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5年,新中国举行军衔授予典礼,这标志着著名的“十大元帅”正式确定。这些杰出的将领在革命的洪流中饱经磨难,如今齐聚一堂,心怀感慨,回顾曾经的光荣历程。
聂荣臻对着众人不无唏嘘地说:“假如伍中豪同志没有牺牲的话,现在的十大元帅可能就要换位次了。”
伍中豪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将才,令人遗憾的是,他没能看到胜利的光明。
赤胆忠心,一见如故1905年,伍中豪出生于湖南耒阳,他的父亲是清末的秀才。伍中豪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922年,伍中豪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文学院。在校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国家遭受外部侵略,国民遭受屈辱的痛苦局面,这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使他内心充满了振兴国家的热情。
为了追求自己的使命,伍中豪暂时搁置了他钟爱的文学创作,学习十分刻苦,认真研读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庶民的胜利》等著作,这一系列进步著作深深影响了他,于1923年,他荣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随着国共合作的开始,黄埔军校崭露头角。毛泽东和陈独秀共同发布公告,呼吁各地选派党代表前来报名参加军校的培训。
伍中豪毅然投笔从戎,顺利入选黄埔军校第四期,这一届可谓人才辈出。
在军校里,与他同期的林彪一直保持低调,不苟言笑,不善社交。相反,伍中豪以其广博的知识、机智的头脑、出色的表达能力而备受瞩目。无论身处何地,他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时的总教官何应钦曾表示:“我一直等着这小子毕业,他将来就是我的副官,谁也别想跟我抢!”
伍中豪从黄埔毕业后,党组织急需优秀人才,派遣他前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担任教官。伍中豪怀着报国之心,欣然接受了任务。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一个培养农民运动领袖的学校,由毛泽东担任第六届校长。
与一些其他教官不同,毛泽东强调军事实践,认为农民武装起义必须确保农民自身的实力,这在他的教学理念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开始,毛泽东对于新来的军事教官持审慎的态度。
在这种背景下,伍中豪进入了毛泽东的视野,两人结识并建立了真诚而深厚的友情,从同志关系升华为知己之交,虽然时间短暂,却充满真挚。
伍中豪和毛主席常常聚在一起,讨论革命问题时总能心意相通。他们的观点一脉相承,就如镜中影子,互相映照出自己的信仰,合作得天衣无缝,默契非凡。毛主席擅长启发学员的爱国情感,从思想上激励他们投身革命。
伍中豪负责传授军事技能,培训学员的军事能力,让他们具备应对敌人的武力斗争本领。毛主席和伍中豪不仅是战友,还像亲人一样的存在。伍中豪甚至搬到毛主席的住处,同吃同住,一起探讨革命之路。
毛泽东很快意识到伍中豪的卓越才能,他的高文化水平和军事知识使他很适合工作,消除了毛泽东的疑虑。两位湖南同乡,相差12岁的年龄,都曾在北京大学求学,这些共同点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亲近感。
毛泽东喜爱文学,精通诗词和歌赋,而伍中豪年轻时文学造诣已经相当高,因此,他们常常夜谈,互相启发,畅谈古今中外的话题,共同提高了思想境界。这种精神交流使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
在毛泽东坚定的领导下,伍中豪看到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希望,对毛泽东深感钦佩,将他视为榜样。
上马定乾坤在1926年7月,伍中豪随军前往湖南参加北伐,不久后回到他的家乡耒阳,积极参与农民运动,这一时期与毛泽东暂时分开。
1927年5月,马日事变爆发,导致了中国革命的巨大变局。在7月15日,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事业,这导致了短短几个月内共产党战士遭受大规模屠杀,血流成河,带来了巨大的悲惨损失。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伍中豪在7月30日随国民革命军前往南昌,与叶挺部队汇合,积极参与了这次起义。然而,因为行程调整问题未能及时与起义军汇合,他不得不驻扎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修水地区,进行休整。
与此同时,毛泽东正在湘赣地区为一项伟大的计划奔波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与伍中豪再次相遇。到了9月初,各项筹备工作准备就绪,毛泽东宣布了“八七会议”的成果,宣布了秋收起义的计划。
这个重逢让老友们都感到非常高兴。伍中豪被编入工农革命军,成为毛泽东领导下的一位杰出战将,准备随时投身战斗。
秋收起义是伍中豪第一次指挥作战,从那一刻起,一直到他在1930年牺牲,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
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后,大量共产党党员曝光身份,不幸遭到残酷屠杀,形势十分危险。毛泽东深感愤怒,毅然决定建立共产党自己的武装力量,宣布独立的共产党革命路线,不再受国民党领导。
毛泽东领导着一支临时组建的军队,反抗国民党的迫害。伍中豪一直跟随毛泽东,一起踏上了向井冈山行军的道路。为了避免被国民党军队消灭,毛泽东率领部队离开城市,躲到农村。毛泽东的部队在行军过程中,帮助农民推翻地主统治,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让他们自己耕种。
1927年9月中旬,伍中豪接到攻打白沙镇的命令,这是他首次率领部队上战场,内心充满了不安。毛泽东骑马赶到伍中豪的军营,鼓励他说:“我相信敌人不是你的对手,放手去战斗,不要担心。”毛主席的肯定让伍中豪信心大增,满怀斗志地带领军队出发。
当晚,毛泽东等待伍中豪的归来,他们胜利返回,首战告捷!毛主席非常高兴,兴高采烈地询问了伍中豪的战况,最后毛主席向伍中豪竖起大拇指,自豪地对其他人说:
“伍中豪,你打得太漂亮了!”
