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和菩提本是一对反义词,可佛为何说“烦恼即菩提”?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5-27 05:27:22

烦恼,是人应对外境而产生的不顺心、不如意、不畅快,也即:烦闷苦恼。菩提,来源于佛教用语,意指超凡脱俗的境界,就好比人突然睡醒、豁然顿悟一样,也即:无上智慧。

烦恼与菩提本意上相反,可佛却说“烦恼即菩提”,这到底是为何呢?如能证悟这句话,也就能明心见性了。

为此,不妨来看看六祖慧能是如何说的。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坛经》慧能

白话直译:

凡夫就是佛,烦恼就是智慧。执迷于过去的感受,是妄念,这时人就是凡夫;安于当下,是正念的表现,这个时候人就是佛。

妄念是住于相的烦恼,而正念则是离于境的智慧。

鉴赏评说:

要理解慧能的话,并没有那么容易,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前念和后念的内涵。而弄清楚前念和后念的前提是要知道“念”是如何产生的。

这又得从“心”说起。

人的活动中枢是心脏,思考中枢是大脑,但两者都不是儒、释、道哲学层面所说的人的指挥中枢。

这个指挥中枢,是人的真正主人,儒家叫做“心”、道家叫做“神”、佛家则称之为“佛性”。它是无形无相的存在,正是因为它才使人的这具躯体“活灵活现”起来。

如果人没有“心”在驾驭者人的各个系统,人就与木偶无异,不再能想、说、动。不仅仅是人,一切有情众生都有“心”的,与外界发生互动的主动意识。

比如:狗也是有“心”的。如果你这里有肉骨头,它就会围着你摇尾巴。如果你蹲下捡起石块,它就会飞快的跑开。

该跑开还是该围过来,这是狗的思维系统在指挥。如何摇尾巴,如何跑开,这是狗的行动中枢在运行。但在让思维系统和行动中枢应对外境而运行起来的那个东西,才是“心”,也叫“佛性”。

所以,思想与行为都是在佛性的作用下而展现的。没有那个无形的支配,一切有情众生也就“无情”了,与草木砖瓦无疑。

佛性是人的“真正主人”:

人也是如此!为什么要这样想、这样做、这样说,这一切都是在佛性的支配下而生起的。人的躯体仅仅是被佛性驾驭的一套“行动”工具而已,大脑、心脏等各个器官与系统都是工具。

佛性给人以“主动”,人体让人“能动”,二者相辅相成,这个有机整体就运行起来了。

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心”、“佛性”的支配,包括“念”,也是佛性在当下的妙用而产生。

当看见美好之物时,自然就有了“喜欢”,随之生起“占为己有”的念头;看见厌恶之物时,自然就有了“讨厌”、随之生起“远离”的念头。

各种念想就在与外境发生交集的那一刹发生,来不及思索是如何产生时,就已经发生了。

如果说“念”都是佛性的当下妙用,既然佛性无所差别,那“念”也应该一致了,可为什么每个人在同样的外境下会产生不一样的“念”呢?

比如:闻到臭豆腐,有的人馋得流口水,而有的人会捂着鼻子跑开?

这是人与外界的交流方式所决定的。在佛学中就涉及到“五蕴”、“十八界”,为了便于理解,这里就举例简要介绍一下。

五蕴十八界:

“色受想行识”为五蕴,“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

人的六根攀缘六尘而得六识,六识的不断聚集在“心”中形成“识”。在应对外缘时,首先就会调动“心”中藏着的“识”来进行识别、判断。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意识。”

比如:吃糖感受到什么叫做甜味。这里的六根就是人的器官“舌”,六尘就是糖的“味”,六识就是“味觉”中的甜。把这个“识”存放下来,以后就知道什么是“甜”了。

人对外界的认知总要通过“心”发动“六根”,攀缘“六尘”,得到“六识”,识的聚集是一切万法的总和,人的一切知见都汇集在“识”中。

所以,“识”在人与外界的互动中不断更新的,人成长的过程就是“识”不断积累与更新的过程。因此,《华严经》有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能认识世界都是“心”在发起主动作用,而所认识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则来源于认知主体的“识”。从这个层面来说,“能认识”是因为“心”或佛性的存在,“所认识”则源于个人的认知与见解。

离开“心”与“识”的任何之一,人就不可认知这个世界。这也看出,人认知的世界注定是“主观世界”,是自己“识”所构建的世界。

虽然一切认知本体的“心”无所分别,“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但“识”却有所不同,每个人的主观世界就不一样的。所以,有的人喜欢臭豆腐,而有的人则讨厌它。

