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亘古第一人,于是创造出了皇帝这一称号。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可以说皇帝作为一个称谓和职业延续了2000多年。相信很多朋友都非常羡慕皇帝。能够生杀予夺,一言九鼎,佳丽三千。
但真实的历史又是什么样呢?虽然皇帝身为九五至尊。想要称心如意为所欲为,依然是难以如愿。皇帝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的,尤其于那些奋发有为忧国忧民的皇帝来说更是如此。
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日常生活。都会有史料留存,这种记录帝王生活的史料叫做《起居注册》。从汉武帝时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由于清朝距离我们现在较近,所以记录清朝皇帝的《起居注册》保存得最为完整。
我们从乾隆皇帝的日常生活来看。乾隆的起床时间是寅时,也就是凌晨四点多的样子,宦官会到皇帝寝室外,大叫道已经到请假(起床)的时候了,喊过三声之后,皇帝就必须要起床了。如果皇帝尚且年幼,则被允许多睡一会儿。当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要在这个时辰。起床读书、练字、习武,在成为皇帝以后也要保持这个作息规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亲弟弟、溥任在清朝灭亡之后写了一本书,叫做《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其中也有记载,皇子是凌晨四点起床,那么皇帝在凌晨4:00起床后做什么呢?
首先是批阅一些奏折,随后便由宫女太监伺候穿好上朝的朝服。朝服设计得极其繁杂、沉重,一个人基本穿不了,穿戴整齐后。凌晨五点,皇帝先要到慈宁宫向皇太后请安。请安完毕。乾隆就要到太和殿去上早朝。
早朝时都做什么呢?就是接见刚被任命或提拔的各级官员,新任官员不允许直接和皇帝说话,要一直跪地介绍自己的履历以及祖上的情况,然后退下,重要的军政大事是不会在早朝时讨论的。皇帝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就是听取大臣们的汇报,或者说往后再议,便宣布退朝。早朝结束后。皇帝会返回寝室再小睡片刻,六点起床,到南书房读书。早上八点用早膳,据乾隆十九年五月十日《起居注册》记载,九道热菜,肥鸡、烧鸭、烧豆腐、燕窝、熏鸭丝、肉、细切锅、烧鸡、三鲜肉丸子等,四道小咸菜、苏州腌菜、酱油腌黄瓜、花椒油凉拌茄子、盐腌菜,三道主食,米饭、小馒头、枣仁白糕。
每一样菜皇帝最多只能吃三口,不管你有多喜欢吃,吃过三口之后。太监就会撤下这道菜,而且每道菜都要太监尝过之后,确认没有问题才会端上桌。
用完早膳后,皇帝开始看各地呈上的奏折,看完都要批示,然后送到军机处,军机大臣们会给皇帝送来“见启”类似于内参,主要讨论重要问题。同时皇帝会与他们商议朝政,清朝的“见启”制度非常严格,包括宦官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许参加。“见启”没有时间限制,一般几个小时甚至开到下午。“见启”结束后,皇帝准备吃午膳,一般是在下午的两点到四点之间,午膳通常会十分丰盛,因为皇帝一天只吃两顿饭,吃完饭后,太监会捧着一个盘子过来,上面扣着各种牌子。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翻牌子,选今天谁侍寝。
午膳后,皇帝一般会午睡一个小时,午觉醒后就是长时间的批改奏折了。之所以说清朝皇帝勤奋也是体现在这一方面。明朝后期的皇帝基本不上朝。有些甚至连奏折都不看,但是清朝皇帝基本都十分刻苦,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七点,基本都是在批阅奏折。在此过程中,如果饿了是可以叫太监上些点心的,但是想要正餐是不可能的。完成批阅奏折的工作之后,皇帝会前往坤宁宫祭神、拜佛,然后回到养心殿。
接下来按照规定,皇帝晚八点钟必须躺上床,然后白天被翻到牌子的嫔妃会被洗干净送过来。太监们会掐着时间,只要快乐完事,就会把妃子送走,如果想要有人陪着过夜,你只能选择皇后,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只要这个王朝还有一天是你的,你都逃不过这枯燥的循环。
所以当皇帝真不是那么简单的,别把电视剧里的那一套当真了。可以说清朝皇帝的日常生活最累最刻板。因为清朝皇室极为重视祖训,皇帝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没有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