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4月11日至13日,邓小平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他对甘肃的第二次视察。
在这次视察中,邓小平于4月12日专门去了位于兰州的五〇四厂考察。
五〇四厂是苏联援建的中国核工业重点企业,主要生产高浓缩铀产品。
但自从苏联政府撤走专家以后,工厂的运营受到了极大的困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但是全厂职工并没有被这次困难所打倒,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终于在1964年1月14日生产出了合格的高浓缩铀产品。
当毛主席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很欣慰地在报告上批了两个字:“很好”。
1964年4月,邓小平视察兰州炼油厂
就在毛主席批示刚过两个多月,邓小平趁着考察大西北的时间,专程来到了五〇四厂视察,这极大的鼓舞了全场干部职工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做贡献的决心和志气。
邓小平鼓舞大家说:“你们辛苦了,这个工厂建的不容易呀,你们为人民立了大功。”
就在厂里考察期间,在热情的人群中,邓小平偶然看到了一个女工,他走上前去,看着这名女工,脸上有些惊愕的说:“原来你躲在这里。”
随后邓小平便跟她聊了起来。
这名女工到底是谁,竟会在人群中引起邓小平的注意?
她到底有何经历?
王承书
一、年近五旬,毫不犹疑挑重担
苏联撤走专家之后,我国的很多大型工业几乎一下子陷入到停滞状态,这其中就包括原子弹研发必不可少的重要燃料——高浓缩铀的提炼与开发。
对于高浓缩铀的提炼,当时我们只能自力更生,靠我们自己。
但自力更生说来简单,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根本就没办法往下进行。
作为研发原子弹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当时时任二机部(核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非常着急,上哪去找这样的人才呢?
自从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原子能事业的开创事业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培养和推荐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进入到了核武器的研制队伍当中。
但面对当下的困境,他竟一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才,来担起高浓缩铀研发这个重担。
但很快,他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曾经留学美国,在物理领域造诣颇深,钱三强有意让她参与这项绝密的研究。
钱三强看上的这个人,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的著名女物理学家--王承书。
王承书
虽然,人物色到了,但钱三强也清楚,一旦选择参与这项绝密工作,从此不仅要隐姓埋名,放弃自己先前在科学界获得的一切荣誉,除此之外,还要牺牲掉自己的家庭。
对于一个女性来说,这近乎残忍。
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中,不管女性有多厉害,她终究绕不过相夫教子这一传统观念。
因为在达到一定年龄之后,对于女性来说,所有的工作,都比不上家庭二字。
当时的王承书已年近五旬,她的丈夫张文裕和她一样也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同样承担着国家布置的重要任务,常年在外。
如果此时再把王承书派到荒凉的工厂从事绝密工作,那她必须隐姓埋名,远离家庭。
如果说是这样,那王承书的家庭,跟散了没什么区别。
对此,钱三强陷入到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但是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他最终怀着被拒绝的准备,还是找来了王承书进行谈话。
1961年春季的一天,钱三强把王承书请到自己办公室,神情庄重地对她说:“祖国需要自己的科学家研制原子弹。这是保密性极强的工作,你将不能再出席任何公开会议,更不能出席国际会议。你愿意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吗?”
在钱三强说完这些话后,说实话他是有些害怕的,他怕王承书拒绝,因为这是一项国家计划,但毕竟要征求个人意愿,因为一旦选择从事这项事业,接下来面对的将是意想不到的清苦和“失踪”,对于一个年近五旬的女人来说,这更显残酷。
王承书夫妇
可令钱三强没想到的是,他的话刚说完,对面不假思索地迅速传来了三个字:“我愿意!”