对于喜欢的就会生起贪念,对于不喜欢的就会厌恶,这就是“念”。然后跟随不同的“念”而做出不一样的行为。“念”就在“识”的基础上产生了。

每个人的本心都是同样的,不生不灭之佛性。而“识”则不同,所以同样的“心”,面对同样的外境,却生起不一样的“念”。显然,“念”是个性化的东西,并无是外界的本来面目。

但“念”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连接着“识”与“行”,它决定了将要采取的应对行为。这里用“五蕴”的作用过程来解释一下“识”、“念”、“行”的关系。

人的行为是怎么产生的:

佛学中的“五蕴”指的就是“色、受、识、想、行”,也就是人与外界发生作用的五个微观过程。

“色”,就是外在事物或现象,也即独立于人以外的客观存在。

比如:一位老爷爷卧倒在人行道上,这就是“色”。所以,“色”不是狭隘的美色,而是指的一切外在存在。

第一发生的就是“受”。“受”就是受纳、感受。当看见一位老爷爷卧倒在人行道上时,得到了这个信息就是受,“受”由外向内输入了相关信息。至于怎么得到的,就靠“六根”了。

第二步就是“识”,“识”就是识别、判断,以“已有识”对当前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做出判断。

对于上面的“色”,可能会这样判断:有一位老人摔倒在人行道上了,他起不来,需要有人帮助。

也可能这样判断:这个人明显是在碰瓷,是假装摔倒的。

为什么仅仅是“可能”这样判断?因为用于判断、识别的“识”有很多,过去的经历、别人看法、当下境况等等。最终的“识别”是综合性的判定,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的“判断”不会一样的原因。

“想”就是根据识别、判定的结果生起一个念头、想法或者说行动计划。

比如:基于第一种判断,会生起去帮助老人的想法。而基于第二种判断,会生起远离或远观的想法。

“想”其实就是前面谈到的“念”了。

最后就是“行”。“行”就是造作、行为,按“想”的内容去具体行动。

基于第一种“想”,可能会先去查看老人的情况,再把他扶起来或者直接拨打救援电话等等。基于第二种“想”,则可能采取马上离开或站在远处观望的行为。

“行”就是具体的行动。而“如何行动”,又会调动已有的“识”来指导。莽撞的人可能走上去就扶,容易造成二次伤害。谨慎的人可能会先参看、询问老人的情况后再决定后面怎么做等等。

对于同一个“色”,不同的人“受、识、想、行”都是不一样的,最关键就取决于“识”的不同。

在识别、分析时会调用现有的“识”,这个时候的“识”就是识别、对比。

在行动后,还会形成新的“识”,像种子一样埋下来,在下次面对同样外境时作为分析、行动的依据。比如:这次扶起老人后被“讹 诈”了,下次见到这种事情时,可能会采取“旁 观”的行为了。

或者:莽撞的人在没有查看老人伤势的情况下,直接扶起来造成了二次伤害,下次碰到这样的事情也许就会先查看、询问情况再行动了。

总之,“心”是与外界交流的动力来源,“受、识、想、行”都在“心”的驾驭下有序的发生。而人的个人标志就是逐步形成的“识”。

综上所述,“念”实际上就是人对当下外缘识别、判定后所生起的想法或行动计划。

前念与后念:

“前念”是已经过去的想法或行动计划,也就是储存在“识”中的以往经验。

因为“念”都是以“识”为基础,注定了在应对外缘时产生的念头都是过去的认知,都是“前念”。这是避无可避的,是因为人认知外界的方式所决定的。一切念,都是“识”后的产物。

只要是“识”,就成了个人的有限认知了,而并不是当下存在的本质或真相。这里形成了两难:人要认识世界必须用“识”去识别、判断,得到的结果必然是主观的。可如果不去识别,那外界就存在于人“心识”之外。

去认知就得靠“心识”,让外界走入“心”内,可这样又必得假相。如果不去认知,外界又如何能走入“心”内呢?

正因为认知必是有限的主观感受而非真相本身,那么真相注定是不可得的,“有所得”必是假相。

这一点成为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有名的“岩中花树”就表达了王阳明这种观点:

“王阳明游南镇,朋友指着石头中的花树,问道:“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你的内心,此花便在心里显现出来。”

未见过的人、没经历的事、未到过的地方、没有尝过的美食......在自己所能感知以外的一切,不管有多精彩,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不存在”的,也即:不可被认知的。

既然如此,脱离于当下的任何念想都是妄念了,对当下的你而言,毫无意义。那什么才真实呢?唯有当下!