伍中豪感激地说:
“多亏有主席在背后支持!”
两人欢声笑语,尽管年龄相差甚大,伍中豪仍把毛泽东视作亲密无间兄长。
毛主席知道伍中豪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因此决定表达对他的欣赏。毛主席平时十分节俭,但为了庆祝伍中豪的胜利,他要求警卫员购买最好的酒。毛主席准备好酒款待伍中豪,了解他喜欢酒和下棋。
伍中豪听说隔壁村里有一位老人拥有卓越的棋艺,便前往与老人切磋棋艺。在夜幕掩护下,伍中豪秘密前往隔壁村,越过围墙,与老人对局。伍中豪在连续几个晚上都偷偷前去下棋,直到毛主席亲自拜访他,才揭示了这个秘密。
伍中豪出于不想让毛主席担心的考虑,每天独自前往隔壁村下棋。毛主席了解情况后,有些哭笑不得,决定在伍中豪的房间里等待他。当伍中豪回来时,毛主席直接和他对质,让伍中豪感到局促不安和尴尬。毛主席认识到伍中豪的行为可能会引发风险,因此批评了他的私自外出下棋行为。伍中豪之后再也没有偷偷外出下棋。
1927年12月下旬,国民党吴尚师部对茶陵县进行了反扑,将起义军团团围困,情势紧急。
在1927年末至1928年初,毛泽东意识到敌对势力内部存在着不断的纷争和斗争,使得他们自顾不暇,于是秋收起义部队纷纷北调,湘赣边界的守备变得薄弱,这为扩建红色根据地创造了机会。他们迅速夺回了遂川、宁冈、永新等五个县城。
其中,在宁冈战役中,伍中豪的出色表现如同神兵降临,挽救了危机。
1928年2月中旬,当革命军主力前往遂川时,敌军趁机调动一支营,在地方的靖卫团的协助下,占领了宁冈。一旦工农革命军得知这一消息,他们立刻撤回,决定夺回这座城市。
于是,在1928年2月18日,各部队各司其职,第三营被派遣负责攻打宁冈的南北两个城门。战斗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正式爆发!伍中豪率先采取行动,他的两个连队同时开火,城墙上正在更替岗位的守军毫无准备,瞬间被消灭了40多人。
宁冈城的城墙高且坚固,难以攻破,因此攀城突袭的任务首先交给了罗荣桓率领的第九连战士。
第九连的战士搭建云梯,顶着密集的敌人火力,不顾自身安危顶着子弹冒险攀爬城墙,但却陆续落下。伍中豪心疼得捶胸顿足,充满愤怒,他随即抓起几颗手榴弹,迅速爬上云梯。他表现得眼疾手快,身手灵活,任何试图向他开枪的敌人,他都能迅速投掷手榴弹,几次飞跃之间,城墙上的守军早已被摧毁。
失去城墙的掩护,工农革命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宁冈县城。守敌四散逃窜,陷入混乱,只有逃向了城市的西门,然而却正中伏击,形成了“一窝端”。
这次战斗中,敌军被消灭了300多人,100多人被俘虏,是井冈山根据地首次全歼敌部的重大胜利!尽管这份荣誉是团体的,但伍中豪功不可没。
在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成功会师,随后于5月成立了红四军。伍中豪被任命为红四军的第三十一团团长,指挥着超过900名士兵,并与林彪的第二十八团一起成为两大主力。
到了1929年5月,粤桂战争爆发。当时,闽西地区的军阀陈国辉被认为是著名的“反共”派。陈国辉的主力部队此时因粤桂战争前往广东,导致了他在闽西地区的军力薄弱。
红四军迅速采取行动,决定由当时担任第三纵队司令的伍中豪率领,进攻闽西的龙岩。在1929年5月23日的夜晚,龙岩城被炮火轰得震耳欲聋。
陈国辉被惊醒,意识到城内的防御薄弱,于是匆匆出逃以保命。伍中豪轻松地夺取了龙岩。但伍中豪的计划不仅止于此,他的目标是全歼陈国辉的主力军,因此,为了引诱他们回援,伍中豪主动撤出龙岩,然后攻占了永定并建立了革命政权。
陈国辉果然中了计,他带着兵马匆匆回援,但却再次陷入伍中豪的精心设下的陷阱,最终被伍中豪打得节节败退,龙岩再次回到红军手中。
到了6月初,受广东军阀同僚的鼓动,陈国辉再度集结了5000名残部,试图再次攻占龙岩。
在合适的时机,伍中豪陪同陈国辉上演了最后一幕“出走离家”,他们假装向江西撤退。当陈国辉得意洋洋地进入龙岩城时,还未来得及喘息,红军立刻实施了“回马枪”。
伍中豪成功地歼敌2000多人,俘虏了1500多人,陈国辉只能换上敌人的服装才能逃脱,但他已毫无战斗能力。
“三打龙岩”成为红军战史上的一段浓墨重彩的篇章,证明了“兵者诡道也”的真理。伍中豪出色的指挥艺术不仅让广大红军战士,还有高级将领受益匪浅,全军无不对他心悦诚服。
