够逐渐地步入成功之路,这个市场认真投资的人万中无一。(理财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2025年3月12日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