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诸葛亮,许多人都会联想到“智绝天下”的形象,仿佛他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军事天才。
然而,粟裕——一位真正的战场指挥家,却给出了一针见血的评价:诸葛亮不是军事家,打仗并不在行。
这一观点无疑让人震惊,一个在历史上享有如此盛誉的“智圣”,为何在粟裕眼中却如此平庸?诸葛亮的智慧究竟体现在何处?他为何没能在战场上大展拳脚?
智者之谋:诸葛亮的政治智慧
诸葛亮,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如雷贯耳。他年少成名,28岁前就已声名远播。在隐居南阳时,他就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当刘备三顾茅庐,诚心相请时,诸葛亮以"隆中对"回应,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眼光和战略思维。
"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了"占据益州,守住荆州,联合孙权"的战略,为刘备指明了在乱世中立足的方向。
这一策略不仅切实可行,更与之后的历史发展轨迹高度吻合,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在辅佐刘备的过程中,诸葛亮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他治理蜀国有方,深得民心。
即便在刘备去世后,他仍然能够稳定局势,维护蜀汉政权。他的政治智慧不仅赢得了蜀国百姓的崇敬,甚至连后来统一天下的司马氏也对他保持着高度的尊重。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声望不减反增。从晋代开始,历朝历代都在为他加官进爵。在一些祭祀武庙的场合中,诸葛亮的排位一直很高,这充分说明了后人对他才能的认可。
战争迷雾:《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然而,当我们谈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时,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在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塑造成了一个神机妙算的军事奇才。
小说中的他善于运用奇谋,总能巧妙地突破敌人的心理防线,为己方谋取最大利益。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让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愈发神化。
特别是在赤壁之战中,小说中的诸葛亮不仅促成了孙刘联盟,还亲自指挥了火攻,一举击溃了曹操的大军。
但事实上,这些精彩的故事情节大多源于民间传说,在正史中并无记载,或者与诸葛亮本人并无直接关系。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的主要贡献是促成孙刘联盟,而实际的战斗指挥则是由周瑜完成的。
谨慎将略:历史中的诸葛亮
抛开小说的艺术加工,让我们回到历史的原点,重新审视诸葛亮的军事生涯。与《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不同,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军事上表现得更为谨慎和务实。
诸葛亮确实有一些军事上的成就。他曾带领赵云和张飞攻下刘璋的巴郡、广汉与蜀郡三个地区,两年内拿下41座城池。
他还收复了南中武郡,降服了孟获,占领了51座城池。在北伐魏国的过程中,他也曾一度打到陈仓。
然而,诸葛亮的军事行动往往以稳健著称。他每次出兵都会做足准备,对待每场战役都非常谨慎,很少采取冒险的策略。即便是在后期以弱攻强的北伐中,他也是在做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才开始行动的。
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在北伐时,每次发兵的人数都在10万以上,这与司马懿的军队实力相差无几。他并不像小说中描绘的那样,总是以少胜多。相反,他更倾向于稳扎稳打的战略。
争议声中:粟裕的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也出现了分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开国大将粟裕的评价。粟裕曾直言不讳地表示,诸葛亮"打仗不行,更算不上军事家"。
粟裕认为,诸葛亮更多的是一位政治谋略家,而非真正的军事家。他指出,即便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诸葛亮最主要的胜仗也就是"两把火":火烧新野和火烧赤壁。而后一把火实际上是周瑜指挥的。
粟裕特别批评了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战略。他认为,在魏国实力强大、蜀国实力弱小的情况下,诸葛亮采取正面推进相持的策略是不可能以弱胜强的。粟裕认为,诸葛亮在军事上"不敢用奇兵,不会打仗"。
这一评价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毛泽东也认为,虽然诸葛亮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但在军事才能方面确实存在不足。
历史的镜鉴:诸葛亮与粟裕的对比
粟裕对诸葛亮的评价,引发了我们对两位军事人物的深入思考。粟裕被誉为"战神",以善于以少胜多而闻名。
他在多次战役中都是以劣势兵力取胜,如以3万对敌12万的苏中战役,以20万对25万的豫东战役,以及以60万对80万的淮海战役。
粟裕的战术思想强调灵活机动,善于运用奇谋制胜。他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应该采取正面硬碰硬的策略,而应该使用敌人意想不到的战略战术。
这与诸葛亮稳扎稳打的作战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两人进行对比。诸葛亮和粟裕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面临的局势和挑战也大不相同。
诸葛亮的目标是完成先帝的遗愿,北伐讨伐魏国,光复汉室。而粟裕则是在革命战争中,为了生存和胜利而战。
诸葛亮的处境更像是进入体制内的优秀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使命。而粟裕则更像是一个在社会中经历磨练的创业者,为了生存不得不开拓创新。两人的处境和选择,造就了他们不同的军事风格和成就。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一直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确实取得了一些军事上的成就,但这些成就可能被《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过度美化了。
他更多地表现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战略家,而非纯粹的军事家。然而,这并不影响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政治智慧、战略眼光和为国为民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对诸葛亮的评价,也许不应局限于军事层面,而应该从更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待这位传奇人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琴剑书生
请拿出根据,粟裕什么时候说过诸葛亮不是军事家?小便不过是自淫吧!
用户10xxx83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神化的,他要有真本事汉朝不含灭,更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这是事实。
随风奔跑
这点,我信战神的
人生几何 回复 02-15 22:01
也许战神看到的历史是经过更改呢?我反正是不怎么信诸葛亮打仗不行的
随了谁的意 回复 人生几何 02-19 19:35
看看司马宣王遇到丞相之前的战绩,再对比自从对上丞相之后的战绩[捂脸哭]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么[捂脸哭]
说我就来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用户11xxx23
诸葛亮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隆中对是最好的明证: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但战术就是其短板,战略与战术互为支撑,战术缺战略那是瞎打,战略缺战术再好的目标也实现不了
用户12xxx30
武庙十哲有诸葛亮,不管是李世民李靖还是赵匡胤武庙里都有诸葛亮,你居然说有争议?进入两个朝代的武庙了还有争议你不是胡说八道吗?
用户13xxx41
诸葛村夫岂能与粟战神相提并论!
happystar
经常能看到UC上谁说谁说!你TM确定粟裕将军说过这话吗?那儿说的,那篇文献上说的?拿出来证明下,哗众取宠的玩意儿!谣言怎么来的?野史怎么来的?就这么来的,反正他们已经过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weik
诸葛亮相当于萧何和张良,但肯定不能和韩信比。
随了谁的意 回复 02-19 19:33
韩信?!说真的,换成丞相那个国力和所出的环境,韩信连门都恰不出去。不是老子吹丞相。你自己看看韩信自从掌兵吃的资源有多少再来这捧一踩一哈。一个兵荒马乱群雄并起,一个是经营了几十年的大一统政权,能比?!一个出兵有船有水有粮道,一个翻山越岭搞发明都无济于事。这能比?!你们这类只看结果的,还是少评价多看多想点吧!
babiwawawa
我也觉得诸葛亮不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