可是命运有时候就是喜欢和人开玩笑。
将星陨落1930年5月,当时担任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的伍中豪正在闽西展开农民起义,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歼敌2000多人,同时建立了龙岩地区的苏维埃政权。
不久后,伍中豪在作战中不慎感染了肺炎,被送往红军医院治疗。毛主席非常担心伍中豪的健康,几乎每天都前往探望。
同年8月,出于不得已的情况下,毛主席被迫与朱德率领的部队攻打长沙。在离开前,他前去医院与伍中豪告别。伍中豪感到十分沉重,一方面,他对红军包围城市的策略表示不满,另一方面,他担忧实力悬殊,怕再也无法与毛主席见面。
果然,攻打长沙的结果并不如人意,红军不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还失去了一位军长。情急之下,毛主席写信给伍中豪,希望他派兵支援。伍中豪一收到消息,立刻离开医院,前往长沙。
这次见面,毛主席和伍中豪几乎都感到非常沮丧,他们一方面为战士的白白牺牲感到悲伤,另一方面也感到左右为难。
最终,在多方协商的支持下,毛主席的政策得以通过,伍中豪随即率军前往吉安农村,继续推动农民运动。
1930年10月,伍中豪率领警卫排前往与赣西南等地的独立团会合,途经安福县时遭到了靖卫团的伏击。
由于事先未能察觉到危机的到来,伍中豪只能率领警卫排匆忙应对。最终,他们在弹药和粮食耗尽之后,被敌军围困在亮家山,遭到了残酷的杀害。
当时,靖卫团将伍中豪的尸体抛弃在荒野上,准备第二天将其拉到城门示众。幸运的是,两位村民得知这一情况,将伍中豪的遗体秘密转移到自家祖坟,保留了他的完整尸体。这才使伍中豪能够得到合适的安葬。
伍中豪去世的消息传到军中后,成千上万的战士都在悲痛中哭泣。老一辈的革命家回忆道,当毛主席得知伍中豪不幸牺牲,且尸体遗失时,他感到非常痛苦,甚至用牙齿咬住毛巾,关在房内整整三天没有出门。
英雄相惜彭德怀将军为了给伍中豪报仇雪恨,亲自率领5000名精兵前往福安,围堵靖卫团,确保没有一个活口幸免。
然而,彭德怀将军决定将伍中豪的主要凶手罗汉苟留下一条生路,带回红军中,面见毛主席,并等待审判。
彭德怀
毋庸置疑,这个曾经刺痛了千千万万红军战士心灵的凶手最终跪在毛主席面前,而在众人强烈的声讨声中,他被执行了死刑。
后来,战士们用自己的双手捧着敌人的鲜血,前往伍中豪的墓地,为这位才华横溢、智慧卓越的红军将领祭奠。然后,伍中豪被永远埋葬在那片漆黑而沉寂的土地里,再也无法见证胜利的曙光。
尽管悲伤难以消解,但红军战士们擦干眼泪,迎接着前方漫长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955年9月27日,距新中国成立仅有6年,大元帅授衔仪式在中南海盛大举行。然而,这一时刻,聂荣臻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画面:在那十位大元帅的阵容中,似乎隐约出现了一个年轻而优雅的红军战士。
他挺拔站立,面带微笑,等待着毛主席授予他荣誉的勋章。尽管此时他已经50岁,但他的脸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这位战士,正是伍中豪。
伍中豪的英年早逝不仅是红军的巨大损失,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损失。
也许受到伍中豪英勇事迹的启发,大塘村的村民得知他被埋葬在村里后,自发筹款为他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从那以后,伍中豪的坟前便常常有人前来献花,留下了许多后人的吊唁之脚印。这个地方充满了纪念和敬意。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将军们的杰出贡献,他们被授予相应的军衔。一些曾经与伍中豪并肩作战的老将军感慨万千:“如果豪子没有英年早逝,他肯定能像林彪一样成为元帅!”伍中豪在军事才能方面与林彪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出色。伍中豪与毛主席之间深厚的情谊令人感到深深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