声音不高,却十分坚定。
当时,原子弹爆炸需要提取浓度为90%以上的铀235,这是一项极其艰深的技术,苏联撤走一切专家和资料后,留给中国的就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理论指导。
为了研究铀同位素分离,国家当时在原子能研究院试着建立了一个模拟车间,意思是先搞试验,等试验成功了,再转到兰州的五〇四厂运行。
当时的情况完全可以说是凭空造物,非常之难。
而王承书这不假思索的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从事一项她从未涉足过的难中至难的尖端技术;意味着她要将她以前研究的所有成就全部归零,一切从零开始;意味着她要放弃她在国际上所有的功成名就;意味着她的名字,将彻底从物理学界悄然无声“消失”。
说实话,对任何人来说,舍弃自己所有的荣誉,告别自己挚爱的爱人和孩子,这都是一个难以做出选择的决定,但王承书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钱三强对王承书再次强调,这件事连丈夫张文裕都不能告诉,而且可能要和家人分开很久,也许还要隐姓埋名一辈子。
而王承书又是默默地说了三个字:“没关系。”
王承书坚定地回答,让钱三强久久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他这个温文尔雅的下属,却是如此的坚定,如此的不寻常。
王承书回到家简单地收拾了一些行李,然后和家人说自己要出趟差。
就这样,在1962年,她独自一人悄然来到五〇四厂进行项目科研。
而这一去,就是30年的隐姓埋名。
当时,放眼整个五〇四厂,她是唯一一名女性科学家。
二、日以继夜,终创奇迹
王承书后来说:“ 年近半百,转行搞一项自己完全不懂的东西,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再一想,当时谁干都不容易,何况我在回国之前就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不惜从零开始。”
王承书本来在国外研究的是大气中的稀薄气体这一领域,现在突然要搞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其实刚开始她自己也搞不懂。
一切从零开始,困难可以想象。
“转行”两个字,笔画加起来一共14画,写起来非常简单,从老太太口中说出来也是那样的简单,但是这背后又有多少常人无法理解的,破釜沉舟,不计名利。
王承书到了工厂以后,留给她的是什么?
只有三本当时苏联专家在时,一些年轻科学家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时,紧张抄录的讲义笔记和一些苏联专家撤走后根本无法运转的机器。
想要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出制造原子弹所需要的高浓缩铀,两个字,难呢!
但是王承书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束缚住手脚,而是潜下心来,废寝忘食地研究那三本讲义笔记。
当她把这三本讲义笔记研究懂了,吃透了,就立马办学习班,将她的所悟所得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科学家们。
当时为了算出提炼高浓缩铀设备的稳定态,王承书就利用仅有的手摇式计算机和原始的计算尺,没日没夜地计算。
最终,在大家的一致能力下,几千台设备终于取出了铀-235。
但取出铀-235之后,大家才发现,根本不纯,杂质太多。
后来大家才知道,除了这几千台设备用于提炼之外,还有几百台设备是用来净化作用的。
但是这些大家竟然都不知道,更严重的是这几百台净化设备要怎么样级联?怎么样使用?大家更是两眼一摸黑,什么都不知道。
可见当时大家完全是在黑暗中摸索中进行的,真是一步一个坎。
面对新的问题,王承书继续攻坚,最终经过不知多少个白昼与夜晚,她终于算出了这些机器怎么用才能分开杂质。
可以说没有王承书的贡献,几千台机器怎么运转大家都不知道。
在五〇四厂,王承书是唯一的一名女性科学家,但她却一点不输男人的坚强和毅力。
她每天几乎都是在用命去工作,时间对于她太珍贵了。
她每天不是在没日没夜地与数字打交道,就是在与其他科学家一起在探讨项目问题。
在这种拼命的工作状态下,她依靠自己深厚的物理学技术,迅速掌握了关于浓缩铀的科研知识,并昼夜不停地进行研究。
在这种高强度的高度用脑的生活状态下,王承书迅速苍老。
刚开始黑发多于白发的她,在来到工厂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近乎全部是白发了。
原本在同龄人中看上去显得年轻的她,如今看来仿佛老了10岁。
在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岁月后,功夫不负苦心人,五〇四厂的浓缩铀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64年1月14日,合格的高浓缩铀产品在五〇四厂成功产出。
1月18日,毛主席在看完二级部党组关于五〇四厂取得合格产品的报告中欣然批示:“很好”。
4月12日,在大西北考察的邓小平专程来到五〇四厂视察。
全场干部职工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邓小平说他们为人民立了大功。
邓小平在厂里考察期间,在热情的人群当中,他看到了已经是满头白发地王承书。
邓小平走到她的跟前,有些惊愕地看着她说:“原来你躲在这里!”