当生起“前念”时,随后觉察到,这个“前念”不是真心,是住于境的妄念。不能执于这个妄念而行动,这个妄念不是绝对正确的,只是过往经验在当下现象中的应用而已。

随“前念”而生的“觉察”之心就是“后念”。

可以看出,“前念”有无数可能,而“后念”只有一种:“知道自己当下的任何念头都不是真相的这个念头”。

因为“前念”都是住于境的,所以随境而生,才会有无数种,所以说“万法唯识”。而“后念”都是离于境的,就是时刻觉察的念头,仅此而已。“前念”着相,“后念”离相。

如果一直保持这种时时觉察、时时提醒自己的“念头”,也就是唯一“正念”,这就是无上智慧。如果执于这样、那样有别的念头,必然是与当下不合的,不合则烦恼生。

烦恼即菩提:

综上,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一是,“念”是在佛性推动下,人主动认知外界的必然产物。“无念”是不可能的,除非无佛性,所以烦恼必然存在。修行不是断除烦恼,而是在烦恼中“跳舞”,感受当下的真实。

二是,“念”是人认识世界的必然产物,虽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但这就是当下所能得到的全部了,对于自己来说,这已经是“无比真实”的东西了,还要到哪里去找本来面目呢?当下即是。

智慧,只有与烦恼“打成一片”方能证得!“极乐 世界”不是逃离烦恼以外的“世外桃源”,而就在当下俗 世之中。

慧能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切智慧就在正面烦恼时方能可见,放下、断离烦恼不是禅,也不可能得智慧。

离开烦恼不可能生慧,智慧就是在于烦恼的对弈中产生的。犹如:没有失败又哪来成功呢?其实,如果没有烦恼、断除烦恼,人生不再有前行的动力和意义了。

想要挣钱,那就努力“向 钱看”!想要健康,那就多多锻炼!“物质的充足与精神的愉悦”,都是因为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忧虑作为前提条件的。

如果把修佛看做是断离烦恼、无念离念,根本就不是智慧,而仅仅是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而已,何得自在?

烦恼不可去除,当你勇于面对时,在浪花中踏浪、在火焰中起舞,它也不再是烦恼,而将给你带来无尽的智慧。当你逃避它,那才会成为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真正烦恼。

所以,烦恼即菩提!不是把烦恼看成菩提、放下烦恼、断离烦恼,认为没有烦恼,而是在烦恼的解决中自然现智慧。

其实凡夫与佛本就是“一”,就好比一张纸的正面与反面,当在正面时,以为反面是“佛”;当在反面时,以为正面是“佛”,其实它们本就是一回事,“一体两面”而已。

浪花拼命的翻滚、跳跃,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其实就是因为认为自己是“浪花”,而不知道自己可以是海洋的,所以才这么辛苦!如果把自己融入海洋,就会成为无尽的大海了,还有什么好烦恼、担心的呢?

人本来就是佛,但就是认同自己是凡夫,以为在自己之外有高不可攀的佛存在,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对凡夫与佛的分别看法。有朝一日,不以为自己是凡夫时,就会见到佛的真面目了。

8 阅读:226
评论列表
  • 2024-06-08 09:01

    若我们学会轻松面对一个又一个“烦恼”,并成功化解;这本身就需要一种智慧“菩提”!如此往复,烦恼将越来越少;智慧也与日俱增。 一念智慧开,万千欢喜来! 如是想,如是观 烦恼即菩提🙏🙏🙏

  • 2024-05-27 12:17

    阿弥陀佛[祈祷]

  • 2024-06-05 22:05

    止。不住。

  • 2024-06-14 12:55

    人有烦恼要去找真理科学智慧去解决的。你要是借助迷信去逃避,形成了依赖症了,你的烦恼会更多。迷信就是一堆骗术合集,目的就是打劫偷盗掠夺,主要类型有宗教迷信(如佛教圣经教)和教条迷信(如儒家儒教)。余下的就是心机。玩骗术心机的都特别擅长伪装,玩传统骗术的通常会打着玩传统文化的名义

  • 2024-05-28 21:57

    第一,起指挥作用的幻心不是佛性。第二,王阳明的认知是错误的。佛经中有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沙弥问佛:你说的那些我又看不到,怎么能知道你说的是存在的呢?佛将小沙弥领到一屋前,说:某个角落有一把斧子。屋里太黑,小沙弥看不到,便对佛说:我看不到啊!佛点亮灯,果然有把斧子。佛说:你看不到便不存在吗?

    kongkong 回复: 陆夏
    够!够!太够了![祈祷][祈祷][祈祷]
    陆夏 回复:
    [祈祷] 师兄 这个 还不够吗[并不简单]
  • 2024-07-23 05:54

    我认为我是无限造物主…[得瑟][得瑟]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