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位于我国中部,连通四面八方,被称为“九省通衢”。在这片“荆楚大地”上,诞生了屈原、孟浩然、王昭君、李时珍、张居正在内的无数名人,也是三峡和葛洲坝所在地,可谓人杰地灵。
湖北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领地。东汉末年,魏武帝曹操,在湖北赤壁,与周瑜展开决战,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到了唐代,湖北航运逐渐繁荣,引得崔颢和李白等诗人,来到黄鹤楼等地,留下无数千古名篇。
南宋末年,元军与宋军在湖北襄阳,进行了长达6年的攻防战。到了明清时期,武汉水运进一步繁荣。尤其清代末年,洋务运动兴起,张之洞等人,在武汉兴办了汉阳铁厂在内的不少近代工业。
那么,旧社会的湖北各地,是个什么模样的呢?就让我们从下面的这些老照片中,去感受一下吧!
武昌城墙
△1915年的武昌古城墙,依山势而建,易守难攻。远处城墙下,一座座白墙黑瓦的房屋,随着城墙一直延伸到远山之下。
武昌大东门
△1900年的武昌大东门,也叫宾阳门,是武昌古城的9座城门之一。武昌古城,是清代湖广总督府的所在地,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一声响,东方既白。
汉口
△1905年,从武汉的龟山上北望汉口,房屋鳞次栉比,不见尽头。画面中,长江和汉江,在“中国第一角”南岸嘴交汇。
仔细看的话,照片左侧的江面上水运繁忙,江边停满了货船,帆船的桅杆,密密麻麻的连成一片。
荆州古城角楼
△1920年的荆州古城角楼。夕阳西下,古朴的角楼,在红霞的映照之下,显得更加的美轮美奂。
宜昌的江边村落
△1911年,宜昌一处江边的村庄。村子里的人靠江而生,江边的这些船只,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他们靠着这些船,在江上打鱼运货,维持生计。
天然塔
△1911年的宜昌天然塔。位于长江北岸,七层宝塔,从下到上,一层一层依次收窄。八面八棱的塔身,有棱有角,十分平整,犹如刀削斧凿。这座始建于晋代古塔,历经千年,至今仍在。
黄鹤楼
△1871年的武汉黄鹤楼,建于蛇山的黄鹄矶之上,三层飞檐,远远看去,如一大群黄鹤,在长江边展翅飞翔。
△1871年的黄鹤楼近照。楼阁四周,每一根立柱,屋檐上的每一道瓦棱,都清晰可见。
南面的牌匾上,写的是“南维高拱”。东面露出半面的牌匾上,写的是“远举云中”。
宜昌古城
△1920年的宜昌城远眺,整个宜昌城尽收眼底,一看就看到了宜昌南湖。长江的码头边上,停靠着数不清的商船,江岸边的一排西式楼房,属于当时的太古洋行。
洪山宝塔
△1900年的武汉洪山宝塔,位于洪山南麓的宝通禅寺里,这座7层宝塔,始建于1280年,由于塔高44米,所以历时11年才建成,至今仍然伫立在宝通禅寺东北部。
宜昌码头
△1920年,长江宜昌段的一座小码头,好几艘船停泊在码头上,一大队工人们正在卸货,对面的山峦高低起伏,景色优美。
义冢塔
△1920年,荆州城外的一座义冢塔,四周是一大片坟地,埋葬着的,都是漂泊逃荒而去世的人们。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远处荆州城墙上的一排垛口。
荆州古城护城河
△1920年,荆州古城下的护城河,河面十分开阔,当时从荆州护城河,可以畅通南北,所以河面上停泊行驶着许多船只。
黄石港码头
△1930年的黄石港码头,一眼望去,城市的房屋紧靠长江,码头上停泊着一艘游轮,船上搭载着满满一船人。
荆州古城小东门
△1920年的荆州古城公安门,也就是小东门,隔着护城河看过去,十分壮观。
荆州古城
△1920年,荆州古城内的景象。街道两侧,都是青砖砌成的平房,街道上行走着零零星星的人。
晴川阁
△1905年,从武汉龟山上俯瞰晴川阁。建在高台上的晴川阁,比周围的建筑好出很多,站在上面观江景,颇有遗世独立之感。
照片中,万里长江上白帆点点,视线越过远处城市的房屋,可以看到天际处,左侧的沙湖,还有右侧的蛇山、珞珈山和洪山。
黄石水泥厂
△1930年,位于黄石的“华记湖北水泥厂”,水泥厂区临水靠山而建,高高的烟囱上,冒着浓烟。
咸宁古城
△1874年,咸宁古城内的一片古建筑群,里面遍布高大的牌坊、亭子、房屋,古朴典雅,绿树成荫。
抱膝亭
△1910年,襄阳古隆中的抱膝亭,亭有三层,三重翘檐的每一个檐角上,各悬挂着一个风铃,几位文人雅士,在亭下游览。抱膝亭旁边,有一棵十分粗壮的大树。
抱膝亭建于1719年,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在襄阳的隆中草庐中,时常抱膝长吟,“抱膝亭”因此得名,此亭至今还在。
高塔寺塔
△1921年,黄冈市黄梅县的高塔寺,因寺内的这座宝塔而得名。此塔叫做高塔寺塔,始建于1020年的北宋天禧年间。
