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超5283亿,赖清德拒普发

映容看军事 2025-02-16 04:11:02

文︱谢志传

台当局财政主管部门日前公布了2024年税超征5283亿元(新台币,下同),这一数字创下历史新高。针对这一结果,台民意机构国民党党团宣布推动“还钱于民2.0”计划,即普发台湾民众现金一万元。然而,台财政主管部门却认为,超征税收应优先用于偿还债务。对于这一争议,岛内的网络民调和舆论反响强烈。

根据“Yahoo奇摩”13日起进行的网络民调,针对“国民党将推动台湾民众普发现金一万元,你是否同意?”这一提问,截至14日早上8点40分,已有7300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显示,72.3%的网友非常同意,7.2%的网友算是同意;仅5.9%的网友不太同意,11.6%的网友非常不同意;另外,3.0%的网友表示不知道或没意见。这一民调的结果,无疑是对国民党普发现金计划的强力支持,体现了民众对当前财政政策的深刻不满。

在另一项民调中,问到“超征税收,你认为台当局应该先还债还是普发?”时,64.0%的网友选择了“先普发现金”,而选择“先还债”的仅有30.9%,剩下的5.1%表示不确定。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民众对于“还债”这一政策的支持度远低于普发现金,显示出台湾民众在经济困境中的焦虑与急切需求。

然而,台当局财政主管部门对此并不认同,表示应将超征税收优先用于偿还债务。民进党党团则对国民党的普发现金提案提出强烈反驳,认为这是一种“违法增加支出”的行为,甚至指责蓝营民代试图修法推动普发现金,质疑其是否违宪。台财政部门负责人也表示,普发现金的计划必须在决算之后才能落实。台民意机构国民党党团书记长王鸿薇则批评,民进党在过去几年内虽然征收了大量税款,但实际用于偿还债务的金额却微乎其微。她指出,从2021年至2023年,台湾超征税收共计13424亿元,但这三年用于还债的金额仅为3960亿元,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王鸿薇的质疑直指民进党政府的财政管理不当,显示出台当局对于“还债”的态度一贯保守,而在面对民众呼声时却显得冷漠。

这场关于超征税收的争论并非首次。台媒指出,在蔡英文政府时期,普发现金的做法也曾引发争议。2019年,蔡英文政府同样因税收超征问题提出普发现金政策,当时的支持度非常高,但如今民进党却对同样的措施持不同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复无常的财政政策,不仅令民众产生疑虑,也加剧了他们对台当局的失望。

这背后所反映的,不仅仅是财政政策的不同解读,更是一种政治考量。台当局之所以对普发现金持保守态度,显然是在权衡各方利益。对于绿营而言,普发现金无疑会增加财政负担,甚至可能引发财政赤字,从而影响到台湾在国际上的信用。而且,普发现金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亦无法忽视。毕竟,普发现金能够直接刺激民众消费,并在选举前吸引选民的关注和支持,但这一举措也可能被视为政府依赖“钱”来换取选票的手段。

然而,现实却让民众对这种政策感到失望。在台民意机构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岛内网友和评论员指出,台湾财政积累的超征税收,应该更加切实地惠及民众,而不是单纯用于偿还债务或者其他隐形支出。民众期待的是实实在在的福利,而不是抽象的“财政管理”。

尤其是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普发现金无疑是最直接的经济支持。随着物价的上涨,民众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而政府的财政政策却频频与民意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台民意机构国民党党团提出的普发现金计划,显然能够回应民众的需求,也更符合多数人的期望。民众对于超征税收的用途产生了质疑,他们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债务数字上的下降,而是实实在在的改善生活条件。

台民意机构国民党党团的提案不仅在网络上获得了广泛支持,也引发了对政府财政政策的深刻反思。面对民众的强烈呼声,台当局是否能作出真正有利于民生的决定,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毕竟,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能够在实际行动上体现民生福祉,谁就能赢得民众的信任。

此次“普发现金”争议,实质上揭示了台当局在处理财政问题时的优先次序与决策透明度。在超征税收的背景下,民众对财政管理的期待越发强烈。而当这些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时,民众的失望情绪也就愈加高涨。最终,谁能真正代表民众利益,谁就能在这场政治博弈中占得先机。

1 阅读:85
映容看军事

映容看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