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王发九智斗知县

民间事见秽 2025-02-16 17:15:02

在隆回县,新上任的李知县不久就听闻本县有个雕匠王发九,此人是个脾性十分古怪的角色。虽说家里穷得叮当响,徒有四壁,但他专门爱去招惹那些财大气粗的阔佬,尤其喜欢跟当官的唱反调,较个真儿。就连县衙的衙役也说:“提起这个人,前任老爷可是被他气得头疼不已呢。”

李知县听后,不屑地笑了笑,满不在乎地说道:“不过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罢了,能有多大能耐!本官今日就去会会他,顺便给这些刁民一些教训,让他们晓得规矩。”

随后,李知县特地换上一身便服,带了两个贴心的衙役,悄悄下乡去了。在当地保正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一座庙宇之中。保正扯着嗓子朝里面喊道:“王发九,还不赶紧过来拜见大人!”

此时,王发九正在专心致志地雕刻菩萨。听到喊声,他抬起头,只见保正搬来一张木椅,端放在屋子中间。一个长相尖嘴猴腮的人大大咧咧地背对着神龛,一屁股坐了下去。王发九心里明白,这便是新来的知县大人。无奈之下,他只得放下手中的活计,走上前去,毕恭毕敬地纳头一拜,口中念念有词:“王发九拜见大人!”

李知县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王发九,见他这般恭敬顺从,哪里有传言中那般难缠?顿时内心得意不已,大笑着问:“你就是王发九?哈哈哈哈……”笑着笑着,更是忘乎所以,笑得眼珠都快要翻到天上去了,还把双脚高高翘起,不停地晃动着二郎腿。

王发九看在眼里,心中暗笑。他悄悄从身上摸出两个铜钱,趁众人不注意,机灵地塞进了知县的靴子里面。

知县依旧沉浸在得意之中,还不忘装腔作势地说道:“王发九,我问你!本官为官数十载,向来秉持清正廉明的操守,对待百姓如自己的子女一般,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称赞。如今来到此地担任父母官,不知你们这些百姓对本官是何看法呀?”

王发九赶忙应道:“大人,看法那是再好不过啦!小人这里还作了一首诗呢,以表对大人的敬意。”

知县一听,顿时来了兴致,急忙说:“快快呈上来给本官瞧瞧。”

王发九不慌不忙地将写好的诗递了上去。只见纸上写着四句话:

佛爷祖师你敢背,

当朝圣主你敢踩,

狗胆包天气派大,

十八小子下乡来。

李知县歪着脑袋,反复琢磨了许久,却始终不得要领,满是疑惑地问道:“你诗里说的这佛爷什么的,到底指的是什么呀?”

王发九指着殿中的神龛,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您瞧,佛爷祖师,诸位菩萨都在上面神圣端坐。您不但不向他们顶礼膜拜,反而一屁股坐下,背对着神龛,这难道不是欺神蔑圣之举吗?此乃天大的罪过呀!”

李知县听了,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愣住了,连忙起身离开座椅,又端起旁边一只矮凳,紧挨着坐下,接着又问:“那这第二句‘当朝圣主’又是何意呢?”

王发九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说:“大人,您不妨看看靴子里藏着什么东西吧。”

李知县满脸狐疑,赶紧脱下靴子。只听“叮当”两声,两个铜钱滚落出来。这一幕让他大惊失色。只见王发九从容地拾起铜钱,站起身来,义正言辞地说道:“您瞧这铜钱上,可是刻着皇上的圣号。您这般随意对待,说踩就踩,何况对于我们这些小民百姓呢?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个好官,真是好大的胆子啊!这‘十八小子’说的可不就是您嘛!”

话还没等王发九说完,李知县吓得“咕咚”一声,直接双膝跪地,一边不停地叩头,一边结结巴巴地哀求道:“王……王师傅!这件事儿可千万千万别张扬出去啊!下官真的知道错了,还望师傅您多多包涵!师傅您平日里靠雕菩萨维持生计,生活想必也很清苦。明日我就派人给您送些钱米过来,金子银子您随便开口,要多少都成!只求您千万别去告发我呀!”

王发九看着跪地求饶的知县,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坦然说道:“我自有手艺在身,足以养活自己,哪用得着你的金子银子。您作为一方父母官,若真想弥补过错,就多为老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吧。”

李知县听了,羞愧得抱着脑袋,灰溜溜地带着两个衙役仓皇逃回县城。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提心吊胆,日夜都在担心王发九会到别处去告发他。过了没几天,他实在受不了这种煎熬,收拾好细软财物,趁人不注意,偷偷溜走了。

0 阅读:65
民间事见秽

民间事见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