高塔寺塔从表面看上去,好像有好多斗拱,但是此塔并无半根木材,包括上面的斗拱,全都由砖石砌成,结构十分精巧,海内少见,此塔至今尚存。
五祖寺
△1921年,黄冈市黄梅县的五祖寺,又叫真慧寺,位于黄梅东山上,始建于公元654年,是五祖弘忍的道场,六祖慧能受衣钵之地,被宋英宗称为“天下祖庭”,苏东坡曾来此游历,宋徽宗题写“天下禅林”四字。
襄阳古城
△1900年的襄阳古城,古城墙下的护城河边,当时站着不少人,远处楼阁和人的影子,映照在河水之中。
神农架
△1911年,神农架的一处峡谷,湍急的河水上面,架着一座小桥,远处有几座茅草屋,不知是何人居住。
江心寺
△1921年,黄冈市黄梅县的江心寺,位于古代长江江心的蔡山之上,沧海桑田,如今,寺庙已经到了长江以北。
孝感火车站
△1909年的孝感市花园火车站前,人们正在排队等车。
△1909年,从孝感市的火车上,向外眺望平野上的村庄。
古昭明台
△1930年的襄阳古昭明台,为纪念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而建,所以取名“昭明”,位于襄阳古城内,是当时的钟鼓楼。
汉江
△1905年,汉江上的一位船夫,正划着小船,在两侧高大的帆船间穿梭,当时汉江上的船可真不少。
这些湖北老照片,让我们看到了湖北各地,从前的模样。旧时光里的风土人情,又出现在眼前。今天的湖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慨一路走来的不易,更加坚定了我们前行的步伐。
白狼
那个时候的江水居然是清澈透明的,原来鱼翔浅底的意境是真实的。
弓长日成 回复 02-19 08:54
冮水清澈是因为是冬天枯水期,夏天涨大水你再看。
同心 回复 02-21 19:31
现在也是啊。
环境变量
1999年16岁。在武汉三角路餐馆里打工。那个时候三角路还是很有市井烟火气。有菜市场,有蛮多人摆地摊,那个时候没有网购。所以地摊生意很好。有一个武汉交通大学。餐馆主要做他们的生意。那个时候认识好多交大的学生。他们年轻,阳光。青春。现在应该有50多岁了
秋十里
文中荆州城区民居,和上世纪70年代劳动街的形式很像,路面全是大块石头铺成,现在叫三义街,直通大北门。可惜现在除了路面,两旁的建筑面目全非。
一闪一闪亮晶晶
武汉,现在是我们一家人牵挂的地方,因为小孩在武大人民医院学习,5+3=8年,还有机会继续跟着导师4年,要12年扎根武汉,武昌。
uumnc
原封不动见过这些照片建筑的人估计都不在了,也就是说,这些老相片,已经不再能引发情怀了。
子非鱼私人订制
黄鹤楼,我1987年登上过,是春节那几天,记得当时有雾,站在上面看长江,感觉白茫茫的一片,那是因为还小,不懂得那叫长江,感觉就像海一样
弓长日成
1984年的宜昌河岸跟1910年区别不大,岸边全是吊脚楼,夏天发洪水直接淹没沿江大道。
百利甜
在那个年代,我家乡还是江陵白鹭湖湖区,祖辈们半农半渔的生活着,饿不死也不怎么富裕,战争也没什么影响到什么,鬼子称老东,他们来了,船一划往湖中芦苇里一藏万事大吉
BAEK°
那时候叫大汉口大上海 还没有武汉吧
无人守望的麦田 回复 02-20 01:15
以前一直称武昌,和汉口合并一市称武汉
家花野花都要 回复 02-19 14:37
武汉会战
Echo
没有张之洞就没有近代繁华的武汉[点赞]
葱葱葱油饼
武汉晴川,晴川名字怎么来的?有点诗意。
撕穴痛处
老一辈人依然叫“汉口”
空白。
眼熟得很![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真没想到30年就有了
Isabelle
1910 年的阅马场
十元人民币
真没想到汉口火车站,之前就是这么漂亮
lele喵
现在能看到这些照片的人说明我们祖上的人在那个年代都健康活着。
暖冬
民国时期的武汉还是很牛的。
潘文达
现在汉口江滩还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还不错
田大头
感谢作者精心整理的图片!通过作者的文章,好像进行了一次时空穿越!大赞!
苒苒物华休
为什么百年前的照片都没有什么植被呢?那个时候不是有大量的野生动物吗?后面的几十年,据我父辈讲𤝭狼都是有的,还有成群结队的鸟,照片里山怎么会光秃?
我想飞
02年在傅家坡车站被骗了100块🤮
wizard
没一个跟黄冈有关,里面都是湖北省黄梅县的
放矢
1930年的湖北武汉原来是这样的!
看山不识山
十岁那年我在这个火车站坐火车去北京[笑着哭]
凯凯王的挂件
这,就是前三十年勒紧裤腰带艰难创业的起点![祈祷]
积极向上
那个时候的武汉,在全国举足轻重,
skypaire
武汉一直是内陆第一城市,
喂,是你
图一有孝感没黄陂我忍,图二有董永没二程忍无可忍。
雪花
那个时候就两大城市 大上海大武汉
^_^
同时期河南郑州才刚建市,武汉都这么繁华了
一瞬
1995年十七岁的我背着画板来武汉考湖北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