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的宝藏公园,黔灵山公园。

鲁荣的视界 2025-02-09 17:32:41

黔灵山公园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枣山路187号,建于1957年,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

公园占地面积为4.26平方千米,山岭连绵、谷地相间,整体海拔在1100米至1396米之间,相对高差约200米,大罗岭海拔1396米,为贵阳中心区西北第一高峰。

黔灵山公园因园内历史文化悠久的“黔南第一山”——黔灵山而得名,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山体的主要部位为北北东向黔灵山背斜,山体东部为贵阳向斜,山体西部则为黔灵湖向斜。从黔灵山麓至山顶弘福寺,为一条北西—南东向陡倾斜断层。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1375年—1414年),镇远侯顾成游登并发现圣泉,山中景点始见于史籍。明嘉靖九年(1530年),园内麒麟洞已成为游览胜地,洞前建白衣庵。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和尚创建弘福寺,将此山命名为“黔灵山”。此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均有官员捐资对弘福寺及相关建筑进行修缮和增建。

民国十八年(1929年),果瑶法师于弘福寺创建贵州佛学院。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贵阳市政府择定黔灵山为保育林区。1944年4月,经李四光考察,确定弘福寺寺址属于第四纪冰川遗迹“冰窑”。

1954年,贵阳市政府在黔灵后山筑坝拦大罗溪水建造黔灵湖。1956年,在黔灵湖畔建“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1957年9月30日,黔灵山风景区改建为黔灵公园,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黔灵山公园集山、林、泉、湖、洞、寺、动物于一体,主要景点有弘福寺、黔灵湖、九曲径等。

- 弘福寺:贵州首刹,创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寺庙依山而建,气势恢宏,有深厚佛教文化底蕴,是祈福求愿好去处。

- 麒麟洞:天然溶洞,因洞内钟乳石形似麒麟得名,曾是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被囚禁之地,洞内有相关文物陈列室,可了解历史背景。 

- 九曲径:从麒麟洞到弘福寺的盘山古道,沿北西—南东向陡倾斜断层盘旋,全长约1.5公里,有许多摩崖石刻和古亭。 

- 黔灵湖:1954年建成的人工湖,蓄水面积约0.22平方千米,湖水清澈,与周围青山绿树相映成趣,可划船赏景。 

- 七星潭:由大罗溪水形成,溪水从麒麟洞涌出,在山谷间形成七个水潭,依次为摇光潭、开阳潭、玉衡潭、天权潭、天玑潭、天璇潭、天枢潭,潭间有小桥相连。

- 圣泉:又称百盈泉、漏米泉,是贵阳八景之一,泉水时盈时缩,一日百盈百缩,流量稳定,水质优良,附近还有其他泉眼。 

- 三岭湾猕猴观赏园:园内猕猴众多,已形成8个种群,数量达千只左右,主要集中在白象山、九曲径、三岭湾等区域,可近距离观察猕猴活动,但要注意安全,不要投喂和逗弄。 

- 黔灵山公园动物园:展示了东北虎、非洲狮等各种珍稀动物,还有大熊猫馆,可近距离观赏动物可爱模样。

1983年,弘福寺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圣泉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底,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黔灵公园更名为黔灵山公园,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

2 阅读:26
鲁荣的视界

鲁荣的视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