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指示协商,赵少康怒批

映容看军事 2025-02-16 04:11:03

文︱谢志传

台当局总预算案,陷入了令人焦虑的僵局,赖清德却依旧在台面上作着令人不解的政治表演。近日,赖清德不仅召开五大机构会商,试图通过朝野协商解决预算困境,还通过一些巧妙的政治话语将矛盾推向了表面化的“政治选举斗争”,更在背后操作着一场庞大的政治博弈。而这场博弈的关键,不仅仅是台湾民众的利益,更是民进党内部权力斗争的缩影。

台当局总预算案的议题,在国民党和民进党两大阵营之间,你来我往,充满了戏剧性。赖清德此番操作,不仅令台湾民众看得云里雾里,更暴露了民进党内部“我行我素”的政治氛围。民进党不仅没有与在野党达成真正的共识,反而将预算案的争议问题作为一场党内权力角逐的工具,彻底把预算案的本质,为台湾民众谋福利抛到了脑后。

赖清德居然号召韩国瑜与卓荣泰协商,但却没有先与民进党内部达成真正的共识。当时的党团协商,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为何没有参与?赖清德为何不先在民进党内部处理问题,偏偏将问题推给外部,要求与在野党协商?这一切看起来不过是赖清德在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形象进行修饰,而不是真心要解决问题。

赵少康直言,赖清德的操作“倒果为因”,当初民进党团为何没有积极协商?现在却要韩国瑜出面,是不是觉得这样能在公众面前塑造一个“和解者”的形象?难道他真心愿意与在野党达成共识,还是在“鸿门宴”中布下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政治陷阱?这种矛盾的操作,究竟是在为台湾民众谋福利,还是在为自己的政治未来积累资本?

赖清德的操作更是加深了台湾政治的复杂性。台行政机构在预算审议过程中,也已经暴露出诸多不可调和的难题。预算删减的数字混乱不清,台行政机构“主计总处”计算删减的数字与宣读内容不对等,导致预算案的审核陷入了死循环。台湾民众难以理解的是,这样混乱的财政管理背后,到底是民进党的无能,还是蓄意制造的政治混乱?

然而,赖清德与民进党内部的这场政治游戏,却被台当局利用为政治选举的工具。民进党试图通过预算案的争议,激化与在野党的矛盾,借机动员选民,甚至通过一些社会福利问题,博取支持。台民意机构党团协商时的懒散态度,正暴露出民进党政治游戏的真面目。

赵少康也指出,台当局把“租屋补贴”问题作为政治攻击的工具,公开指责在野党阻挠政府施政。然而,大家都清楚,民进党不是真心关心民众的居住问题,而是用这种“弱势群体”的问题,去做政治炒作,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制造舆论对立。那些所谓的“租屋补贴未解冻,将影响弱势群体”之类的言论,难掩民进党在财政管理和施政方面的失败,也正是为了选举铺路。

赖清德的双面操作,正让台民意机构的政治形态越来越复杂。他一方面口口声声要求通过协商解决预算案,另一方面却通过强硬的手段,将预算案与政治利益紧密捆绑。他所提出的“朝野协商”要求,似乎并不是在真正推动民主协商,而是在为自己在党内的利益斗争谋取更多筹码。民进党如此通过预算案制造僵局,最终的目的是让选民对在野党产生不满,从而激起选民的政治情绪。

兰萱在媒体中指出,台当局是否真正关心总预算案的通过,已经成为了次要问题,最关键的已经变成了如何通过这场政治斗争为民进党积累更多选举资本。民进党政权满脑子都在政治选举上,而完全忽视了民众的根本需求,尤其是年轻人群体的愤怒。台湾的政治环境,越来越成为一场政治游戏,民进党通过这些争议,逐渐让民众对他们的信任下降。而这些年来,民进党通过操控预算案、社保改革等问题,逐步积累选举优势,却未曾真正关心过台湾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

民进党党内的权力斗争与个人利益,已经逐渐影响到台湾整体的政策走向。当初赖清德邀请韩国瑜参与的五大机构协调会,背后无非是一次权力斗争的安排,他的真正目标,并不是解决预算问题,而是通过这一场政治游戏,进一步稳固自己在党内的地位。

台当局预算案的僵局,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财政争议,它背后隐含着台湾政治权力斗争的复杂性。赖清德通过操控预算案,成功把预算问题转化为一场选举斗争,将民众的关注转移到政治纷争上。与此同时,民进党内部的矛盾也暴露无遗,政府的施政能力和财政管理,早已被这种政治博弈所稀释。

台湾的未来,是否能在这种政治泥潭中找到一条清晰的道路,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而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民进党似乎更关心自己的政权利益,而非解决民众真正关心的问题。最终,台湾的财政问题,可能永远都被困在这场无尽的政治游戏中,而台湾人民,最终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0 阅读:0
映容看军事

映容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