王承书欣然一笑。
邓小平接着说:“我见过你嘛!1959年,你胸戴大红花参加了全国群英会。从此你隐姓埋名,不知去向了,连你的先生张文裕也找不到你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钱三强再一次希望王承书继续隐姓埋名从事核事业研究,这次王承书再次坚定地回答:“我愿意。”
1966年国庆节,作为有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王承书被请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礼。
当时聂荣臻向毛主席介绍说:“她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装料做出了巨大贡献……”
毛主席听后高兴地说:“这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女功臣。”
王承书为了祖国甘守清贫,隐姓埋名,这与她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王承书夫妇
三、传统诗书之家走出来的物理天才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虽是女孩,父母却极力培养她读书。
王承书从小就非常聪明,尤其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真的很有天赋。
她小小年纪,家里的仆人都夸她说:“二小姐算账,那叫一个,又快又准。”
王承书从小身体不好,以至于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时,曾两次因病休学一年。
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学习成绩,年仅18岁就考上了燕京大学物理系。
在大学期间,作为班里唯一的女生,她的成绩一直碾压所有的男同学,物理系的第一名几乎从来没有换过人,连续三年,她都是全系第一。
1934年,王承书班里仅毕业了4名同学,而她就是其中之一,之后继续攻读研究生,两年后,留校任教。
抗战爆发后,王承书离开燕京大学,颠沛流离于全国多地。
1939年,她与她的大学导师,来自福建渔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张文裕结婚。
这段门不当户不对并不被人看好的爱情,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让他们越走越近。
当时的中国千疮百孔,此时的王承书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有力无处使得窒息。
于是,在婚后不久,当她得知美国有一个老太太留下了一笔遗产,专门支持亚洲未婚妇女去美国学习,便决定报考密歇根大学。
当时王承书已经结婚,并不符合条件,但她却坚定地说:“女子能否干事业,绝不是靠已婚与未婚来裁定。”
当时的密歇根大学从未接收过已婚妇女,但看到她的申请书后觉得她太优秀了,最终把她破格录取。
在美国学习期间,她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51年,她和导师创建了以他们姓氏命名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迅速轰动世界。
但她的成绩远远没有结束,1952年,她第一个证明了索南多项式,再次引起巨大轰动。
对于如此骄人的成绩,她的导师对她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她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王承书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在美国研究下去,她极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对当时的科学家来说有着太大的吸引力,但王承书却不以为然,因为还有一件事对她的吸引力更大,那就是回国效力。
王承书与杨振宁合影
四、冲破阻挠,回国效力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了美国,王承书夫妇激动非常,他们决定回国为祖国效力。
但当时美国政府这里有一条禁令:凡是在美国从事理工、农学、医学的中国科学家都不允许出境。
因为王承书夫妇太优秀了,美国政府已经把他们列入了潜在的原子弹制造者名单。
最终结果他们和钱学森一样,在优厚条件不为所动的情况下,受到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监控。
当时很多教授劝她:“以你的能力拿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为什么非要回科研水平差劲的中国呢?”
但王承书根本不为所动,在她看来,学到的东西不能为祖国效力,即使获得诺贝尔奖又有何用?
终于,由于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努力,一批留美科学家终于回到了祖国,王承书夫妇就是其中之一。
回国不久,有人建议,希望她换领域去搞当时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的尖端技术-热核聚变。
虽然这一个领域对她来说非常陌生,但她还是毫不犹豫的接受了。
1958年,她被送往苏联学习培训热核聚变技术。
在苏联,她用了7天7夜的时间,把美国最新出版的关于热核聚变的书籍全部翻译了出来,这为中国热核聚变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之后,她不仅成为了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顶尖专家,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人才。
中苏关系恶化以后,苏联撤走了所有的专家,并带走了所有的技术资料和设备。
当时有些苏联专家讽刺说:“你们的这个厂看来只能卖破铜烂铁了。”
在这危难关头,王承书站了出来,她再一次换了领域,把所有的时间放到了分离铀同位素这一艰巨任务上来。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她成功了。
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硕大的蘑菇云在神州大地腾空而起那一刻,超级大国的核垄断终于被中国打破,全世界都对中国刮目相看。
而在这巨大的成功里面,王承书,功不可没。
此后几十年,她依旧隐姓埋名,默默的为中国的核工业发展继续贡献着。
常年处于高压工作的环境下,王承书的身体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但她却很少去医院。
因为她既怕影响工作,又怕花国家的钱。
几十年来,她没换过一件新大衣,每顿饭只吃一两米饭,除了吃点水果外,她没有任何营养品。
王承书患有白内障,医生曾建议她打10针进口药,但当她听说每支药要600元时,她说:“你看我这对眼睛还值6000元吗?”
王承书夫妇都是中科院院士,贡献大,名望高,国家给的待遇也高。
但是,她们家平时的开支几乎达到了“吝啬”的地步。
他们家除了书,没有任何高档家具和产品,最好的东西也不过是几个普通的书柜。
生活“吝啬”,却对“希望工程”格外的大方,她临终前唯一的遗愿就是要把自己一生的积蓄全部捐给希望工程,来帮助贫困的孩子读书。
1994年6月18日,王承书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2岁。
三十年隐姓埋名,大半生清贫孤寂。
一介弱女子,不忘赤子之心,毋改英雄意气!